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推介|李立新:从工艺史到设计学——追寻“设计的基因”
时间:2023-09-27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317      分享:

编者按:《设计的基因》汇集了作者李立新关于中国古代设计、传统设计的主要探索及写作。从工艺到设计、从知识到方法、从功能到价值,这一步步的探索过程也是他撷取宝贵经验的过程。正如李立新所说,经验的获得相较知识的获得更有意义。



书名 《设计的基因》

作者  李立新

丛书名  中国当代设计学术思想文丛

丛书策划  杭间 陈岸瑛

丛书主编  陈岸瑛

出版时间  2023.5




开始的起点

回顾自己的学术研究生涯,李立新教授概括其为“从工艺史到设计学的追寻”。漫漫追寻之路,始于读研读博期间的学术熏陶和诸葛铠先生、张道一先生的教诲。在一路追寻的过程中,李立新对设计历史展开思考,对“工艺”与“设计”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过去的工艺史是以经典的、宫廷的、陈设的少数工艺品为研究对象的,忽视了大量为普通民众服务的日用品的研究。而设计史研究要从这一“中心”转移到“边缘”,从“经典”转移到“一般”,从“宫廷”转移到“民间”,从“陈设”转移到“生活”之中。

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在历史研究中,对于生活器具、生活习俗和民间信仰的内容太少,需要进行田野调查,去寻找生活的设计历史。李立新教授所推崇的设计田野调查方法,使设计史研究承旧而创新,多种方法相容并存,正是“礼失而求诸野”思想的体现。例如,为了研究中国传统纸伞,李立新带领学生前往江西婺源、浙江杭州等地开展考察,看到中国工艺匠人在设计史进程中的往日光辉和不可磨灭的贡献。

李立新从“工艺史”研究到“设计史”研究的转变,带来了设计史方法论转向的试想,为设计史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工艺史的追寻

通过集中研究传统器具与设计,关注设计方法与设计价值,李立新对中国工艺史展开追寻。例如中国古代四轮车的考古、关于“家”的设计文化思考、先秦与古希腊装饰思想的比较等等,都可以在《设计的基因》中领悟到中华工艺的独特风格和设计内涵。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西魏四轮狮车


这幅四轮狮车图来自于敦煌莫高窟第285窟。车无辕,无车舆,平板前翘似舟行。车前有三头狮子牵引,车上二人,驭手持盾,作战斗状。


莫高窟第156窟唐代四轮篮车

敦煌壁画里竟然有婴儿车?莫高窟第156窟描绘了中国佛典《报父母恩重经变》中的四轮篮车。一辆四轮小儿车,有四面围遮的车舆,舆前上部设有可折叠的伞盖,舆后设扶手,一女子双手推车缓缓前行,车里是熟睡的婴儿。这和实际生活中的婴儿车非常相近。


《天工开物》刊刻明代四轮大车


《天工开物》刊刻了明代四轮合挂大车图像。车无辕,轮高大,轮辐绘16根,车舆厢体式,无盖。前有骡马8匹,用长索系马项,再套入衡内引入箱中。二人居箱中,驭手站立,手执长鞭,身后一人端坐箱中踹绳操纵。原图刊自崇祯十年(公元1638年),该图为清代重刻。

重读六朝,李立新深感中国文化的智慧,六朝设计既创造了六朝人生活的价值,也创造了六朝人生命的价值。通过实地考察六朝遗址、收集研究六朝生活器物,丰富了探索研究六朝设计史的资料。


人面纹瓦当 (三国·吴)
兽面纹瓦当(东晋)

兽面纹瓦当(南朝)

人面纹瓦当从战国(半圆形)以来已有600余年发展,从西汉(圆形)以来亦有300余年之历史。之后,影响所及新罗、百济、高句丽、日本、越南,形成一个东亚人面纹瓦当设计文化圈。人面纹瓦当的意义符号是什么?瓦当纹案为何从“人脸”变为“兽面”?书中专门有一章节介绍了六朝“人面纹”瓦当的演变,为读者解开六朝瓦当的变脸之谜,不容错过。

设计学的追寻

对于李立新教授来说,设计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在研究上留有许多空白。“这一学科在当代的迅速崛起,促使我的学术探索从工艺史向设计学的追寻。”

设计所研究的是人与物、物与社会、物与环境的关系,正是由于人与物这一研究对象具有自然科学的客体意识,也具人文科学的主体意识,构成了设计的特殊性,而设计类的差异性及不断演化又构成了设计现象的复杂性。

2010年苏美社曾出版李立新的《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书中广泛地吸取了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积淀成熟普遍应用的研究方法,吸收自然科学研究中实证研究的方法。该书成为国内艺术院校设计学硕博士研究生的必读书,是中国设计艺术学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细微考察”引申出某个重要的创新观点,是设计学学术探索的一种思路。从古老的艺术形式“象生”研究得到启发,李立新提出中国设计的第三条道路:“向大自然学习”;从传统纸伞结构的研究中,归纳出传统手工艺向现代设计转化的规律;关于六朝瓦当的研究,力图揭开六朝瓦当纹饰的变脸之谜,是出土资料从考古学走向文物学及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尝试。

在长期的田野工作中,李立新发觉一些失传的工艺物种又悄然出现了,而这并不是在谁的呼吁下、政府的保护与抢救下产生的。他这样总结:“一种工艺文化的所谓消亡,并不等于生物学意义上的死亡,一个生物死去了就不能再生,而一个传统工艺“消亡”了,待到有合适的土壤,适宜的环境,又能复活。”

中国艺术的基因在哪里?

中国艺术的“基因”在于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之所以非同寻常,值得关注,主要在于其超越艺术,它所代表的是民众的生活经验与信仰世界,这才是中国艺术的基因所在。”

竹蜻蜓、泥叫虎、七巧板、九连环、不倒翁、滚铁环......这些耳熟能详的民间玩具,是不是勾起了你的童年记忆?



竹蜻蜓


布老虎
七巧板

在人人都谈非遗的今天,许多民间存世资料仍未能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但是民艺资料并非深埋地下,只需随时随地进行田野调查,都有可能给艺术研究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我每次考察民间工艺回来,总觉得有焕然一新的感觉,这些看似粗俗的东西明显充满活力。”

通过田野考察的方法,以文化生活为切入点,李立新关注于这些位于艺术边缘的象生物、玩具、木版画等小系统,看到了通常被“遮蔽”了的艺术史现象。这些看似日常的、地域的、低俗的、简陋的小道,却是顽强地生存于生活之中,构成了中国艺术绵延数千年弥漫几万里的艺术大链接,影响到经济、文化、艺术、生活以及社会发展之大道。




《设计的基因》用“设计”的观念去审视人类的造物活动,带我们走进设计历史的广阔田野,从工艺史到设计学,一路追寻“设计的基因”。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设计的基因》


作者简介:李立新,1957年生,江苏常熟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设计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专著《中国设计艺术史论》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设计价值论》获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持国家社科和省部级基金项目5项,其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并任首席专家。出版个人专著8部,主编丛书5种,发表专业论文90多篇,2018年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设计学智库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