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研究|管顺丰,赵宸,田耘: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策略研究——以湖北省非遗传承策略为例(一)
时间:2023-02-06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367      分享: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传承水平的提高和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要求,“非遗”传承正在走出以保护性传承为主的阶段,逐步融入当代人们的生活。2021年8月国家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指导思想”部分提出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的工作方针,指明了我国“非遗”传承事业向着创造性、创新性方向发展的新形势。

区域“非遗”是在特定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产生和传承的,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征。某一区域内“非遗”的传承水平与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系统地研究某一区域内不同地域、不同类型“非遗”传承策略的特征,对于借鉴成功的经验、发掘“非遗”创造性传承的潜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非遗”传承领域的研究主要以单一“非遗”项目为对象展开,鲜见关于区域内“非遗”的地域分布维度、文化领域维度相关的传承策略研究成果。此外,目前关于“非遗”传承策略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以经验总结为主,理论性尚不系统。故此,本文借鉴战略管理理论,从传承环境分析、传承模式构建两个层次建立区域“非遗”传承策略理论:在“非遗”传承环境分析方面,采用协同优化研究方法、借鉴战略环境分析理论,构建“非遗”传承环境分析理论;在“非遗”传承模式方面,运用归纳法总结专家学者们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区域“非遗”传承的特征,构建“非遗”传承模式体系。

同时,本文以湖北省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的传承策略分析与优化为对象开展实证研究,验证理论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一、区域“非遗”传承环境分析的理论构架和方法

(一)“非遗”传承环境分析的理论体系构建

协同优化方法[管顺丰:《艺术科学研究方法》,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134—142页。]借鉴成熟的理论构建创新性强的新理论,运用该方法构建“非遗”传承环境分析理论的思路是:借鉴企业战略管理的企业战略环境分析理论,结合文化学领域的文化人类学、文化产业管理等理论,构建理论体系、确定其内容和方法。基于这一思路,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中组织外部环境分析(包括宏观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分析这两个层次)和内部环境分析(企业价值链分析)这一理论构架为超序参量,构建起由文化变迁因素定位、文化生态系统分析和文化价值网络分析这三个层次组成的“非遗”传承环境分析理论构架。

(二)“非遗”传承环境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1.宏观环境因素——文化变迁影响因素

区域文化变迁的动因即促使文化变迁的动力因素,一般源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一般包括自然环境因素、文化进化因素和人口因素,外在因素一般指的是人口迁徙因素、民族融合因素、政治制度因素等。

文化变迁路径是文化变迁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相关的研究成果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流派。广义的文化变迁路径理论主要从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角度进行研究,将影响因素划分为“发明和发现”“传播”“涵化”“革命”这四类因素。[参见童恩正《文化人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狭义的文化变迁路径理论主要从文化领域演化的角度进行研究,将影响因素划分为“文化创新”“文化进化”“文化传播”“文化涵化”这四个方面。“非遗”是历史悠久的社会文化产物,故此,我们从广义的角度,从“创新(发明和发现)”“传播”“涵化”“革命”这四类因素分析“非遗”变迁的路径。

2.区域环境因素——区域文化生态系统

区域文化生态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三位一体的结构模式,故此,其通常被划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这三个维度。冯天瑜、何晓明将文化生态系统的自然场、社会场要素具体化为社会地理环境、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这三个维度,并从这三个维度分析、比较了中华文化、西欧文化这两大文化生态系统的文化生态及其演变特征。[参见冯天瑜、何晓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从社会地理环境、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这三个维度分析区域文化生态系统具有很好的操作性。社会地理环境是基础,物质生产方式基于社会地理环境而生发、最终产生社会组织形式这一高级文化形态。社会地理环境、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这三个维度的每一个维度都是随着历史发展而演化发展的。

3.文化遗产因素——文化遗产价值网络

区域“非遗”是满足了该区域人们的价值诉求而形成并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客观上围绕着“非遗”的价值创造活动而形成了其价值网络体系。“非遗”价值网络体系涉及构思、创意、创作等文化生产活动,以及展览、交流、销售等文化传播活动。

区域“非遗”价值网络结构模型的构建可以借鉴一般文化产业价值网络和产业集群理论。在文化产业价值网络理论方面,一些专家从价值生产活动的逻辑顺序,将文化产业价值活动划分为“创意构思、授权和导向”“生产方式或设备的调整”“再生产与大众分销”以及“创意产品的交换、消费”这四个环节。[Pratt A. C.,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Production Syste: A Case Study of Employment Change in Britain(1984-1991),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1997(11):1953-1974. ]产业集群分析模型强调主体之间的价值创造关系,但是并没有像文化产业价值网络理论那样把价值主体、价值载体和价值产出之间的关系系统、直观地表述出来。借鉴一般文化产业价值网络和文化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理论,构建区域“非遗”价值网络结构模型(见图1)以系统地表达出区域“非遗”的价值主体、价值活动和价值产出之间的关联关系。


图1  区域“非遗”价值网络结构图

二、“非遗”传承模式体系矩阵及其实施方法

(一)“非遗”传承模式体系矩阵构建

本文对1997年以来“知网”中的“非遗”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后发现,我国“非遗”研究的发展方向正从“保护”性传承为主向“保护”“发展”“传播”“创新”并举发展。其中,“保护”模式研究的发文量在2004—2009年期间快速增加并达到顶峰,然后进入稳定状态,“发展”“传播”“创新”这三种模式研究的发文量则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区域“非遗”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它们是在特定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产生和传承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应时代潮流而与时俱进、保持强大的生命力。但是,“非遗”传承领域的相关研究尚存在不足。一是现有的研究成果多集中在保护性传承方面,与时俱进的“发展”“传播”“创新”型传承模式的研究较少;二是近年来“发展”“传播”“创新”型传承模式虽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但是相关研究成果更多地集中在必要性、意义和经验总结等方面,还不够系统、深入。

区域“非遗”生发并根植于特定的区域文化,并且随着该区域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其传播与发展也会受到接受者所在地的文化特征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网络化发展,为区域“非遗”传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现实和虚拟空间。显然,“区域空间”因素是确定“非遗”传承模式的维度之一。

“非遗”在更广泛的地域空间传播与发展不仅仅涉及其传统内容的传承,还需要根据不同文化背景下受众的特征进行必要的“调适”、产生变异。显然,“变异程度”因素也是确定文化遗产传承模式的维度之一。

基于学术界关于“非遗”传承模式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区域空间”(“区域内”与“区域外”)、“变异程度”(“变异大”与“变异小”)为维度标准建立二维分析矩阵,将“非遗”传承模式划分为“原真保护”“文化发展”“文化传播”“产业创新”这四种模式。

(二)“非遗”传承模式实施的内容和方法

1.原真保护模式

之所以有一部分非物质文化被称之为“遗产”,是因为时代变革而导致了这些文化的生存环境改变,从业者减少而劳动力缺失、文化产品或服务失去需求,需要政府等主体进行“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参见伍俊荣《文化遗产的价值继承、转化与创造》,《评论观点》2020年第2期。]式的“不走样”传承,以留住“乡愁”。

原真性保护是“非遗”传承最基础性的传承模式。本文从区域文化遗产保护的狭义含义出发,将其界定为“地方文化遗产传承者依托自身的基础和条件对其‘非遗’的继承、利用等保护活动”。

“非遗”传承的原真保护途径主要有传承主体保护方式、传承客体保护方式、传承生态保护方式等。在传承主体保护方面,我国建立了“非遗”保护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制度,以及社会化、融入地方民众生活的传承者队伍培养体系;在传承客体保护方面,主要是通过建立虚(网络)实(实体)结合的保护体系和注重文化遗产的法规化保护;在传承生态保护方面,通过建设传承生态系统(包括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以维护和优化传承环境和条件。

“非遗”原真保护机制往往是以政府的投入和支持为主导,政府投入的资源占比较大。地方政府围绕保护地方文化、保持地方文化多样性的需要,综合考虑保护的效果与保证资源投入的合理性和公平性,进行“非遗”的原真性保护。

2.文化发展模式

“非遗”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它的传承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也就是说,“非遗”传承的目的不仅仅是追求“原真性”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应当与时代的经济、社会、环境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区域“非遗”的文化发展模式指的是根据当代人们的需求特征对文化遗产进行“调适”,以表演、表现、传播等方式将其表现形式植入到当代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以实现其“活态化”传承。区域“非遗”的保护性传承是发展利用的前提,发展利用则能促进更好地传承保护。[参见刘明阁《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江汉论坛》2012年第10期。]

“非遗”的文化内涵是其传承的内核和基础,它以文化产品(服务)的方式对社会产生影响并得以传承,区域文化环境则是其能否得以有效发展的“土壤”。因此,“非遗”文化发展模式的实施包含从文化内涵发展到文化产品发展再到文化环境发展的层次递进的发展方式。其中,“文化内涵发展”指的是在保护“非遗”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文化产品发展”指的是开发文化产品以满足当代人们的需求;“文化环境发展”指的是优化“非遗”生存的社会环境。

区域“非遗”的文化发展传承能够让传统的“非遗”与时代文化相结合,成为造福当代社会的地方文化元素。这一传承模式需要地方“非遗”传承体系中各主体共同参与,他们既是“非遗”的传承者,也是“非遗”发展的受益者。

3.文化传播模式

在文化艺术领域,文化艺术传播的概念既包含了信息层的传播、也包括了实物层的传播。本文将区域“非遗”传播策略定义为“某一区域的‘非遗’生产者和传播者借助一定的传播媒介和方式,将‘非遗’信息、作品和产品传递给接受者的信息和物质传递过程”。其中,“非遗”传承的物质传播指的是“非遗”以实体的文化作品、文化产品的方式向接受者传递的过程;“非遗”传承的信息传播指的是“非遗”以信息、知识的形态向受众传递的过程,包括直接传播方式(生产者直接与接受者接触、交易而完成产品或服务传播)和间接传播方式(生产者借助一定的中介机构完成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的传播)。

运用传播模式进行“非遗”传承,要求区域传承者跳出“非遗”在本区域纵向传承的狭小空间,了解更广阔的经济社会空间中人们的文化诉求、利用“非遗”蕴含的丰富文化要素进行地方“非遗”传承资源的整合,开发出以“非遗”文化为核心的、满足当代人们需要的文化形式,并运用现代传播手段进行传播和推广。

4.产业创新模式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善于继承、善于创新。[参见佘嫱《从非遗的保护看秦腔的文化创新》,《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只有推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使之实现与现实文化的相融相通,这是科学发展观在“非遗”传承领域的具体体现。“非遗”传承领域的专家学者们也非常重视创新在“非遗”传承领域的应用,它对于区域“非遗”的保护和实现“活态”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区域“非遗”的传承创新模式指的是“一个地方的某一‘非遗’生态系统中的政府、企业、事业机构、传承人等核心要素和高校、研发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环境要素,通过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组织创新等的组合创新,对区域‘非遗’的文化特征、文化产品形式、文化传承组织等因素进行质的改变和量的提高的创新活动”。该模式可以是渐进的创新,即“非遗”产品或工艺、传承组织的连续的、显著的改进,也可以是突破性的创新,即根本性的突破而产生新的产品、工艺或产业组织形式。[参见廖江波《守正创新之思:基于“非遗”夏布织造技艺传承的考察》,《民族艺术研究》2022年第4期。]

“非遗”传承的产业创新模式的实施方式主要有技术创新方式、产品创新方式和组织创新方式。其中,技术创新方式可以通过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途径来开发新的“非遗”产品或服务;产品创新方式主要通过功能(文化)创新、形式创新和服务创新,创造出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区域特色和生活特色的产品文化内容,给消费者以精神的有益启迪、产生情感共鸣;组织创新方式指的是区域“非遗”传承主体通过建立新的文化传承价值网络的组织制度、传承企业和机构的组织制度以提高“非遗”传承活动的市场、经济和社会效益。

(责任编辑  苏  青)

作者简介:管顺丰,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宸,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田耘,湖北省群众艺术馆馆员,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

原文载于:民族艺术研究杂志公众号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