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士永:一部中国北方农耕文化历史的缩影——杨建坡《二十四节气》组雕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学术交流
评论 | 吕士永:一部中国北方农耕文化历史的缩影——杨建坡《二十四节气》组雕
时间:2024-05-08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36      分享:
巍巍太行山东麓,广袤华北平原西北,有一座文化大县和千年古县——曲阳县,曲阳自秦朝置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诞生了赵国名相蔺相如、军事家李左车、北宋政治家王安中、雕刻家杨琼等数十名圣贤名士。这里,还是一片文化沃土,拥有中国雕刻之乡、中国定瓷艺术发祥地、中国观赏石之乡、北岳文化之源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多张“国字号”名片。杨建坡就是众多艺术家之一。
一、杨建坡故乡的雕刻艺术是中国石雕艺术之林中锦绣的一枝


杨建坡出生于河北省曲阳县,曲阳县的石雕艺术远近闻名,被称为“中国雕刻之乡”。曲阳石雕艺术发祥地在一座山——黄山,位于县城正南10公里处的羊平镇,山势挺拔蜿蜒10多公里,最高峰海拔302米,因处在河套和平原交接带,苍峰翠岭,突兀险峻,很是雄伟。杨建坡就生活在黄山脚下,小时候他在山上嬉戏玩耍,后他又从事雕塑艺术,黄山成就了杨建坡的精彩人生。


杨建坡作品
《重修曲阳县志》记载:“(黄山)自古出白石,可为碑志诸物,故环山诸村多石工。”据山下村民传说,黄石公曾隐居于黄山。黄石公,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隐居于此著书立说,留下无字天书《太公兵法》、《黄石公略》和《雕刻天书》。他把《雕刻天书》传给曲阳县的宋天昊、杨艺源二位弟子,才使曲阳人学会了雕刻。黄山蕴藏着储量约3.58亿立方米的大理石资源,黄山大理石,色泽白中闪黄,质地细腻,洁白晶莹,敲击之则铿锵悦耳,是我国最优质的大理石之一。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杨建坡的艺术正是在黄山滋润下成长起来的。


二、杨建坡的阅历为创作提供了真切、深刻、生动的感受


杨建坡始终给自己定位于一个朴实无华、埋头苦干的农民。他一直把根扎在农村,在农村广阔天地里成长、学习、成家、立业,婚丧嫁娶、春种秋收、赶集赴庙……农村生活的点点滴滴成为他日后创作的不竭源泉。


杨建坡作品
他出生于一个雕刻世家。1962年,杨建坡出生于曲阳县黄山脚下的西羊平村。西羊平村是曲阳县雕塑产业最集中的村落之一,靠山吃山,世世代代以来,大部分村民用老祖宗留下来的石雕手艺养家糊口,发家致富,发展一方产业。杨建坡的家族就是石雕世家其中之一。他的父辈、祖辈从事石雕艺术。农忙时节种地耕耘,农闲时节打雕刻活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岁岁如此。


杨建坡的血脉里流淌着石雕艺术的基因。他一直生长在曲阳石雕艺术沃土之中。很小的时候,他对身边的小石猴、石象、石造像、拴马桩……很亲切,耳濡目染中对石雕艺术有了情愫,逐步对石雕工艺技法产生浓厚兴趣。18岁,他正式随父辈学习石雕技艺。杨建坡一入行便勤学苦练,认真做好每一个雕像,再加上父辈悉心指点,他的技艺越来越娴熟。曲阳石雕传统手工艺有它的独特优势,心中有概念之后,手上功夫要到位,能又快速又准确地把目标雕刻出来。但是,也有它的短板,那就是缺乏人体学、美学、透视学等科学知识的精准把控,没有学院派的深厚文化素养加持。杨建坡不安于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优秀石匠,他想要在民间工艺基础上再提升一个水平。杨建坡在天津美术学院进修了一年,在传统石雕技艺基础上,系统学习了有关雕塑知识,为提升雕塑创作打下了坚实功底。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杨建坡不断拜求名师,在石雕艺术之路上摸索前进。1987年,他结识天津美术学院尔宝瑞教授并拜他为师。2016年,他拜师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同保。名师的耳提面命,再加上杨建坡的一丝不苟的认真精神、锲而不舍的执着精神和务求完美的拼搏精神,杨建坡的雕塑技艺突飞猛进,达到一个高度。40多年来,杨建坡在曲阳石雕艺术上厚积薄发,传承发展曲阳石雕艺术,承揽完成一系列城市雕塑作品。他的石雕艺术品《出水芙蓉》、《麻姑献寿》、《暗香》、《春潮》等在展赛中荣获金奖。《清风》在2019中国首饰玉器百花奖评比中,荣获银奖。《左权》被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收藏。杨建坡牵头完成了秦皇岛奥林匹克公园奥运冠军浮雕墙一期及二期工程、张家口市怀安县武士敏雕塑工程、长治市壶关县玉壶广场雕塑工程、壶关邓小平雕塑、乡宁县鄂侯等大型雕塑工程。


三、创作《二十四节气》组雕的缘起


40年来,杨建坡东奔西走,在全国各地创作了很多雕塑工程,有城市景观、大型人物、园林小品等,用雕塑艺术提升城市形象,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同时,雕塑也让杨建坡自己的生活比较富足安康。中年后,杨建坡心中有了创作一件鸿篇巨制石雕艺术品的朦胧想法。这件作品必须是全面、立体、真实、生动反映他的所见所行所思所想所感,让观者见之动心,引人遐想和感慨。


杨建坡作品

之所以创作《二十四节气》组雕,是因为作品可以对他前半生林林总总生活做长卷式镜头印记。杨建坡不再干“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活儿,但是,他少年的嘻戏、青年劳作的汗水、中年生活的无奈都萦绕在春夏秋冬的物候变化里,在广阔无垠的田野中,在走街串巷、炊烟袅袅的百姓生活画幅。


之所以创作《二十四节气》组雕,是因为作品展现了农民群众曾亲历的农业生活场景,那些场景令人亲近,感慨无限。社会的发展变迁,城市的日新月异,科技的飞速发展,把孩子们从田野里“圈”到了教室、宿舍、家,把孩子们的体验“圈”到了手机、游戏等数字虚拟空间,把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向往和亲近“圈”到了城市的“水泥森林”。杨建坡深感焦虑又无可奈何。他创作这部部品,就是尽一己之力,用雕塑艺术让孩子们了解物候、土地、庄稼、节气等中华民族传统农耕文化,不忘农耕生活情怀。


之所以创作《二十四节气》组雕,是因为杨建坡想彻底“解放”一次自己。他不给自己设定创作成本,不期望经济收益,不规划创作时间,甚至不统筹考虑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的设计图稿。苏轼《文说》:“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这句名言,恰恰说明了杨建坡创作的状态,在该创作的时候创作,在不得不停止的时候停止,蕴含着顺其自然、顺势而为的人生哲理。杨建坡创作组雕,前后共耗时五六年之久,断断续续进行创作,不是一气呵成一锤定音。只要灵感来了,就立即捕捉;设计不满意就姑且搁置;除非自己满意了才不急不躁地潜心创作。每一细节都凝结着杨建坡的心血和思想。


四、作品鲜活生动、烟火氤氲地展示中国北方农耕文化生活


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没有生活原型或者现象就没有艺术创作的源头和灵感。《二十四节气》组雕创作,来源于杨建坡的生产生活阅历。春夏秋冬,风霜雨雪,春种冬藏,杨建坡在田野劳作,在村街小巷中行走,每一帧场景都那么亲切,萦绕于心田,刻骨铭心。宋代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有一句名诗——“看似寻常最奇倔,成如容易却艰辛”,本意是赞美一个人获得成功的不易,在成功的背后总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痛苦;如果用来评价杨建坡所选择的《二十四节气》组雕中的画面,却也未为不可。

杨建坡作品

(一)春种秋收,二十四节气组雕是一部农业物候学缩影


杨建坡的《二十四节气》组雕作品,把一年的物候现象通过一组组设定的场景用雕塑语言形象讲述出来,把枯燥的气候、农业、地理等科学知识通过一个个故事片段讲述出来,平易亲切,丰富生动,是一部有浓浓故事味儿的物候学缩影。


“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小满小满,麦粒渐满”……正是这些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世代流传的农谚俗语准确反映了物候现象。农民群众对“物候学”的概念陌生,对农谚却很亲切,农业工作大都依据农谚来进行。


自古以来,立春是汉族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农谚说:“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这是提醒人们寒冬快结束了,应该早起干活了。杨建坡的《立春》围绕“人勤春来早”的主题做文章,作品撷取了一个田间农忙场景,农夫们一大早就到了地里,土地解冻后很松软,男人撒粪、翻地、平修田地,为播种做准备。媳妇们给男人们送饭。柳条编的篮子、土里土气的装扮,不仅让人耳目一新,似乎回到不久前的岁月。


“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小满》准确刻画了麦子的子粒饱满样子,平展的麦田如绿色的波浪起伏,我们在凝视的一刻,似乎嗅到了麦穗清香。作品中的两位农民在阡陌间观看,忍不住弯腰攥住麦穗,如同抚摸自己的孩子,喜爱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另一位农夫聚精会神盯看。《小满》着意突出了麦粒圆润和饱满,将物候表征定格在麦粒。


处暑,“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一年的炎热天气即将到此而终止,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将逐渐下降。《处暑》就聚焦了一块北方最常见的玉米地,玉米拔节生长到半人高了,为了较少水分蒸发和保存养分,农民们常常给玉米“打叶”,把稠密的叶子掰下来去喂猪。“一场秋雨一场凉”、“处暑热不来”……处暑期的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这也是庄稼茁壮生长的关键期,从作者刻画的田野的一个角落,我们就可以想象到那谷子、高粱、黍子、红薯一派丰收在望的秋日景象了。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二十四节气》的艺术逻辑可用一句话概述——抓住一片“叶子”,展现“天下”的物候现象,进而展示四季的更迭、庄稼的生长和春雨夏荷秋霜冬雪。


(二)回娘家,赶大集,二十四节气组雕是一部农村风情史


几十年来,杨建坡生活在城镇结合部,朋友、亲人、村邻很多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一年中,除了忙于艺术创作和公司业务,走亲戚、赴喜宴、吊唁慰问、赶集上庙、亲戚往来等等是比较重要的事情了。《二十四节气》在物候现象上着墨之外,在农村风情史的讲述上也着实用心了。


杨建坡所深深怀念的、萦绕于心的不是当下,而是上个世纪中期的农村风情历史。平平常常的日子里,最平平常常的事儿,让60后、70后、80后心动的事儿,他要让作品和观众交流,他怀着平静的心情去雕塑,不急功近利,只是闲来无事去讲述着过去的家长里短,比如,种地,回娘家,赶集,要账,烟火气十足;淡而有味,惹人感触,回味无穷,却是一壶老酒话家常。


夏日的北国,杨建坡想象来到了一个农户小院子,前院有一座小菜园。黄瓜挂着晨露,顶花戴刺,一根根在晨曦中微微晃动。《立夏》将雕刀定格在母子一起摘黄瓜的菜畦里。小孩儿踮起脚来够着去摘,母亲一手捏住瓜蒂,一手掰下黄瓜。然后,摩挲掉上边的刺儿,让孩子吃了几口,新鲜纯正,那种味道离我们非常久远了。


大寒之后是春节,老百姓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气。杨建坡和同龄人大都非常怀念小时候的热闹劲儿,“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大骡子大马歇三天”……这些俗语反映了农村地区在大寒前后的社会风情,也恰恰是他们所经历的年味儿。如今,科技飞速发展,农村温饱问题已解决,过年了吃吃喝喝、看手机、刷抖音、玩游戏、旅游等等,但是,那个年代曾经的对过年急切的渴望、淳朴的快乐越来越远了。杨建坡在《大寒》雕塑作品中,深情回忆了上个世纪一家四口过年生活,农夫写春联,妻子抱着女儿在旁边看,大儿子兴高采烈地放鞭炮,鞭炮一端挂在秫秸上,一旦炮捻被点燃,“噼里啪啦”的炮声热烈而亲切,驱赶了一年的辛酸和劳累,小女儿在母亲怀中摇晃拨浪鼓,那些逝去的岁月逼真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大寒之日,当您打开窗户,沐浴日光,二十四节气之尾,也是冬季即将结束之际,现在隐隐已可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迹象。那些逝去的岁月,也是我们记忆中不可多得的珍宝。


“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农谚生动地说出了夏至时节特征,自此后白日将一天短于一天了。农村生活有时是辛苦无比,有时是悠闲惬意。杨建坡《夏至》作品,将眼光移向了南方水田,爷孙两个一边唠嗑,一边踏水车取水,爷爷拿烟管吞云吐雾,孙子个子较矮,他爬在水车横杆上,边看稻田风景,边和爷爷愉快聊天。这样的生活,在农村地区生活过的人自然非常亲切。还记否?孩子们在草垛上撒欢儿捉迷藏。还记否?土里焖熟的山药的香甜。还记否?拿着自家的板凳去上夜校的激动。《二十四节气》如同一个个触动心灵、引入遐想的镜头,把中老年观众代入了久违的日子里,让青少年偶尔在过去的时光里徜徉一次。


(三)瓜田李下,二十四节气雕刻作品是一幅幅昨日生活场景再现


60后、70后的人们大都熟悉经典英文歌曲《昨日重现》(yesterday once more english lyric)“当我年少的时候,我总爱守在收音机旁/等待着我最心爱的歌曲从收音机里轻轻流淌/每当歌声响起,我都会独自哼唱,这时的我,心神荡漾/那些真是快乐的时光,仿佛就发生在不远的身旁……”这首歌风靡世界,优美的旋律中有淡淡的怀旧,有轻轻的忧伤,有些许的甜蜜,让世界各地的听众如醉如痴。


《二十四节气》和《昨日重现》异曲同工,主题都是追忆往昔,但表现手段各异。杨建坡在快节奏的生产生活之余,在安静而独属自己的工作室中耗费数年心血,不计成本,不设定计划,情感一旦如泉水自然涌发才构思创作,讲述一个个“仿佛发生在不远的身旁”那些“快乐的时光”。


《谷雨》将镜头定格北方四月原野,微风不燥,阳光正好,岁月静好。农夫一家也许是去回娘家,车篷里有妻儿,有瓜果蔬菜,有给父母做的衣服,农夫和家人一边聊天,一边查看庄稼长势,一边欣赏人间最美四月天。如果你在农村生活过,你是否还记得类似的经历?马车牛车是普遍的交通工具,它没有污染,全景“天窗”,基本自动“导航”,完全是一次旅行式体验。到了集市或姥姥家,吃上一次麻糖、扒糕、有几口肥肉的炖菜、烧饼,满足感爆棚。快乐就是如此简单!


农民热情、淳朴、好客,粮蔬、果品有互赠品尝的传统,比如,东家的豆角串到了西家,就让西家摘了吃一些;西家的北瓜串到了东家,就让东家摘一个尝尝。“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南宋诗人范成大出使金国途中创作的《西瓜园》绝句,描绘了西瓜的生长环境和处处吃瓜的情景。杨建坡的《大暑》以雕塑语言讲述类似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三伏天,炎炎烈日,蝉鸣聒噪,热风袭面。山野平缓处的西瓜地里,丰收在望,一个个滚圆的西瓜长势良好,看瓜人从窝棚里站起来正在伸懒腰,恰好乡邻路过,他请路人吃瓜解渴,聊一聊家常农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雪”时节,雪花纷飞,寒气逼人,山河、树木、道路都是银装素裹。杨建坡设计了这样一个温暖的场景:黄昏时分,下起了鹅毛大雪。农夫去山中砍柴,砍了整整一捆儿,他满心喜悦回到山脚下的家中。两个孩子惊喜地堆雪人,小狗儿在跟着他们欢蹦乱跳。妻子赶紧掀起门帘笑脸迎他进入房子里。灶火里炖着热气腾腾的饭菜,热水中温着一壶老酒,农夫可能还约了几个好友喝酒。这样的雪天,带给农民们的是短暂的温暖、欢乐和惬意。杨建坡曾经长时间在农村生活,大雪天气的情趣熟稔于心,堆雪人,玩雪仗,滑雪橇,打野兔,喝点小酒,围炉夜话……《大雪》寄寓着杨建坡的怀旧和追忆,“那些真是快乐的时光”。


(四)闪避腾挪,二十四节气雕刻作品是一个个雕刻技法的体现


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史蒂夫·乔布斯被认为是计算机业界与娱乐业界的标志性人物,他深刻改变了现代通讯、娱乐、生活方式,他信奉“至繁归于至简”的美学思想。杨建坡创作《二十四节气》组雕的艺术思维在“至繁”和“至简”中辩证统一,他独运匠心,撷取了熟悉的日常的温暖的亲切的生活场景,表现了一年中的气候变迁、春华秋实和风土人情。


杨建坡的组雕作品规格统一在1米×1米×1米,整齐划一,犹如一幅幅标准的摄影作品,以长图形式和时间顺序播放和展示农村广袤的大地、山河、人物、百态。组雕以深邃的视觉、细节的把握、艺术的夸张、流变的气韵将杨建坡的所思所想所忆所感表现得平静而感人。驻足作品之前,往往令人心潮起伏,千言万语瞬间涌出,想要和人倾诉、畅聊、沟通和宣泄。


艺术真实比现实真实更让人觉得合理。《雨水》刻画了云层、喜雨、农夫、田地四个意象,通过一个精心营构的“小场景”表现无限生动的“大空间”,从有形的局部,表现风雨淅淅沥沥、人们忙忙碌碌、处处生机勃勃的空旷高远的空间。杨建坡用大写意手法雕琢,勾勒出起伏松软的田地,让观者遐想到无限宽广的原野;他用工笔手法刻画了虔诚祈雨的瘦削健壮的农夫,表现他喜雨的神态和接雨的双手,另一个农夫把铁锨插入泥土,对未来充满希望;雨帘和云层用了足够夸张的手法,将天空高度尽极拉低,将雨线大笔做粗,将云层美化,艺术“扭曲”现实空间,看似不准确,实则无限接近现实。作者看似不经意地雕琢了农夫身后的一株灌木在雨水中萌芽,赋予作品无限的生命张力,显示出草木随地中阳气的升腾而开始抽出嫩芽,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立秋》构建了葡萄架下的小家庭故事。为了让故事有“靠山”,杨建坡雕刻了一块玲珑剔透的太湖石,把小院子和人来人往的街道、邻居隔开,给这个小家庭一个独立的、幽静的环境;盘曲嶙峋的葡萄藤爬到石头上,荫蔽着庭院,一家人可以在葡萄架下吃饭、喝茶、聊天,阳光透过缝隙落于地面;作者精心刻画一家人,父亲拿着刚刚剪下来的葡萄,欣慰满足,母亲把一串葡萄递给儿子品尝,儿子揪下几个想要品尝,甜蜜的葡萄链接着一家人,三个人彼此之间神色顾盼、心意相连,父慈子孝、夫妻和睦的家风跃然而出。细节真实才让故事更加真实,正是这些细节的雕琢让作品富有浓厚的现实和生活气息,也是细节的真实往往让观者动心。《立秋》中有两个细节可以看出杨建坡的用心,葡萄架的圆形的砖砌花池,砖头一角露出地面;第二个细节是飘落在尘土地面的五六片叶子,暗示“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小寒》采用了由近及远的镜头,从低到高的山坡式布局。正值“三九”前后,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小商贩在山脚下的路上,农夫在山腰处的家里,增加了视觉厚度。杨建坡用对比手法着墨铺陈,一个是山野中奔波的要账的小商贩,一个是刚刚到家门口的农夫。棉鞋、棉帽、棉袄、背褡裢,冷缩的手,刻画了呼啸的风声;小毛驴前腿伸,后腿蹬,颤颤巍巍,反映了山路的冰滑。故事似乎就在昨日,似乎还在延续,生活的酸甜苦辣只有个人体味。


杨建坡讲述这个故事历时五年,一千八百多个日夜,零零散散投入数百万元,倾注了无数的心血和智慧。他不计名利,所以能平静地淡然地叙述,用雕刻为孩子们讲许久之前的农耕故事,为过来人艺术“复原”曾经的生活画面,为农业物候赋予艺术惊艳的一瞥,用朴实无华、实实在在的行动传承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本文作者:吕士永,中共曲阳县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曲阳县委宣传部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