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研究|赵屹 殷波:设计之源——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民艺教学
时间:2023-07-20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318      分享:
社会发展,文明演进,从传统的手工造物到工业化的设计生产,及至信息技术跃升带来跨界融合与集成创新,关于设计的实践及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普遍经历了从民族、地域、人文、历史等特色鲜明的传统造物设计及经验传承,到现代化、国际化的通约性设计与设计教育,以及之后在设计及其教育中倡导重溯历史文脉、追求文化识别性、注重非物质内涵的演进过程。建构设计的文化传承体系,避免陷入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困境,也避免走向单纯“复古主义”或所谓“新乡土风格”的仿制与复刻,需要从更深层次培育设计人才的历史文化情感,建构面向现实生活的文化观照与创意设计能力,从而发展有民众情感共识、现实生活关怀、自然生态关切的发展中的设计、创造性的设计。设计文脉的表达与教育传承因此具有长远意义,需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加以探索和实现。
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为例,作为始建于 1973年的设计类专业院校,半个世纪以来,历经工艺美术生产及商贸在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中发挥重要支持作用的历史时期,现代艺术设计全面兴起甚至“兴设计,废装饰”的论争掀起高潮、“工艺美术”在学科专业目录中几经流转的阶段,到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广泛普及,文化创意产业全面兴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上升为国策,传统工艺振兴推进等若干历史时期,学校以“工艺美术”冠名并始终坚持作为“工艺美术”学院的定位,坚守民艺在设计教育中的基础与核心地位,在不断构建与社会生产生活相关的设计类学科专业及方向的同时,将民艺作为设计之源,在大学的人才培养、科研创作、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中发挥基础与提升作用。由此,为认识传统民艺与当代设计的关系、把握设计文脉传承的教育机制提供了一个具体而深入的视角。
一、目标定位:民艺的造物意义与设计素养
我国传统民艺在农耕社会积淀深厚,形成了鲜明特色,虽与农耕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思想观念、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等密切相关,但其包含的特定自然地理环境里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经由造物、物用和审美构建的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以及漫长历史积淀形成的民族集体记忆、生活智慧和审美趣味等,具有恒久意义。民艺因此不仅是历史的、传统的,也是当下的、发展的,其因“民间”“民众”的集体创造和传习而具有的普遍性、广泛性,因“艺术”“工艺”“技艺”而具有的物质与精神、审美与实用的融通性、集成性,与同样融会艺术与科学并不断演进发展的“设计”具有相通的本质和内在的承继关系。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因此将民艺作为设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到教学体系全面加以建构。院长潘鲁生教授提出,设计人才素养由“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技术能力”四部分构成。即设计人才既要具有艺术的创意创新能力、工艺技术相关的实践应用与动手操作能力,也要在更深层面上富有理性的科学精神和关切人的价值、尊严的人文精神。因此在具体的培养方案上,不仅有实践型教学与理论型教学的划分、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区分,也需要进一步寻找和构建一种复合性的载体,从而融通历史与当下、日用与审美、自然与人文、物料与工艺,能够在枝蔓相连、交相辉映的整体中认知和理解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根基和发展机制。正如美术教学不能仅从“用线造型”“用面造型”等西方科学化的视角来剖析和认识,还需要对中国美术数千年来自成体系的特色和意蕴有更全面的把握,即张道一先生所说的“不仅在它的内部——绘画、雕塑、工艺、建筑、书法——各具特色中看出其共性;同样,它与民族的其他文化如文学、戏曲、音乐、杂技以及武术、医药等,也有着相通的内蕴”。对设计教育而言,民艺具有这样的融通性,其包含物的用与美、人的意与匠、事的情与理,在有形的物质、意象中积淀着民族之心,是最广大的民众、最广泛的生活中创造孕育的品格和追求,使设计者能够于历史和生活的深处汲取养分。
在把握民艺价值与设计素养构成关系的基础上,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细化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于 1987年成立“民间美术研究组”和“民间工艺美术研究组”,有针对性地制定民艺教学计划。首先,基于学习认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由广博到专精,普及到研究,感受现象到把握本质,体验纷繁物态到洞悉守常之理,相互间有逻辑关联并互为辅助支持,学校将本科阶段的设计人才培养重点放在拓展文化视野、培育民艺感情、传授实践技能上。即首先使学生真正了解自己和自己的民族,既不盲目地学洋而崇洋,也不片面地论古而泥古,在接触感知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过程中,实现“知所从来而思所将往”,不断发掘探寻思想的源泉、情感的纽带、创作表达的语料库、审美体验的共鸣点,在具有实践驾驭能力的基础上,使设计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芯”和生长点。


图1 传统民艺造物是当代中国设计的重要历史文献

与此同时,研究生的培养至关重要。正所谓历史长河,支流纵横,民艺造物的成因原理、存在价值、表现形态及其体系划分,需要从学科等更深入的层次加以研究把握,中国民艺乃至中国设计的发展需要自觉、持续地理论建构与学术支持。学校于 1997年与南京艺术学院合作招生“民艺学”硕士研究生,此后陆续与东南大学、山东大学合作招收“民艺学”硕士研究生,并于2007年开始全面独立招收硕士研究生,包括“民艺学”在内进一步增设“民间手工文化产业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艺术人类学”等方向,致力将民艺学理论作为实践的升华和设计繁荣的“酵母”,从历史经验中总结,从创作实践中提炼概括,培养研究生关于中国民艺的理论思辨、建构及服务于实践的能力。
整体上看,学校自 20世纪 80年代开始关注并实施民间美术教学,有意识地对中国传统美术、造物文脉进行梳理,对优秀文化遗产进行教育发掘,对美术学、设计学等学科进行规划架构,对学校的办学特色进行凝练和塑造,形成了以民艺为基础和核心的设计教育体系,作为办学发展的文化共识和顶层设计,体现并作用于研究平台建设、课程教学实践、社会服务项目等有机组成部分。
二、研究平台:民艺的生活档案与理论建构
张道一先生指出,“民艺不是艺术实践的一个门类,而是一个基础的层次,应该深入进行研究”,“民艺学成了艺术学的一把钥匙”。发掘民艺价值,发挥民艺作用,需从研究开始。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于 1992年报请省教育厅批准成立“中国民艺研究所”,组织专业力量围绕民艺本体展开研究,综合运用田野调研和文献梳理的方法,先后经历了民艺生态调查、民艺与乡村母体相关联的“手艺农村”调研,以及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民艺生存与发展研究。在学术的视野和方法上,坚持将民艺放在社会发展的现实与历史进程中,通过以物见人,并由社会人心重溯物形事态的方法,研究中国的民艺、民艺里的中国,取得了一系列实证性的研究成果。同时,在院长潘鲁生教授带领下,深入就民艺学的学科建设、理论体系、话语体系等展开研究,形成《民艺学论纲》《民艺学概论》等理论成果。也是基于民艺研究所建立的扎根田野、社会学与艺术学交叉的研究路线和经验,学校对民艺相关的研究方向和领域进行细化,于 2013年报请省编办设立了“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和“图像研究所”,聘请英国艺术人类学家罗伯特 · 莱顿教授等担任名誉所长,建设团队开展研究。其中,艺术人类学研究所进一步运用艺术人类学方法和视野研究民艺问题,以“人”为核心对造物艺术现象与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阐释,关注民艺的创作、生产、传播和传承,力求发现和认识民族的心灵历史、感性文化特征和审美意识体系,对相关生活方式、认知模式和思想体系做出研究,致力使民艺造物所包含的艺术精神和创造性智慧等成为设计发展的理论资源与文化动力。图像研究所,主要从图案、造型、纹饰等图像语言角度研究民艺,关注民艺图像的视觉经验与文化主题,分析阐释民艺的形象思维、象征意义等构成、延续与演变。三个研究平台各有侧重并相互支持,形成了民艺研究的系统化平台。
由于将民艺作为民众的、民间生活的艺术,相关研究平台形成了关注人的主体、还原社会现实、在翔实的田野实证基础上开展艺术理论研究的方法和路径,并突破书斋和理论的阈限,持续对民间文化生态、技艺、物品进行发掘整理、收集研究、抢救保护,将原生态的民艺之物、民艺之艺、民艺之民作为相关教学科研的重要出发点。院长潘鲁生教授自 20世纪 80年代开始对民艺品进行收集保护,几十年来,形成了涵盖生产生活用具、服装饰品、女红用品、建筑装饰及构件、交通用具、游艺娱乐用具等数十个品类共计约四万件藏品。就此于 1998年在学校设立了“中国民艺博物馆”,形成中国民艺生活档案的体系化展示。应该说,这不仅是中国民艺的“物的体系”展示,也是对寄寓于物的传统民间生活方式的实景化展示。其中蕴含的人情事理、记忆经验、生活的韵味、美的光辉等,只有还原与沉浸才能更深入、全面地感知和理解。民艺博物馆自成立以来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艺术创作和面向社会公众的文化传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进一步以馆藏文物为基础编纂出版了《中国民艺馆》大型丛书。该书系不仅入选中国国家版本馆开馆陈列展,而且输出英、韩、波兰等多语种版权,体现了民艺的跨文化传播优势和影响力。诚如我们对该书系的理解——“沧海桑田,当昔日的生活图景在快速的变革中走向边缘甚至如云烟消散,当传统的乡土社会、文明精神已经沉潜到历史的深处,或存续在典籍文献、故事原型,而与现实的生活存在距离”,“这些老物件就像容器,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情感,交织着饱满的人生经验,有自己日积月累的叙事维度,并非抽象的美学空间”,“它们是生活经验的物化,以有形、可感的形式承载和表达着社会共同体的一种存在方式,包含集体的或个人的记忆,浓缩了社会、家庭、习惯、传统的存在”,民艺博物馆和《民艺馆丛书》以系统展示的形式,“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体系,诠释了民间生活的美学精神,从中也可探寻民间审美意义的形成、固化和迁移过程”,对民艺的研究、教学和文化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2 30名研究生参与了该丛书(36册)基础资料的整理

在平台建设上,学校还建有“现代手工艺术学院”,在传承与更新中发展手工艺教学。“现代手工艺术学院”的前身是“染织系”,学校保留和丰富“工艺美术”专业,并根据传统工艺美术在公共空间、公共交流中形态、功能、内涵等方面的拓展变化,增设“公共艺术”专业,从特定工艺门类的构成出发细化具体的研究、创作与教学方向。比如,在“工艺美术”专业,下设染织、纤维、陶瓷、玻璃、金属、漆艺、首饰七个专业方向,建设纤维染织实验室、陶瓷艺术实验室、玻璃艺术实验室、金属工艺实验室、首饰实验室、漆艺实验室等六个实验室、工作室;在“公共艺术”专业,下设“公共造型艺术”和“装置艺术”两个专业方向。由此,围绕“工艺美术”“手工艺术”构建教学单位的师资队伍,培育科研创作成果,开展人才培养实践。具体在教学实践中,既重视传统的工艺文脉基础,也跟进工艺美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艺术市场经济规律、艺术生活消费、时尚动态等;既培养工艺美术的史论素养,更通过大师进课堂、项目工作室、企业实习实训等形式培养创作、设计等实践能力,从而保持了民艺、手工艺教育教学、科研创作、社会服务的专业平台,在设计教育中给予手工艺独立的地位,持续探索和实现手工艺的当代价值。 
整体上,学校以理论性、学术性见长的研究机构、以实物档案为基础的民艺博物馆以及突出手工艺实践性的教学主体构成了民艺学研究、教学、文化传播的基础平台,相关教学课程、实践项目均在平台上运作深化,既涵养了师资,带动了科研、创作和教学,也在相关设计专业和方向中发挥了辐射作用,集中体现为系统化的课程教学和项目实践成果。
三、课程教学:民艺的通识教育与专业体系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载体,课程的内容与形式体现教学的目标并具有学科知识构成及本质规律的规定性。因此,民艺类课程的设置与建设需建立在人才培养目标设定和民艺学研究的基础上,涉及理论与实践、专业与通识、校园课堂与社会田野的系统规划,包括从知识、经验、学理等不同层面的传授培养,也涉及民艺与具体专业方向的关系把握。正是在培养目标定位、研究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立并不断充实完善民艺的课程体系,形成了民艺主干课程以及民艺与设计交叉课程群、民艺学理论课程以及应用类实践课程、民艺专业课程与设计类通识课程的系统架构,探索实现民艺在本元文化意义上的培养作用。
首先,开设民艺类专业课程并将民艺类课程作为艺术与设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必要性。我国传统治学讲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文艺创作亦有“功夫在诗外”之论,艺术领域的专与博往往相辅相成。不论民艺学专业人才,还是相关专业的艺术与设计人才,都应有专精一艺“得其门而入”的着力点,并具融会而贯通、触类而旁通的体验和视野。依据民艺学的知识架构及其与艺术、设计的内在联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立民艺类的专业与通识课程体系。一方面,在艺术学、美术学、艺术史论方向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中,开设“民艺学概论”“民艺研究与调查方法”“民艺学专题研究”等专业课程,在工艺美术、公共艺术、造型艺术以及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服饰设计、装扮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专业开设传统图案、传统装饰、传统造型、传统色彩、传统材料以及染织、金工、雕刻、髹饰等具体门类的传统工艺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组织教学。另一方面,学校全面开设民艺类通识课程(图),从传统造型艺术到数字新媒体设计,各专业普遍开设“民艺学”课程,使融会于传统衣饰器用、环境装点、节令风物、人生礼仪、抒情纪念、游娱玩具、生产工具的民间艺术语言、智慧、精神成为今天艺术与设计人才的文化滋养,使民艺不仅是“源”也是“流”,不断发展。

图3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民艺学“通识课”专业分布图

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重点,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民艺类课程还划分为“理论课”“实践课”“理论课(含实践)”和“实践课(含理论)”几种各有侧重的类型,既着眼于民艺学的学科体系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也关注传统民艺资源在艺术与设计中的应用性、创新性实践。在理论课程中,不仅有《民艺学概论》《中华传统造物艺术思想》《传统造物原理》《中华传统造型艺术体系》等传统的系统架构类的课程,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等新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方面的课程,系统把握民艺相关的范畴、构架、联系等。在实践课程中,主要针对不同专业方向和应用领域,发掘运用民艺从构想到制作、从内容到形式、从材料到形态、从应用到审美等规律机制、语言风格、经验模式、内涵意义等,开展教学,如绘画专业的《民间壁画临摹》、家具专业的《传统家具测绘》、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传统民俗调研》、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传统造型应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传统服饰工艺应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传统印制工艺应用》等,突出上手操作和应用转化的实践性。特别是现代手工艺术学院的相关课程(表),围绕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设计发展,具有突出的实践性。此外,学校还有相当比例的民艺类课程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理论学习中涉及民艺的田野调查方法,需要在调查体验中学习如何进行资料收集、现场记录、材料整理,如何开展综合研究、分类研究、比较研究、专题研究等;实践类课程中也涉及对一般造型规律、造物原理、审美心理等深层次的分析与把握,从而使设计应用与发展有根源、能生长,而非表面的取用拼贴。
基于民艺所具有的生活属性,相关课程不仅以校园内课堂教学的形式展开,还有相当比例的课程开在企业、作坊、生产生活一线,以实习实训、调查研究、假期课堂、社会实践等形式展开。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扶贫、乡村振兴等时代主题也不断纳入相关课程中,并以项目实践的方式加以探索。唯有如此,不离民艺作为生活之艺术的本质,从而实现民艺文脉源远流长,造福生活。
四、项目实践:民艺的应用式传承与创新性转化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从民艺的守护传承出发,在一系列科研课题和社会服务项目中加以应用探索,近二十年来,在院长潘鲁生教授的带领下,探索了一条传统民艺应用式传承与创新性转化的道路。
首先,传统民艺来自乡土、来自乡村,关于民艺的调查研究、采集发掘也离不开乡村田野。几十年来,师生团队持续不断地深入乡村观察记录、采集抢救、研究分析与生产劳动、生活日用、装饰陈设、传统节日、人生礼仪、体育娱乐等一切相关的民间艺术,在把握当代与历史、艺术与生活等来龙去脉、相互关系并划定范畴、搭建框架、进行阐释研究的同时,不甘于做观察者、研究者、旁观者,致力就“乡村文化生态保护”“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手艺扶贫”“乡村文化振兴”等展开科研课题研究和公益服务实践。以“手艺农村——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课题为例,于 2006年正式立项,其研究基础则始于 21世纪之初,在持续二十年的田野调研和设计服务过程中,对发展乡村手工艺促进脱贫致富,并进一步就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等提出了系统的建议策略,同时,从促进公平贸易、开展创意设计等方面对乡村手艺农户等进行帮扶,形成了柳编、木作、印染、织造、陶瓷等一系列传统工艺的设计衍生产品,相关成果于 2011年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从民艺反哺民生的意义上做出探索和推广。
同时,民艺的文化赋能作用在城市以及工业设计制造、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有待进一步发挥。近年来,学校以“山东手造”发展为着力点,发掘民艺的创意衍生价值,探索民艺资源作为“文化 IP”的设计机制。院长潘鲁生教授提出,突破对于传统工艺美术、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进一步从产业联动、科技融通、文化赋能的意义上理解“山东手造”,使丰厚的民艺积淀回归生活、回馈生活,成为文化的标识、情感的载体、创意的共鸣、记忆的纽带,实现在当代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就此,学校围绕“山东手造”组织了不同角度的课题研究,并在各专业开展设计创作,以毕业设计博览会、“山东手造”设计师品牌店等形式展览、推介设计作品。所谓传统文化的“破圈”“突围”,乡土民艺在设计应用与衍生转化中产生了新的形态,迎来了新的受众,实现了新的发展。

图4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现代手工艺术学院专业课程列表

民艺的价值就是民族文化的价值,在一系列国家形象的展现与传播中具有深刻作用。近年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在“上海世博会”“青岛上合峰会”“北京冬奥会”等重大国际活动中,通过民艺资源的设计应用,以视觉语言展现文化形象,诠释发展理念,表达美学精神,取得了积极成果。比如,青岛“上合”峰会的艺术创意设计中,迎宾大厅背景画《花开盛世》,由巨野农民画师创作,展现繁荣之景,并寓示百花齐放才能姹紫嫣红,传递出“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核心理念;还有青岛上合峰会的文艺演出中,将潍坊风筝、胶州剪纸、日照农民画、胶南民间年画等设计转化为灯火影像,展现了富有时代气息的民间生活画卷。又如,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的国宴陈设与纪念品设计项目中,民间剪纸作品《普天同庆》以“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团花体现新中国历史征程中的民族之韵;民间面塑作品《盛世欢歌》以载歌载舞的 56个民族面塑体现团结进取的家国气象,都是民艺之于国家形象的设计表达。可以说,民艺与设计形之于物,赋之以道,作为具体、直观、富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的传播样式,往往更易超越文字语言的樊篱和文化差异,唤起认知、情感上的共鸣,在构建和传播国家形象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项目实践由师生共同参与,还有的作为持续内容纳入课程教学,因此不只形成项目成果本身,也在常态化的教学、科研中带动师生实践。项目往往是具体的,因此也有助于以小见大,促进师生从具体问题着手,从个案中加深体验,从一般中把握脉络、认识规律,民艺与设计的项目驱动教学,也在于不断从偶然中找到必然,获得素养的提升。学校近年来实施的设计项目还有很多,涉及农具设计、厕所改造等,民艺之美、民艺之用、民艺之情是深刻而广泛的,融会在今天的设计和生活里就是一种温度、一种关于生活本质的体验,有待不断认识发现和表达实现。

结语:民艺的意义与教育发展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民艺教学,是民艺教育传承的个案,也是我国当代民艺教育的一个缩影。在学校五十年办学历程中,民艺的研究与教学发挥了根基和纽带的作用,将之作为文化艺术的基础,使之成为创意设计的原料、素材和矿藏;将之作为文化精神的本元,透过外形探究本质,透过物态烛照人心,传承民族质朴坚强的气质、博大美好的精神;将之作为艺术与设计相关内容联系的纽带,构建创意设计中属于民族、属于生活、属于时代等内在、共通的联系。正是在这个过程里,不断认识也不断实现民艺的意义,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历史文脉与现实发展的设计教育之路。

图5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22届工艺美术专业徐鸣阳同学作品

张道一先生曾指出:“研究民艺更为重要的是观照今天的大众生活与他们的艺术以及未来的发展,这是一个带有原则性的问题,否则我们的研究工作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院长潘鲁生教授提出:“珍视民艺、传承民艺不仅是对消逝之物的怀旧之心,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文化认同、心灵境界的建构。认识民艺、感受民艺,学习民艺,是以生活的艺术涵养民族文化之心。”以教育探索发展民艺的意义,还将行之稳健而久远。
*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策略研究》(20ZD 08)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屹,女,汉族,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处处长、中国民艺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近年来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平度、东昌府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艺术学项目“中国手工艺产业历史研究(明中期至现代)”等国家及部省级科研课题14项,出版学术著作12部,在《新华文摘》、《装饰》、《山东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先后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一等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二等奖、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一等奖等部省级奖励16项。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齐鲁文化英才、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称号。

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艺术专委会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