学术交流
探索|旬邑彩贴剪纸在乡村振兴中的创新
时间:2022-10-10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876      分享:
旬邑彩贴剪纸艺术用多种彩色纸剪拼组合构成完整的现代剪贴艺术画
佚名 《江娃拉马梅香骑》
“乡村振兴”区域发展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首次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性工作部署。《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规定:文化乡村振兴活动应该不断拓展为广大乡村居民提供物质文化振兴服务的有效渠道,传承和保护发扬我国乡村优良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加大对乡村农业现代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管理力度,引导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乡村文化产业。

旬邑彩贴剪纸艺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经过多年的政策与重点扶持、保护与传承,已经逐步形成了良性的地域特色文化业态,必将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征途中全面地展示各个阶段农村建设的步伐及成果,展现新时代我国农村农业的历史性发展与变革,以及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下面,以旬邑彩贴剪纸为个案,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探究和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作为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产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和凝聚着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精神血脉,集中体现了特定的历史阶段和时期人们的生产能力、生活关系和对于人类社会的理解和认识。许多民俗和技艺能够继承保存下来,往往凝结了数代传承人的智慧和心血,一旦失传,将不可再生和修复,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虽然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很多科学技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高精尖发展,但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气韵,始终是我们一生中可以借鉴的珍贵财富,对于推动当今社会的进步仍然具有不容忽视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全国政府经济工作会议报告中曾经首次明确提出:“我们要解决没有现代化的农业和存在乡村贫困地区的农民收入问题,这个农民问题确实是一个直接关系到我们国计民生的一个根本性重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要求,建立健全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协调发展的基本体制管理机制和相关政策支持框架,加快改进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型乡镇建设现代化。

其中,“特色产业兴旺、生态环境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一总目标要求既充分体现了新常态时期新型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五个主体性基本内容,也为当前面临我国现代农业和新型乡村建设现代化的严峻发展形势指明了正确的长期奋斗目标。

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旬邑彩贴剪纸

(一)旬邑彩贴剪纸概况

旬邑是华夏民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古称豳,秦时封邑,汉时置县,周人先祖后稷四世孙公刘曾在此开疆立国、安邦兴业。旬邑彩贴剪纸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研究我国人类社会传统剪纸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活化石,对于深入研究我国当代早期城乡和城镇农业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民风民俗、日常习惯、意识形态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学意义和历史参考价值。

2011年旬邑彩贴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旬邑彩贴剪纸艺术是继单色剪纸之后逐步发展而来的一种剪纸艺术形式,它用多种彩色纸剪拼组合在一起来进行构图,从而形成一幅完整的现代剪贴艺术画,内容主要以人物、动物、花卉、民俗、民歌,宗教信仰等为主,呈现富丽堂皇、神秘浪漫又不失夸张的艺术效果。

20世纪80年代,经过旬邑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对全县剪纸进行普查整理后,先后共举办彩贴剪纸培训班16期,培养了五百多人次的彩贴剪纸艺人,收集作品六千余件。近年来,每年都要举办剪纸初级班、提高班和创作班。目前,全县有三百多位彩贴剪纸艺人,作品远销海外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旬邑彩贴剪纸代表作有《剪花娘子》《十二月花》《江娃拉马梅香骑》《三果花》《空空树》《石榴树树开红花》《一树梨花靠粉墙》等。


库淑兰 1988年
(二)代表性传承人
库淑兰,女,1920年农历十月十二日出生于旬邑县太村镇赤道社区富村,于2004年12月19日不幸因病去世。库淑兰生性聪颖机敏,自幼随母亲学做剪纸。20世纪80年代,她的剪纸作品曾先后在北京、西安等地展出。《中国妇女》和《汉声》19期上旬刊对其艺术创作进行了专文介绍。
1992年,在第二届中国民族民间文化博览会上,库淑兰彩贴剪纸《剪花娘子》一举夺魁,荣获特别奖;1994年,她的《剪花娘子》四米长卷又获中国民间美术一绝大展金奖;1995年,世妇会期间,库淑兰剪纸作品应邀在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陈列馆展出;1996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库淑兰“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在库淑兰大师的引领和文化馆工作人员的组织带领下,袁凤云、马窈窕、许桂莲、秦聪珍、何爱叶等老一辈剪纸艺人纷纷投入了彩贴剪纸的创作队伍,其中何爱叶已是省级非遗剪纸传承人。她们一边学习一边剪纸并带徒,随之一大批中青年剪纸艺人也相继进入了剪纸艺术创作行列,她们当中的佼佼者如罗洁、李玲、田小会等已是市级非遗剪纸传承人,她们的作品经常在省市举办的展览中获奖或展出,有的已经走出国门,远销新加坡、泰国、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旬邑彩贴剪纸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新作创意分析
近年来,在旬邑文化馆每年的剪纸创作大赛和剪纸培训班的推动下,剪纸艺人们的创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尤其是新农村建设以来,她们也尝试将身边看到、听到、想到、见到的农村新变化和村风村貌、乡风民俗等内容剪贴进了自己的作品中。


 罗洁 《美丽乡村》
如市级剪纸传承人罗洁这幅作品《美丽乡村》,就以旬邑的特色产业苹果为主要元素,剪贴了母女二人用架子车搬运苹果的画面,她们的脚下有三水河、二八桥,身旁有苹果园、小洋房、电信塔、梯田等,到处都是鸟语花香,蜂蝶环绕,鸡犬相随。
村间小路曲折迂回,自然将画面分割为两部分来展示,层次分明,自成一格。作品色彩绚烂,人物生动传神,构图饱满充实,尤其上空太阳公公的笑脸及祥云、雁阵,给画面增添了高远、喜庆、和谐的美感。整幅作品充分表现了果农在乡村振兴之路上老少齐上阵,共建新家园的十足干劲。

何爱叶 《和谐家园》 纸质

又如省级剪纸传承人何爱叶的作品《和谐家园》,则从婚育新风入手,表现了一家三代尊老爱幼、和谐幸福的美好生活。画面清新自然,以人物为主体来表现主题,老爷爷悠闲自得,抽着旱烟,一脸祥和,他眼前的桌面上摆放着西瓜、梨等水果。儿媳为他烹茶添水,尽显孝道。老婆婆端起一个果盘,在一旁照管孙女,其乐融融。儿子一手拿着锄头,一手拿着一把青草在喂鸡,他可能是刚从地里回来,身旁的一群小鸡姿态各异,简直像是一群神鸟一般可爱至极。

画面左侧的葡萄藤果实累累,不仅表明了季节是秋季,而且葡萄藤蔓丝丝缠绕,本就寓意幸福美满,绵延不绝。画面右上方的一扇窗子异常关键,像是打开了整个视觉空间。试想如果没有这扇窗子,画面一定会显得比较沉闷。窗外的青枝红果和微微摆动的绿叶,给屋子里送进了阵阵凉风。窗子一侧的花架上放着一盆开的正艳的牡丹,圆圆的花苞正好与窗外树上的红果相呼应。

花架和花盆做工精致美观,花架与画面中间的桌子自成一体,均用厚重的红褐色做底色,沉稳大方。桌子上镶着美丽的牡丹和莲花四屏,两只小猫和小狗围绕在桌前,闲适可爱。从一家人的穿着打扮及屋子里物品的讲究程度,足见这一家人正过着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

再如市级剪纸传承人李玲的作品《三水河神》,更具创意。旬邑县地势东高西低,县域内河流众多,多条河流顺地势由东到西汇入三水河中,李玲根据这一地理特点,创作了这幅作品《三水河神》。她将三水河幻化成一个美丽的女神,女神长发飘飘,将自己的头发变成三水河的水,供百姓浇灌农田。她的身后高楼林立,山川秀美,几只小羊点缀其间,格外悠闲。整个画面安详和谐、色彩绚烂,女神的长发和空中的祥云飘逸灵动,发丝中的小鱼儿和水泡像音符一样自然流淌,动感十足。

旬邑彩贴剪纸色彩鲜艳,内容丰富,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表现的内容和题材非常广泛,还有待于剪纸艺术家们和当地文化工作者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力,拓宽思维,发挥创意,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服务于美丽乡村的振兴中,不断地使旬邑彩贴剪纸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成为我国特色农业文化和乡村现代化发展的精神动力,取得更加引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原文载于:北京民艺非遗研究院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