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研讨|设计类学科专业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成功举办
时间:2022-11-28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57      分享:

为积极应对学科专业目录调整给设计类学科专业建设、研究生培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讨设计类学科专业通过升级创新回应时代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方式,同时作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校5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2022年11月26日,设计类学科专业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顺利召开。研讨会由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联合主办,学科建设办公室、研究生处承办。董占军担任学术主持。

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宋慧文,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宁钢、浙江大学教授孙守迁、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吴小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宋协伟、湖南大学教授季铁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计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清华大学教授杨冬江、苏州大学教授李正、同济大学教授范圣玺、武汉理工大学教授潘长学、江南大学教授魏洁等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装饰》主编、清华大学教授方晓风,东南大学教授李轶南,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校领导潘鲁生、苗新民、董占军,以及教务处处长顾群业出席了会议。

潘鲁生代表学校向参与本次研讨会的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指出,设计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设计类学科专业建设要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社会重大创新需求为导向,加快知识整合和资源流动,积极回应新技术、新需求和新国情,致力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提升社会系统设计能力,实现跨学科的合作赋能与聚力突破,推动设计教育高质量发展。要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为拓宽设计类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出谋划策,为未来设计教育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智慧,并祝愿研讨会圆满成功!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教授致辞

宋慧文作为联合主办方致辞。他指出,新版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对艺术类学科专业建设和研究生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设计类学科专业更是出现了重大的结构性调整,这在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中均有体现,设计教育要积极去适应、去调整、去改变、去研究、去发展。包括设计学科在内的整个艺术学科,要把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起来,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和特色,凝练未来学科专业方向,促进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持续高质量发展。

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宋慧文教授致辞

研讨会主旨发言第一场主要围绕设计教育及人才培养、文化创新等主题展开。宁钢、季铁、范圣玺、杨冬江、李轶南、方晓风、宋协伟先后作了题为《新文科背景下设计教育与行业互动》《文化引领·数智赋能——经世致用的设计创新领军人才培养体系》《设计基础教育的创造力培养》《设计类学科专业发展的守正与创新》《未来的设计与设计教育摭谈》《产业创新推动文化创新》《设计不在——2030高等教育新愿景与未来契约》的报告。

研讨会主旨发言第二场主要围绕设计类学科专业未来发展、产教融合展开。孙守迁、李正、潘长学、宋慧文、魏洁、吴小华、顾群业分别作了题为《HCPS赋能设计学科的未来》《高科技时代设计类学科专业如何高质量发展》《设计学科产业融合在工科大学的实践》《以学科专业的内生动力和内涵建设服务国家社会需求》《面向未来的设计学科研究与实践》《艺术即创新 算法即设计——数字媒体时代下设计的交叉与融合》《产教融合与集成创新》的发言,分享他们的教育实践与智慧经验。

董占军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研讨会围绕新学科专业目录、新研究生培养、新设计学,对标国家经济文化发展战略与产业转型升级,聚焦前沿热点问题,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和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既有国家政策的解读,也有多所高校的特色发展模式,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并对中国设计学的愿景进行了系统探索,进一步坚定了设计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生活的使命。他表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也恳望各位专家继续关心和指导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工作。

本次会议线上举行。学校部分师生,以及来自北京、江苏、四川等11个省市,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天津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内蒙古艺术学院、青岛大学等50余所高校的师生参加了会议。

供稿单位:学科建设办公室

作者:靳玉华

校审:李淼

复审:石龙潭

终审:韩文涛、吴修成



原文载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公众号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