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凤志:会通与重构——滑田友雕塑语言的现代性探赜(二)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学术交流
研究 | 李凤志:会通与重构——滑田友雕塑语言的现代性探赜(二)
时间:2024-05-11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60      分享:
(三)装饰性形式语言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向来重视装饰性形式语言的审美与表现,如戏剧脸谱、青铜器皿、剪纸艺术和画像石等,无一不带有装饰图样。滑田友曾言:“面有构图趣味,不像亦成值作。”他在肖像雕塑的造型语言运用上独辟蹊径,将传统的装饰性塑造手法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1945年,滑田友创作的《赛跑》(泥稿),将一对赛跑者以重复的装饰设计构图,左腿左臂近乎平行,右腿右臂和躯干呈现出强烈的线性美感,强化了比赛的趣味性和节奏性。这种装饰性构图,借助了概括、归纳、夸张、变形等造型方式,打破了自然景象的限制,服务于视觉的张力,“往往是一种向上的或者飞升的能鼓起崇高超越精神的一种形态”。他的另外两幅泥稿浮雕《耕者》也是沿用此类的构图方式,动作相仿,神态相似,甚至在衣纹的处理上也高度雷同,装饰性塑造语言形式感强烈。有趣的是,此作与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的油画《翻地的男人》形态同构,当是受其影响并引入雕塑领域之举,进而在泥塑装饰肌理、泥土天然质感和线性装饰造型上表现出独特的空间意趣。《M女士像》(1941)为滑田友留法期间所作的胸像,该雕塑以细腻装饰的手法塑造了一位中年女士形象,人物头部以中国云纹图案塑造,饱满而外张;衣纹采用中国古代佛教雕刻的装饰线刻方式,以线写体,构筑坚实的身躯;脸部的体块塑造饱满而统一于整体,每块肌肉都富有“往深度发展”的张力。在装饰性语言的塑造上,滑田友还特别注意吸收中国传统雕塑的形式。如,二战系列浮雕构图稿《医治》(1939)注重对于装饰线条和画像砖形式语言的运用;《逃难》则以重复的装饰线强化动势,表达出难民急切的心态和对和平的期待。 
三、雕塑六法与民族风格
论及滑田友对中国雕塑现代转型所作出的最为重要、也是最具特色的贡献,应是其将南齐谢赫“六法”的美学准则引入到雕塑领域中,同时吸收和会通西方传统雕塑技法,建构具有中国特质、时代精神和民族风格的中国现代雕塑教育体系。滑田友认同罗丹提出的“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观点,以此出发,他在塑造中多从高、低点入手,通过点与点之间的统一与联系,由内及外逐层构建起人物形象鲜活的生命力和视觉张力;在此过程中,他围绕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而使泥塑刀痕宛如笔触,以刀代笔,以光为墨,强调雕塑的笔墨精神,形成简约而浑厚的独特风格样式,在雕塑民族化的探索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雕塑六法
“1946年以后,我就开始以中国的题材应用‘气韵生动’之法作塑”,滑田友如此说道。“气”在中国传统哲学理念中被视为宇宙万物的本质,而“力”则是“气”的表现方式,所谓气与力合,方为整劲,故而古代画家多以“气”表“力”,“力”“气”一体。滑田友的浮雕作品《一直向前》(1949)便有类似表现。作品塑造的是4位战士全副武装、手持枪械、奋勇向前的激战瞬间。浮雕画面中没有对任何人体的骨骼肌肉进行夸张或强调的刻画,而是对整体人物的动态和前进的气势进行准确把握,使战场的角力一览无余,这便是几个主要的线和形组成的气势贯联所带来的视觉效果。
事实上,滑田友曾多次阐明构图在造型艺术中的重要作用,“注意构图、注意情绪”,强调须通过构图以强化雕塑的整体“大势”和“贯气”精神。罗丹也有类似的观点,“当一位雕塑家塑造人像时……第一要全盘考虑总的动作”。滑田友的《轰炸后》(1937)表现的是一位历经战争摧残的老农怀抱小孙儿,神情哀伤地凝视着其幼小稚嫩的脸庞。雕塑整体浑圆,大衣的弧线造型裹挟其身,但老农身材挺拔,重心垂线为内置的“贯气”主线,与外显的衣纹斜线形成内与外、虚与实、主与次的呼应关系。1956年,滑田友创作了反映国际时事的《保加利亚青年教师和朝鲜孤儿》,以雕塑的语言反映国际人文关怀,控诉了战争的罪恶。这件作品被艺术家置入国际社会环境中,立足于全人类、大社会、大艺术的整体性视野,不仅在构图和造型上遵循整体化原则,将女教师和孤儿进行一体化体块塑造,还跨越学科门类,让中国传统“十八描”的绘画技法融汇到衣纹的塑造之中。
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曾指出:“我们和艺术品之间……难以直接沟通,但我们依然可以接受艺术的信息,调动我们左右的官能去体验艺术品鲜活的生命力。”滑田友形象地将形体的体块空间比作“串糖葫芦”,“他们各个不同但都穿在一根棍上,每个葫芦的形体再复杂都不能影响内部这根棍子的完整性”。为了方便学术的理解与传承,滑田友在雕塑教学过程中形成一系列的教学术语,如“六法”“贯气”“串糖葫芦”“编筐子”“八根线”“看山”“铺石子路”“一段段的好风景”等,还把人物的面目特征概括为“有的人脸像橘子,有的人脸像香蕉”等的生动描述,表现出艺术家将学术问题生活化的教学思路。
滑田友在谈论雕塑六法时特别注重“触类旁通”的研究方法,对于创作中美学原理的归纳和总结,不唯从美学论著和传统名作之中寻找灵感,更主张回归自然,以自然为师,通过对大自然的仔细观察和思考,探索事物的运行规律、组织规律和艺术规律等,这或许与罗丹的影响不无关系。罗丹常将人体创作与大自然进行融合会通,曾坦言:“连接腹部与大腿的山谷,不断在起伏……臀部的富有肉感的曲线”。而在“触类旁通”的导引下,滑田友眼中人物形象的动作“是表示情绪的工具”。故而,滑田友于1945年所作的女人体雕塑《女人体(抱头)》和《女人体(垂手之二)》,不仅动态不同、体量不同,所传达的情态空间和雕塑语言亦各不相同。
(二)民族风格
“线条是构成形象的基本手段”,而线性美学在中国艺术史上长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书法、绘画、剪纸和雕刻等造型艺术均以线为基本元素,统领和组织所表现的空间。在中国传统雕刻上,线性语言遍布形体空间的各个单元,既表轮廓线和边界线,划定形体的物理空间范围和体量关系;又表结构线和装饰线,强化视觉形象;还表动态线和节奏线,塑造空间实体的节奏韵律和气韵贯通。简约大气的线性美学贯穿于汉代霍去病墓石雕《卧牛》《伏虎》《卧马》,以及南朝辟邪石刻和唐代昭陵六骏石刻等中国古代石雕艺术之中。通过大量田野考察并具有触类旁通创作经验的滑田友深谙此道,如《下山遇故夫》《农夫》《母爱》(图7)等作品即明显可见洗练大气的线条运用。



图7 滑田友《母爱》铸铜 92cm×43cm×23cm 1947年

作品表现内容及主要对象上,滑田友更是“民族”的。他一直主张为人民雕塑,更曾旗帜鲜明地提出“让雕塑艺术到人民群众中去”。他创作的雕塑多以战士、工人、农民、教师、学生等为创作对象,主题来自于人民。其《生产长一寸》(1949)表现的是农民丰收的景象,农妇怀抱着一捆长长的麦穗而笑逐颜开,三位农夫聚拢过来,风随人动,麦随风动,虽为群像,但空间交错,浮雕人物互有叠加,再加上视线和动态的聚拢,营造出整体化的民众群体形象。创作于1950年的《工农努力生产建设新中国》则是场景式浮雕,艺术家将农业和工业融合于一幅画面中,人数众多,各司其职,秩序井然,突出人民性;以写实的表现手法,再现了耕种丰收和开矿冶铁的热烈画面,其中装饰性线条衣纹与朴实凝练的造型风格的运用与融合,形成了艺术家独特的风格样式。
贡布里希曾惊讶于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中国艺术家不到户外去面对母题坐下来画速写,他们竟用一种参悟和凝神的奇怪方式来学习艺术”,这当然指的是写意绘画,但也恰恰是中国传统艺术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显著特征和美学特色。1956年,滑田友被任命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美工组副组长,并负责浮雕《五四运动》(图8)的创作。这件浮雕以重大历史事件为创作内容,融合西方写实技法和中国古代线性装饰化造型语言。该作的艺术特点有三。其一,贯气式构图法。《五四运动》虽然人数众多,但以演讲者和发传单的女青年为中心而呈环形放射状,人物连绵起伏,既构成“气势”的主线,形成气韵生动的效果,又使观者的视线聚焦于中心人物身上,四周青年从左右两侧分别向中心席卷而来,线性语言直指中心人物,增强了画面的整体性和秩序性。其二,遒劲浑厚的造型语言。浮雕中人物的棱角分明,对比强烈,块面转折凝练夸张,凸显艺术家强调的“衣服之内有人体”的骨法用笔塑造风格;还有,参与运动的青年学生情绪激昂,气势逼人,在与主题叙事高度一致的同时也强化了遒劲浑厚的风格。其三,高低点的体量张力。《五四运动》浮雕是先泥塑成型、后石雕制造的加法塑造方式,由内而外,艺术家通过泥块的堆塑,压缩和统一高点的完整形态,再通过低点的统一和整体提升,“好像生命本身一样,是自内至外的”,使形体的高低点整体、统一而富有张力,从而获得体量感的最大化。这件作品虽然人数众多,但各个形体体量饱满,并统一于整体的“大势”,也就是滑田友所说的“串糖葫芦”了。



图8 滑田友《五四运动》汉白玉200cm×354cm 1956年

滑田友1962年创作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人物两脚与肩同宽,垂直的线条凸显出雄伟壮阔的风格。该雕塑作品的重点在于胸部和颈部的塑造,艺术家在此强化了胸腔的体量感和厚重感,夸张脖颈粗而挺的形态特征,用“气”和“力”的形式语言表达“站起来”的底气、庄严和神圣。这种以纪念碑式的塑造方式,重建新的中国人民的形象,重构民族内涵,重塑中国雕塑的民族风格,同时在传统与现代、中方与西方、继承与创新之间找到了平衡。
结 语
钱绍武曾说道:“滑田友把欧洲分析综合法和中国‘迁想秒得’融会一起了,这些理论和实践都成为滑田友对中国现代雕塑事业的重要贡献。”这也道出滑田友无论是创作实践还是“雕塑六法”的理论阐发,均在中国现代雕塑史上具有历史性、划时代的“会通”与“重构”意义。回望中国雕塑的百年历程,滑田友作为中国现代雕塑的先驱之一,为雕塑语言的现代性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开拓,既重视对雕塑本体语言的研究,也注重对传统民族文化和艺术风格的发扬和传承,同时兼顾对西方艺术的吸收和借鉴,进而赋予了雕塑新的生命与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形成兼具民族特色和现代特质的雕塑新范式,为中国雕塑的现代化探赜开启了新的篇章。


作者:李凤志,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书鹏

章来源:美术杂志社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和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