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季中扬:非遗美学的研究进路(二)
时间:2023-10-06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
260 分享:
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学就已经遭遇学科危机,开始“眼光向下”,关注当代审美文化研究,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等议题。从字面意思来看,审美文化当然“不仅包括当代文化(或大众文化)中的审美部分,也可涵盖中、西乃至全世界古代文化中的有审美价值的部分”,但就其产生语境与问题意识而言,“审美文化是一个现代概念,是体现了现代性的重要范畴”,一般特指当代大众文化。在精英主义美学传统中,“美”“审美”“艺术”等经典话语体系通过强调非功利性、精神性、独创性,排斥了日常生活中的欲望与感官快感,建构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审美王国。审美文化研究恰恰相反,它“将审美置于日常生活的地面上,悬搁了经典美学自我设定的种种‘合法性’”;它“通过强调并肯定大众生活的感性经验事实,通过对现实本身的价值揭示,确立了‘回到日常生活’的立场,把精神的活动从超凡世界拉回到一个平凡人生的实际经验之中,从而反映了生存方式的日常化、生活价值的平凡化、大众活动的现实化,强调了‘世俗性’存在的普遍性和有效性,完成了对于一种直接现实的价值把握”。概而言之,审美文化研究与思辨的经典美学不同,它面向当代日常生活,关注当代民众的日常审美表达、价值观念及其背后的支配性力量。正是在审美文化研究框架中,人们发现了当代大众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日常生活审美化,即“根据美的标准对日常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加以改造”。这一“改造”过程涵盖个人美容、家居装饰、城市景观等日常生活的外层,以及符号消费、媒介支配、网络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的改造等日常生活的深层。我们发现,并非仅仅因为非遗保护政策的力量,恰恰是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语境中,非遗通过彰显其审美价值才得以进入当下的日常生活,并成为一种重要的当代审美文化现象。这种审美文化现象需要美学的阐释与批评,尤其应该成为非遗美学充分重视的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第二届工作坊合影,南京,2022.3
走向审美文化批评的非遗美学不仅要重视当代美学转向的内在理路与学术脉络,还应该积极学习审美人类学的理念与方法,提炼自己的核心议题。具体而言,不妨先讨论如下三个问题。其一,跨文化实证研究视角下的审美普遍性问题。“美学这个学科就是建立在人们的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性的基础之上的。”审美普遍性问题不仅是美学的基础问题,也是非遗美学必须讲清楚的核心问题。在思辨美学史上,人们对审美普遍性问题一直莫衷一是。而审美心理学与审美社会学研究却表明,人类尽管在具体的审美判断方面差异显著,但这差异背后还是有某种普遍性的。尤其大规模的社会调查表明,全世界人民在对自然美、人体美以及艺术杰作的欣赏方面体现出了高度的普遍性,这种审美普遍性可以从进化心理学、脑神经科学、认识论等方面得到解释。审美人类学基于实证分析的跨文化研究也表明,人类的审美偏好虽然千差万别,但是,“如果我们往更‘深’层次进行分析,或者做更‘高’层次的提炼,那么,可观察到的差异性也许最后被证明就是潜在共性在表面上所呈现的不同”。如果审美普遍性是可以实证分析的客观事实——尽管美学家未必完全赞同,那么,基于美学立场的非遗保护就有可能实现美美与共,建构一种可以实现人类共享的新文化。在此前提下,非遗美学研究也就获得了一种更为高远的学术理想,即如同审美人类学那样致力于面向全球的非遗研究,但不限于边缘的、弱势的族群文化,通过对全球不同文化背景下各类非遗及其保护实践的实证分析与跨文化比较研究,在反思与批判中寻求审美普遍性,探究人类非遗交流与对话的学理基础。其二,非遗的审美创意转化与日常审美经验表达机制问题。在日常生活审美化语境下,非遗通过创意转化,突破地方性、历史性局限,成为可共享的当代审美文化,这是非遗审美文化研究的核心议题。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其实是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与审美资本主义的产物。后现代主义文化消解了精英艺术与大众文化以及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例如,对于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来说,玛丽莲·梦露头像、32幅金宝汤罐头图像、可口可乐瓶子、美元钞票都可以成为艺术品,而且无所谓原作,可以复制、量产。当精英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的鸿沟被填平之后,也就没有了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之间的界限与区隔,非遗也就可以成为各个社会阶层的文化消费对象。事实上,在古村落、都市中的传统街区以及网络等文化消费空间,非遗已经被广为接受,成了最有影响力的当代大众文化消费品之一。与一般大众文化不同,非遗来自传统,不可避免地具有地方性与历史性局限,只有通过创意转化赋予其现代意味的审美性,才能消除其地方性与历史性局限,让来自不同地方的年轻人都认同、接受。这看起来似乎与非遗保护基本原则背道而驰,其实不然,非遗保护宗旨恰恰强调其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创新。通过审美创意消除非遗历史性局限并非要完全清除其历史因素,而是以现代人的目光重新审视其历史因素,真正活化其传统因子。事实上,这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的内在要求。正如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所言,后现代主义倾向于“恢复过去的文化”,试图“找回已往的一切文化,找回所有被摧毁了的东西”。所谓非遗的当代审美创意,的确不是为了原汁原味地保护非遗,它本质上就是对传统摧毁之后的重建,是混合着记忆与怀旧的情感,生产出的符合当代大众口味的审美文化产品。都市中的传统街区:南京夫子庙步行街
其三,非遗活态传承的社会心理机制——情感结构问题。非遗是重新进入当代社会生活的一种过去的文化形态,是一种被选择的传统。面对过去时代及其文化,我们只是挑选、强调了其中某些因素作为一种历史沉淀物来认识。事实上,“在它那个时代的活生生的经验中,每种要素都是溶解的,是一个复杂整体的不可分割的部分”。面对这些被选择的文化因素,我们似乎只能以一种抽象的方式来把握,而缺乏活生生的感觉。如果是这样,新一代人根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前一代人的生活与文化,也就根本不存在所谓活态传承的非遗。雷蒙德·威廉斯(Williams,R)却发现,新一代人完全能够理解前一代人的生活与文化,因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着共同的“情感结构”,新一代人的“情感结构”虽然会发生变化,但是,在很多方面仍然保持着连续性。所谓“情感结构”,是指“一种特殊的生活感觉,一种无须表达的特殊的共同经验”。正是通过它们,具体的生活方式才能得以传承,我们才能对过去时代及其文化感同身受。其中的“结构”是指独具特征的文化模式,“它稳固而明确,但它是在我们活动中最细微也最难触摸到的部分发挥作用的”。对于非遗的审美文化研究来说,“情感结构”是一个富有建设性的概念工具。通过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看到,非遗并非碎片化地散落在当代社会生活之中,只能在审美资本主义逻辑下作为文化资源被利用;非遗是一种活的生活文化,是充满感性的情感体验的对象,可以被后人从整体性的“生活方式”层面理解、接受。此外,这个概念还有助于深度解释非遗的当代文化功能问题。一般认为,非遗作为特定群体共享的传统,可以唤醒集体记忆,而“借助集体记忆,借助共享的传统,借助对共同历史和遗产的认识,才能保持集体认同的凝聚性”。问题是,非遗为何能够群体共享,能够唤醒集体记忆呢?关键就在于一代代人有着共同的“情感结构”,这种“情感结构”既处于不断更新之中,又能够保持连续性与相对稳定性。综上所述,非遗美学由思辨研究走向具体的审美文化研究不仅可能在实证研究层面重新论证审美普遍性难题,为非遗美学研究夯实理论基础,而且可以推进非遗美学研究转向“文化批评”,揭示非遗保护与利用这种文化现象背后的支配性力量。此外,以“情感结构”为核心概念,非遗的审美文化研究还可能在“批评”之外重构正面阐释的研究框架。从传统美学视角来看,大多数非遗都具有审美价值,即使是传统节日等民俗活动,甚至是中医药、珠算、二十四节气等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也都蕴含着审美的情感与想象,完全可以作为美学研究对象。正是基于传统美学视角,非遗美学研究者分别从本体论、存在论、功能论三个向度深入地阐释了非遗审美价值。但是,基于传统美学的非遗美学很难解决三个难题:一是如何在美学原理层面讲清楚非遗审美究竟是康德式的普遍美感,还是特定文化语境下的“各美其美”;二是如何在关系层面讲清楚非遗审美何以可能促进非遗保护;三是如何在方法论层面论证非遗美学走向田野调查与实证分析的可行性。在日常生活审美化背景下,当代美学走向了审美文化批评,它不再局限于艺术哲学,“它的结构应该是超学科的”,或者说“已经被转化为一种平行的理论话语共存的广阔领域”。在当代美学观念中,非遗保护是一种当代审美文化现象,可以作为审美文化批评的对象。走向审美文化批评的非遗美学,一方面可以借鉴“文化批评”的理念与方法,把非遗进入当代日常生活视为审美资本主义文化逻辑与“景观社会”的突出表征,重点关注非遗创意转化及其日常审美经验的表达机制,分析非遗资源化、审美化、民俗主义化等文化现象;另一方面,也可以借鉴审美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建设性地思考审美普遍性、非遗活态传承的社会心理机制——情感结构等问题。作 者:季中扬,男,1976年10月生,文学博士,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教授,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首批文化艺术紫金英才。主要社会兼职有:农业农村部第二届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等。主要从事美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人类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一般项目、重大子项目等国家级项目4项,博士后一般资助、特别资助各1项,国家出版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发表于CSSCI来源期刊5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学术著作4部,编著5部,主编10卷本丛书1套。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项目4项。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民族艺术杂志社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