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田野——潘鲁生艺术特展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学术交流
评论 | 走进田野——潘鲁生艺术特展
时间:2024-02-19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63      分享:

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年12月31日—2024年2月25日(正月十六)。本文为专家评论展览节选。




王鲁湘 (学术主持、著名文化学者、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潘鲁生艺术特展中田野调研、艺术创造、设计衍生三个部分层次递进,民间艺术的元素回归到生活情景,显示了文化发展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潘鲁生受民间艺术的启发,从传统绘画转到具有当代性的多材质艺术创作。特展中的作品与民间艺术血脉相连。他广泛且灵活地利用各类材料进行艺术创作,展现艺术构思和文化情感。他的田野调研不是一般性的踏入,不是简单的行万里路,而是带着学术的目标,真正地深入田野,摘得田野间的花朵。作为一位艺术教育家,潘鲁生在从事教学、研究、创作之余,让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走进现代人的生活语境。他作品中的田野性、学术性、原生性和当代性相互融合,非常具有启示价值。





颜为昕 (策展人、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馆长)
潘鲁生的作品有很多从民艺中汲取的时尚元素,能够触动更多年轻人对中国民间工艺当下性的理解。这个理解在这次展览中得以呈现,通过展览让大家感受到工艺美术、民间传统手工技法的美。这些美与我们当下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在展览最后部分的衍生,是将民间田野考察作为源泉,通过对艺术创作的再次设计、再次创作,变成了与生活、时尚和当下有紧密联系的作品。


邱运华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原分党组书记)

潘鲁生的艺术创作紧紧扎根在民间、在传统文化土壤,同时他也时时处处以当代人的眼光、当代艺术家的敏锐改写传统的民间艺术元素,使之表现出当代社会主题、时代精神和现代性审美趣味。从艺术创作来看,走进田野是艺术创作扎根现实生活、取材中华文化传统,走出田野,介入时代主题,取法现代艺术经验,表现现代精神。像那些拥有自己独特生活土壤的艺术家一样,潘鲁生站在民间、田野与当代社会这一结合点上,这一立场决定了他艺术创作的鲜明特征。民间、田野作为一种文化在他的艺术创作里焕发出当代性和现代意识。继承千百年民间艺术元素的表意表情传统,潘鲁生的创作彰显出鲜明的当代性、甚至前卫性,展现艺术张力。


梁宇(广东省文联副主席、深圳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

从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民族的美学和世界美学之间的关照和交流、互鉴等多个角度看,潘鲁生的艺术创作和学术成果都非常有价值。他拥有多重身份,在多个领域、多个赛道进行不断地创作、不断地提升,持续为民艺事业做出大量杰出贡献。他田野调研的步伐不停,因为他心中装的不仅仅是齐鲁文化,更有960万平方公里中国民间文艺版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个艺术家能有这样的艺术实践,能面对面地对文物、民间艺术进行实地考察、挖掘,值得我们学习。


陈湘波 (关山月美术馆馆长、深圳市美协主席)

潘鲁生的创作是大格局、大境界、大制作,这体现在题材、形式、材料的多样性上。他的绘画观念、精神以及形式语言,都来自中国的民艺或是田野,能巧妙地将东西方不同的观念,以及制作方式运用起来,将中国传统民艺、田野的特点与当代审美融合起来。潘鲁生四十年来一直在开展田野调查,从南到北,立足中国大地,在新时代东西方人文交流中有非常的价值和意义。传统民间艺术作为中华传统审美的本土资源,有利于人们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的美学气质,同时也可以实现对创造力的塑造。中国民间艺术的当代价值,应该是未来我们要关注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在当代艺术中提供一些重要的创新意义。


许建领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校长)

潘鲁生艺术特展《走进田野》“衍生设计”板块是中华传统造物艺术体系与艺术设计文献研究的子课题成果的汇报展示。在潘鲁生的指导下设计团队不断研究与解读云冈文化的开放包容精神,系统解读云冈图案,开发出云冈系列日用瓷,实现了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设计实践历程中,深职大将设计课题引入教学,探索产教融合模式,实现教学与科研的互促。展览是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典型展示,传统文化资源创新性转化的实践。



郑巨欣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我与潘鲁生是认识多年的朋友,就像他的名字“鲁生”一样,他是齐鲁大地之子,是一位懂得孔孟之礼的人。他有着北方人的性格,朴实大气,待人真诚,他的性格特点让他在民艺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这次的研讨会的主题是“潘鲁生民艺调研四十年”,相比柳宗悦的《民艺四十年》潘鲁生的民艺研究更具有学院气。他的足迹更加广阔,调查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多样。通过这次展览,我觉得民艺的研究一定是要在民艺的语境里来做民艺。潘鲁生先生在民艺研究的领域发现了民艺本身的规律,也就实现了从保存到活化的转变。


蔡显良 (何香凝美术馆馆长)

潘鲁生把个人创作与国家情怀结合得非常好。不断地研究与创作,这是一种关注设计、关注时代、关注现实的彰显。个人创作必须走出书斋,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艺术创作既要有个人的学识、修养,也要与大自然、时代相结合,这样个人的创作才能够从多重的维度展现意义。潘鲁生走出书斋,思考民族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在此之中,民族文化是静的,创造是动的,在动静结合中如何为艺术寻找一条光明的路,是所有艺术家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黄琛 (深圳博物馆馆长)

展览中潘鲁生的作品有着非常强的乡土气息。这不仅体现在艺术层面,同样体现在工艺层面。在与他的接触过程中能够清楚地感受到,他首先是一个很朴实的学者,然后才是艺术家。潘鲁生的展览包括了他四十多年调研所取得的成果,这些成果源于生活,源于民间,时时刻刻展现着老百姓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智慧。生活和民间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一个重要基点。


杨宏海 (粤港澳大湾区名人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教授)

深圳成立的唯一一个国家级中国民间生活方式研究中心,与潘鲁生先生倡导的民间文化生态保护观念密切相关。他把自己对文化的关注与关怀聚焦到了改革开放的先行之地,关注当代城市文化的生活与审美,具有研究视角的前瞻性。潘鲁生的民艺学思想博大精深,艺术创作具有恢弘的气势,非常值得深圳人学习。



梁冰 (深圳市民协副主席)

潘鲁生以一个艺术家的深情和博大、敦厚、宽厚的艺术关怀扎进了民间,扎进了民俗,扎进了每一个村寨,脚踏实地研究民间艺术至善至美的、朴素的情怀和悲悯的人生苦难中的欢乐的、真挚的情感表达,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当代民间艺术特色的、中国品质的、中国情感的、中国元素的、中国纯真的杰出艺术创造,并投向了亿万民众,投向了世界,也投向了山河。潘鲁生的艺术构成是平静、深沉、久远的。色彩热情而热烈,奔放而凝重,体现出中华民族至中、至正、至美的雍容博大,体现着传统中的当代,当代中的传统。




韩湛宁 (深圳亚洲铜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国出版协会书籍设计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潘鲁生从田野中来,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再到生活的过程,是一个闭环。他的艺术衍生建立在整个研究之上,这是回归到传统的过程。“鲁班线”是中国人的尺度,是生活方式、观念、原则、情感和道德标准,鲁班线系列作品是潘鲁生对中国民艺的思考。他的艺术创作不拘泥于传统的套路、笔法、工具,他探索传统进入当代的方式,倡导民艺回归生活。潘鲁生给我们的启发是创作不应拘泥于所谓的条条框框,要真正地从民间来,从生活中来。对于设计行业的启示在于,既要关注纹饰与外在,更要注重手艺精神的融入,设计衍生要以产品化与生活化为方向,展现从理论到实践到生活的艺术创造力。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潘鲁生民艺馆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