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 昕、涂紫姝、冯 菁 :艺术乡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探析(一)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学术交流
研究 | 肖 昕、涂紫姝、冯 菁 :艺术乡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探析(一)
时间:2023-05-04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110      分享:

艺术乡建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一种方式,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持系统。在乡村建设中发挥着修复乡村文化体系、创造乡村新文化、巩固村民文化价值观、构建乡村情感共同体等重要作用。在艺术乡建实践中,要注重资源整合、激发主体内在动力,妥善处理好当地村民和艺术家的关系;要注重现代信息科技的应用、传统文化的引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特色,打造特色乡村艺术,避免同质化现象,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和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古村落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项目批准号:19XMZ06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年来,围绕着农村发展问题,党和国家提出了一系列革新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振兴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的系统性工程。不仅要振“硬件”,更要兴“软件”,不仅要建设物质文明,更要建设精神文明。其中,乡村文化在我国文化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国传统信仰的承载,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渠岩,王长百,许村. 艺术乡建的中国现场[J]. 时代建筑,2015,3:44-49.]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促进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是当下发展乡村振兴主题中的应有之义。
在十四五期间,我国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经济发展实现稳健增长。同时,受益于现代化、城镇化、市场化的推进,乡村发展也突破了旧有壁垒,实现了质的飞跃。但城镇化之于乡村发展是把双刃剑,获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如面临工业文化、城镇文明的侵蚀,乡村文化越来越呈现萎缩之势,原有的乡村文化逐渐销声匿迹。乡村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是我们追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发展的根脉,不应沦为社会前进发展的牺牲品。因此,如何修复乡村文化、打造乡村文明,理应作为当下乡村建设的中心议题和发展论点,同时这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诉求。
一、当前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活动过于单一化
受多类因素影响,乡村文化活动机制长期处于较为单一的状态,这已成为制约乡村文化建设的既有屏障。乡村文化活动应趋于多样化,不同地域之间衍生的文化各有特色,由此才能延展出各色各样的活动。但在当下的乡村文化建设中,乡村所能开展的文化活动形式受到局限,多以纪念日、节庆日等固有形式存在,此类活动在乡村承袭了几十、几百年甚至更久,于形式和内容上皆缺乏新意。如当下乡村一些主流文化活动:电影放送、广场舞、送戏下乡、舞龙舞狮、扭秧歌等都是较为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皆存在形式和内容过于单一的弊端。因此,当下的文化活动不能仅限于传统类文化活动,在此基础之上理应探索新的切入点,结合新阶段乡村发展的角度,利用艺术等多层维度对乡村进行解码。探寻既赋有文化效益、情感效益,又能够最大限度彰显乡村特色的新式乡村活动。此外,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需展开广泛的乡村调研,切实定位乡村的实际情况,尊重村民意愿,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丰富活动的形式。遵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去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乡村文化活动。
(二)与传统文化结合度低
我国传统文化深植于乡村并从中汲取养分,对于乡村文化建设,传统文化承载着更为重要的意义,要切实重视。但现实却截然相反,一些乡村的传统文化非但没有得到有效弘扬,更甚者还由于某些武断的“文化建设”而受损。这是由于过度在意表层文化建设,忽略了深层文化,没有领悟文化的精神内核,只是徒有其表所造成的。这还致使乡村内部优秀传统文化出现断轴式消退。同时,日益增大的城乡生活差距,让身处乡村的人们艳羡城市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状态,造成他们心理上的追逐效应,不可避免地崇尚城市文化,而忽视本土的传统文化。再加上乡村在地域位置和教育水平上的短板,对村民缺乏有意识的文化传播与弘扬方面的引导。无法激发村民的主观能动性,村民在行为层面也有所缺失。长此以往,会出现旧有的乡村传统文化无人承续的困境,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链也将会断裂。
在许多乡村建设项目中,人们的目光仅停留在外围的物质文化层面,忽略了内在的精神建设。一些乡村建设在认知概念上存在误区,空洞地照搬城市发展的规划方案,没有结合乡村历史、文化和地形地貌等进行设计。缺乏对文化内核的深究和打磨,使得乡村文化特色缺失,形成千村一面的景象。不同乡村存在着一众相同的文化建筑和文化活动,乡村建设日趋呈现同质化、标准化、批量化,反而使乡村文化失去了特色和韵味。可通过新兴的技术,对创新思维与传统文化进行解码、互动、同构,将传统文化作为乡村建设的特色亮点。因此,要保持文化底色,固守精神堡垒,不能以重建“文化”之名,行文化破坏之实。
(三)村民群众参与感较弱
乡村文化建设是一个多主体互动的过程,由设计师、政府等相关人员主导其项目建设,但他们中大多数人对乡村的历史、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和社会结构等无法如乡村成员般全面了解。导致在项目策划和实施的进程中对乡村进行较为主观的意识输出,其文化建设也趋于一种对乡村理想状态的自我想象,而无法和乡村主体——村民相联系,无法真正解决乡村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村民的乡村主体性也受到忽视。
一方面,目前的乡村文化建设多侧重于对公共基础设施、物质空间的改造和升级,对于精神层面的建设有待提升。不同于城市文化建设,乡村文化建设侧重于乡村符号元素的提炼,同时需充分考虑村民作为乡村文化传播和继承者的身份,与村民展开深度的合作与交流。但目前文化建设中融入了太多外来元素,忽略了在地村民的情感诉求。村民无法达到情感共鸣,会削弱村民作为乡村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目前建设项目大多是由地方出资聘请相关人员进行改造,此类建设忽视了村民的中坚力量,村民游离在项目的筹划和设计之外。这无法激发村民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成就感,无法带动村民建设乡村文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乡村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乡村振兴的要义是人的振兴。只有村民参与和主导的乡村振兴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吴重庆,张慧鹏. 以农民组织化重建乡村主体性: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基础[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35):74-81.]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村民为主体,让其切身参与,这样才能真正做好乡村文化建设。
(四)建设过程商业化严重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发展的形势下,出现了“文化+”的商业体系,造就了独特的文化产业。文化本身不仅仅是一种象征符号或人类创造之精神和物质成果,而是一种推动进步的力量,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生产力。[张艳,张勇. 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开发[J].经济地理,2007,3:509-512.]依托于这种特殊的生产力,文化产业在具备商业价值的同时,还具备精神属性和文化价值。文化产业的核心是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的第一要义是促进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促进优秀文化的蓬勃发展。而目前在文化建设中,出现了文化过度商业化的问题。某些文化产业从事者忽视文化自身的精神价值,一味地追逐经济效益,打着“为人民服务,建设美丽新乡村”的幌子,片面地追逐经济利益,背离了文化建设的初衷。
建设乡村景区的初衷是为了通过旅游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扩展乡村知名度,促进乡村振兴。而随着乡村旅游文化营销力度的加大、游客量的增长,开发商为了获利,对乡村进行持续无底线地开发,无疑对乡村本地的文化造成了破坏。例如,泰山旅游景区为了方便大量游客上下山,不惜破坏泰山环境,开山辟路;有着四百年历史的凤凰古城,享有“北平遥,南凤凰”之名,在现代化的建设中也逐渐遗失自我。凤凰的魂在点点消亡,取而代之的是蜂拥而至的人群,喧闹的酒吧和各类高价的“凤凰特产”。至此,再也不见沈从文先生所描写的《边城》,只留下了名为“凤凰”的空壳。这种文化的消亡在我国的乡村建设中是较为常见的,也是过度商业化所引发的恶果。
(责任编辑  苏  青)
作者简介:肖昕,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涂紫姝,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2022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冯菁(通讯作者),桂林理工大学理学院助教。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杂志公众号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