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周建新:国家文化数字化的内在机理、困境审视与实现路径(一)
时间:2024-04-08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
207 分享:
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将文化数字化提升为国家战略,是新时代党和政府对建设文化强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数字技术与文化的融合发展在宏观层面上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提高了文化数字化治理水平;在中观层面上优化了文化产业数据化布局,拉动了数字化文化消费能力;在微观层面上加强了文化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但文化数字化目前存在以下困境:顶层设计不够健全,造成“信息孤岛”效应;数字化应用范围受限,“数字鸿沟”问题突出;数字化文化服务供给不足,行业联动机制尚未建立。基于此,文化数字化首先要优化战略目标定位,在数据赋能中提升文化的共享性:聚焦文化数字化建设核心,促进数字化文化全链条发展;明确文化数字化建设目标,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搭建数字化文化治理平台,促进各省份主体实时交互。其次要健全文化数字化制度,在数据赋能中提升文化的规范性:掌握核心技术,驾驭数字媒介技术,强化文化核心竞争力;走出数字陷阱,打破“数字鸿沟”。最后要完善文化数字化机制,在数据赋能中提升文化的安全性:突出主体协作,深化文化数据整合,搭建文化数字化转型协作体系;筑牢文化数据安全,提高国家文化影响力。(一)问题的提出数字化技术正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众多国家的重点发展对象,国家文化数字化随即被确立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已成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中办发〔2022〕27号),首次在中央层面对国家文化数字化建设进行了战略部署。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文化数字化已经成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文化影响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选择。总结并探寻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践创新路径,当前已成为亟待廓清并极具理论指导和实践价值的重大课题。(二)文献回顾目前,有关国家文化数字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对文化数字化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等方面的研讨,主要包括国家文化数字化存在问题、数字化政策分析以及发展路径等。基于国家文化数字化存在的问题,高书生指出文化强国建设面临三大问题:一是文化数字生产力发展不充分,二是“大文化格局”尚未形成,三是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联动机制尚未建立。①任玲等人认为,数字化人才匮乏、文化企业融资不充分、数字化文化市场监管体系不健全、文化产业发展呈现碎片化等问题,是当前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瓶颈问题。②基于国家文化数字化政策分析,罗仕鉴从政策和理论出发对我国文化产业相关政策进行研究,结合国际文化产业数字化政策模式,如美国的市场创新驱动、英法德意资源创新驱动、日韩政策驱动模式等,阐明了我国新时代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内涵。③闫慧采用公共政策内容分析方法,对中国、英国、澳大利亚、欧盟和美国五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数字化发展战略与政策开展比较分析。④范周等人从政策层面分析了美国、英国、法国的文化数字化战略发展经验,梳理了我国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发展脉络,提出了我国文化数字化战略发展的关键路径。⑤基于国家文化数字化发展路径,邹统钎从推进文化数字化资源整合、加快文化数字化技术革新与转化、保护文化数字化产权等方面提出了文化数字化发展的对策。⑥贾旭东分析了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内在逻辑,从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指出各类实施主体必须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形成推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的强大合力。⑦王育济等人从“技术—文化”逻辑层面分析了中华文化复兴之数字化的深层动力和美好前景。⑧以往研究对于探索国家文化数字化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思路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也反映出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已经成为普遍共识。但遗憾的是,一方面现有研究国家文化数字化发展大多止步于人才匮乏、监管力度不足、知识产权冲突以及文化产业核心技术等方面的浅层认识,探讨其深层关系的力度不足,使得对国家文化数字化实现路径的研究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另一方面,当前针对国内外文化数字化政策的对比分析不足,也使得我们难以从他国文化数字化发展进程中借鉴先进经验。国家文化数字化的实现路径并不是“数字技术+国家文化”的机械复制,而是在创新技术的引领下对国家文化推行的一场数字化大变革。本文试图通过综述研究和综合分析,总结国家文化数字化作为战略举措的意义和影响,剖析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内在机理,厘清文化数字化面临的困境,力图回答“为什么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的问题;同时紧跟数字化文化发展的实时动态,立足我国的政策文件,提出解决“如何实现国家文化数字化”的有效路径,旨在为相关部门、文化企事业机构和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和发展路径,推动国家文化数字化事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取得更大进步和突破。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中国正迈入数字经济时代,推动国家文化数字化是建设数字中国、提升国民文化自信、打造文化强国的重要环节。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科技赋值,文化数字化的战略布局体现了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时代逻辑。⑨纵深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发展战略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也是一项必要的经济工程、政治工程和社会工程。⑩而做好这项伟大的中国工程,必将利于释放中华文化的巨大魅力,有力地推动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把握国家文化数字化建设的内在机理,利用数字化技术为国家文化注入新动能,对推动国家文化数字化具有重要意义。故此,本研究依循“宏观—中观—微观”的递进逻辑,首先对国家文化数字化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一)宏观层面: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基因,提高文化数字化治理水平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数字化治理为文化传承和创新提供了全新的方法路径。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能够丰富中华民族的的文化基因,提高文化数字化治理水平。第一,构建中华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有利于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要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实现传统和现代的有机衔接。⑪通过数字化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巨大魅力,可以有效实现文化的共享,提高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地位。 通过数字平台和互联网技术,人们可以便捷地获取各种文化内容,如音乐、电影、书籍、图片等,无论是古代经典还是当代创作,都可以迅速传播并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此外,还能够对珍贵的文物进行 高精度的数字化复原,实现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存档与传承 。同时,数字技术也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平台,让各地的文化机构、学者和爱好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共享资源、开展合作研究,实现文化交融和互学互鉴。这有助于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保护,保持文化的活力与延续。第二,构建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有利于提高文化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 “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部署,提出到 2035 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宏观要求推动了国家文化现代化的目标实施 。数字化赋能政务治理,助力提升国家文化数字化,整体提高各大文化机构的政务服务水平。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对于政府、文化机构而言能够改善政府以及各类文化机构的管理流程、优化政策的落 地实施和文化服务质量的提高。群众通过文化数字化平台实现在线办事、知识产权维护等文化活动,大大提高了政府的服务效能。(二)中观层面:优化文化产业数据化布局,拉动数字化文化消费能力在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文化产业数字化逐渐成为文化现实力量的展示和显现形态。⑫第一,优化文化产业数据化布局,催生新型业态产业创新 。实施中国文化数字化,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带动传统文化行业向数字化文化产业的转型、中国文化与科技创新的融通 。有效推动文化数据生态系统的循环,能够赋能数字经济和文化发展,拉动居民的平均数字化文化消费能力,日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通过数字化技术,文化内容可以利用 “ 菜单式”服务来整合公众的需求,消费者可以享受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 。数字化还可以为文化产业提供更高效、便捷的运营方式,如在线分发、智能制作和客户服务等,实现文化产业流程的全 面数字化和自动化 。此外,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发展为短视频创作、直播及营销带货提供了新的风口,直接催生了新的产业业态,使得文化产品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以对标用户更加精准的需求。 第二,释放数字化文化消费潜力,实现供需双方实时对接 。通过数字化手段,可以将传统文化资源 进行数字化处理,推出更多新颖的文化产品,增强文化消费的吸引力 。一方面,文化产品的多样性增加了受众消费的选择性,受众可以随时获取各类文化产品,包括电影、音乐、网络游戏等,此外,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辐射可以让受众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达到数字化文化呈现效果 。另一方面, 通过数字平台共享文化信息资源,降低了居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与消费的门槛。⑬公众会有更高的意愿参与到数字化文化消费当中,从而释放数字化文化消费潜力。(三)微观层面:加强文化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普惠性的文化工程,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文化建设的方向定位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精神文化水平,是对外展示自身浓厚的文化底蕴的外在表征,是展现我国文化大国身份的有力武器 。“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强化了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扩大了受众范围,满足了公众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有力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第一,有助于激活文化资源,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以数字化格式呈现的文化基础设施是提升文化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方面,民众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文化资源,传播效率也大幅提升 。现有的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能够通过深挖得以数字化保存,进而有效丰富公共 文化的内容 。此外,文化资源的广泛传播能够促进文化交流的跨时空、跨地域实现 。另一方面,数字化文化服务产品的输出也成为旅游城市发展的新力量 。第二,有助于拓宽服务的范围和方式,实 现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 。一方面,数字化建设可以为文化服务提供更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式 。例如,通过数字化展览和虚拟现实技术,人们可以在家中就能参观远在他国的博物馆;通过在线音乐 平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欣赏世界各地的音乐作品 。数字化还可以为文化服务提供24小时不间断 的在线服务,满足公众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依托智慧图书馆、云平台等各种方式, 公众快速地获取文化产品,有效实现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 。另一方面,数字化建设可以提升文化机 构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通过数字化技术,文化机构可以进行更高效的资源整合、流程优化和数 据分析,从而提升机构的管理和运营效率。周建新,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三川汇文化产业
上述文字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