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罡:“香山帮”称谓起源及工艺演变(一)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在中国广阔的地理与文化版图中,苏州吴县香山地区以其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文化景观,孕育了一个在建筑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工匠群体——“香山帮”。这一称谓不仅是对一群技艺高超工匠的统称,更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手工技艺辉煌成就的象征。香山帮以其精湛的技艺在古代园林、庙宇、宅第等建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本文立足于对“香山帮”这一群体深入细致的研究,通过历史文献的梳理、实地考察的记录以及多维度的案例分析,系统地阐述“香山帮”称谓的由来及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揭示这一群体如何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并发展,其传统工艺如何在传承中保持活力,以及面对现代化进程时,又是如何适应新的挑战,进行工艺创新与自我更新。
文章回顾了“香山帮”在木雕、石雕、园林设计等方面的精湛技艺,探讨了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融、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香山帮”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平衡、促进工艺文化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 引言
1、研究的起因与目的
在当前全球化与现代化交织的社会背景下,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年长匠人的逐渐减少,像“香山帮”这样承载着丰富历史信息与卓越工艺技能的工匠群体,其技艺传承面临着断层风险。迫切需要通过系统性研究来记录和分析其独特的技艺体系与文化价值,以防止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时代变迁中消逝。同时,城市化快速推进与工业化生产的普及,对依赖手工技艺的“香山帮”构成了直接冲击,不得不思考如何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融合现代设计理念与技术,使“香山帮”的传统工艺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实现技艺的创新与应用拓展。
本研究旨在综合历史文献与实际案例,深度剖析“香山帮”的技艺特点、发展历程及其在文化层面的重要性,为技艺的保护与活态传承提供理论支撑。同时,探索在现有师徒传授模式上创新传承机制,结合现代教育体系,确保传统工艺不失传。研究还将关注“香山帮”技艺在现代建筑、旅游开发等领域的应用潜能,提出策略以促进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针对“香山帮”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将制定全面的保护策略,涵盖政策倡议、社区参与和国际交流等多个层面,旨在构建一个多维度、开放性的保护框架,不仅守护这一文化瑰宝,也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模式。通过研究与探索,期望为“香山帮”找到一条既能维护其传统精髓,又能积极适应现代社会变迁的发展道路。
2、“香山帮”概述
"香山帮"是一个根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吴中区的工匠群体,拥有超过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他们不仅是汉族传统手工艺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古典建筑技艺的璀璨明珠。这个称谓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标签,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卓越的工艺水平,体现了中国古代匠人精神的精髓。"香山帮"的技艺传承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历经汉晋的初步形成,唐宋的发展,直至明清时期的鼎盛。其影响力覆盖了从皇家宫殿到私家园林的各个建筑层面,诸如北京故宫、天安门等标志性建筑均留有"香山帮"匠人的智慧与汗水。
"香山帮"的技艺涵盖了木工、石雕、泥塑、漆艺、竹编等多种建筑工种,形成了一个以木匠为主导,多工种协作的建筑营造体系。其工艺特色在于精细入微的手工雕刻、巧妙的结构布局以及和谐的自然与建筑融合,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设计哲学。蒯祥作为鼻祖,以其卓越的技艺和设计才能,成为"香山帮"的杰出代表,对明清两代皇家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香山帮"并未停留在过去的辉煌,而是积极适应时代变化,不断融合现代元素与技术。引入新材料、采用数字技术辅助设计与施工等措施使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建立传习所、开展技艺教学、参与国际文化交流等方式,确保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活化与传播。
”香山帮"不仅是建筑技艺的象征,更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其存在与发展,不仅记录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辉煌历史,也为当下及未来提供了关于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创新之间如何和谐共存的宝贵思考。
3、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近年来,对“香山帮”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逐渐增多,呈现出多元化和跨学科的特点,涉及建筑学、艺术史、文化人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多个领域。
一些研究聚焦于“香山帮”技艺的历史沿革与传承方式。例如,陈从周教授的《苏州园林》对“香山帮”在园林建筑中的贡献进行了详细介绍,指出其技艺传承中的师徒制度与家族传承模式。此外,有学者通过口述史、田野调查等方式,收集整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探讨“香山帮”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困境与解决路径。
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香山帮”建筑作品的艺术风格、设计理念及其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例如,部分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揭示了“香山帮”园林设计中的哲学思想与审美特征,强调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另外,还有学者从艺术史角度,探讨了“香山帮”工艺在不同时期的演变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香山帮”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传统并进行创新的研究逐渐增多。一些研究者关注于“香山帮”在新技术、新材料应用方面的探索,如数字技术在古建筑修复与设计中的运用,以及环保材料在传统工艺中的尝试。这些研究不仅揭示了传统工艺的适应性,也展示了其在现代设计中的潜力。
随着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重视“香山帮”技艺的保护策略与实践。包括政策支持、教育传承、社区参与以及如何利用国际平台提升其国际影响力。学者们呼吁建立更加完善的保护机制,以确保“香山帮”技艺的长久传承。
当前对“香山帮”的研究已较为广泛且深入,但仍存在一些未充分探讨的领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经济价值、跨文化对话的可能性,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升其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等。
4、本文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本文围绕“香山帮”称谓起源及工艺变革展开研究,采取了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通过历史文献分析、实地考察、案例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探讨“香山帮”的传统技艺传承、现代化转型与文化价值。
文献综述与历史脉络构建:广泛搜集并分析已有文献,构建“香山帮”历史发展的宏观框架,明确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技术特点、社会地位及文化影响,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实地考察与口述史记录:通过实地走访香山地区及代表性建筑,结合对“香山帮”传人、学界专家的深度访谈,收集第一手资料,特别是技艺传承的细节与现代实践中的创新实例,丰富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跨文化与跨时代比较:将“香山帮”与其他地域性建筑流派及国际传统工艺进行比较,探讨其独特性与普遍性,同时考察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适应性与国际交流,以期提炼出可推广的经验与启示。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分析框架:构建一个结合文化理论、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的分析框架,对“香山帮”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进行综合评估,不仅关注技艺本身,也深入分析其社会经济影响与文化价值。
本文突破单一学科界限,尝试将“香山帮”研究置于更加宽广的跨学科视野下,结合文化研究、技术创新、遗产保护等多维度,为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重估提供新视角。基于历史文献与实地考察数据,系统分析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规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香山帮”现代转型案例的深入剖析,总结其在面对现代化挑战时的创新策略与成功经验,为其他传统工艺的转型升级提供可操作的路径参考。探索“香山帮”技艺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与交流策略,提出增强其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建议,为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球认知度贡献力量。
通过上述研究思路与创新点的实施,旨在为“香山帮”乃至更广泛的传统工艺研究提供新见解,促进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 “香山帮”历史渊源与称谓起源
本章聚焦于“香山帮”,揭示其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界杰出工匠群体的历史渊源与名称由来。香山,太湖之畔的人文圣地,自古孕育建筑精英。“香山帮”之名,起源于明代建筑巨匠蒯祥,其辉煌成就,特别是天安门的设计与督建,奠定了这一群体的显赫声望。自此,“香山帮”不仅是技艺高超的标志,更蕴含了集体智慧与卓越工艺的传统。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以水作(瓦工)、木作为中心,同时包含石作、油漆、掇山、彩画作、搭材作、裱糊作等古建筑和园林营造全部工种的工匠群体。2006年,“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香山地区的地理与文化背景
香山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与文化背景著称。唐代的《吴地记》早已记载:“香山,吴王遣美人采香于此山,以为名。”这不仅为香山增添了浓厚的历史传奇色彩,也揭示了其名称的由来与古代帝王风雅生活的紧密联系。宋代的《吴郡志》进一步补充道:“记为香山,胥口相直。吴王种香于此山,遣美人采香焉。傍有山溪,名采香迳。”这证实了香山与吴国宫廷生活的联系,并提到了因采香活动得名的采香迳,进一步加深了该地区的文化底蕴。
到了明代,《姑苏志》详细记载了香山的地理特征与历史的交织:“香山,与穹窿山连属,南址近太湖为胥口,而气脉接胥山。《寰宇记》云:‘吴王种香于此,遣美人采之,故名。其下有采香径。互见古迹。’”这段描述不仅重申了香山命名的古老传说,而且清晰地展示了香山的自然地理位置及其与周边山水的联系,指出它与穹窿山相连,临近太湖,南端接近胥口,与胥山的地脉相接。书中还提到了西南方向数里的黄茅山,那里濒临太湖,有纪念吴王爱姬的祠庙,再次强调了香山区域与古代吴文化的深厚联系。
从唐代的《吴地记》、宋代的《吴郡志》到明代的《姑苏志》,香山的名字和它背后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成为研究吴地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的重要部分。
2、“香山帮”形成的历史背景
“香山帮”的发展过程与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演变紧密相连。“香山帮”的形成是历史机遇、地理优势、社会需求与文化氛围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技艺的精进与流派的形成,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轨迹,也是中华民族建筑智慧与审美追求的集中展现。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和诸侯争霸的加剧,对宫殿、城墙等大型建筑工程的需求日益增长,促进了专业化建筑工匠群体的产生。到了汉晋时期,中央集权的加强和社会的相对稳定为建筑技术的积累与传承提供了条件,香山地区的工匠开始崭露头角,其技艺逐渐形成了体系,奠定了“香山帮”的雏形。
唐朝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开放引领建筑艺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宫殿、佛塔、园林等建筑项目的频繁出现为“香山帮”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到了宋代,建筑的精致与文化内涵受到更多重视,推动了工匠技艺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香山工匠在木工、雕刻等方面的技艺日益完善,逐渐形成了以木工为主导,融合多种建筑工艺的综合建筑流派。
明清两代,特别是明朝迁都北京之后,皇家建筑工程的规模宏大,对高水平工匠的需求急剧增加,香山帮匠人因蒯祥等大师的杰出贡献而声名鹊起,成为皇家工程的首选团队。在明清两朝,香山帮不仅参与了北京故宫、天安门等标志性建筑的营造,还在全国各地留下了众多经典园林与庙宇,其技艺广为传播,影响深远。
香山帮的形成与发展,也得益于苏州地区经济的繁荣和文化氛围的滋养。苏州自古便是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经济基础坚实,文人墨客云集,这样的环境促进了对美好居住环境的追求和对建筑艺术的欣赏,为香山帮技艺的创新和提升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同时,师徒相传的教育模式保证了技艺的连续性和精湛度,使得香山帮能够世代相传,成为中国古典建筑技艺的杰出代表。
3、“香山帮”称谓的出现与演变
史书记载:“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香山帮”这一称谓的首次出现,尽管具体文献记载的时间难以精确指出,但根据历史资料和民间传说,其名称与地域特征、工匠群体的形成及其卓越贡献紧密相关,可追溯至中国古代,特别是明代以来。“香山帮”的称谓最初可能源自口头流传,随后在地方志、建筑史料中逐步被文字记录下来。
传说中,“香山帮”的名称与吴王在香山种植香料并派遣美人采香的典故有关,这虽是一种富有诗意的联想,但实际命名更多地反映了该地区工匠群体的集体身份和专业技能。明代,蒯祥作为香山地区出身的代表人物,因其卓越的建筑技艺和对皇家工程的贡献,使得“香山帮”这一称谓逐渐为外界所熟知。蒯祥的成就,尤其是他参与设计和督造的北京紫禁城建筑群,极大地提升了香山工匠群体的声誉,“香山帮”因此与高超的建筑技艺和皇家工程紧密关联。
起初,“香山帮”可能仅限于指代苏州香山地区从事建筑行业的工匠群体,但随着这批工匠技艺的传播和影响力的扩大,其含义逐渐泛化,不仅包括了木工、泥水匠等核心工种,还涵盖了油漆、彩画、叠石等多个建筑领域的工匠。明清时期,“香山帮”的工匠走出苏州,参与全国多地的建筑营造,包括皇家宫殿、寺庙、园林乃至民间住宅,其名声远播,“香山帮”遂成为高质量建筑工艺的代名词。
进入近现代,尤其是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随着国内外对传统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增强,“香山帮”的称谓经历了新的诠释。1979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委托苏州工匠以网师园殿春簃为蓝本建造明轩,标志着“香山帮”技艺首次在国际舞台上亮相,这不仅提升了其国际知名度,也促使“香山帮”这一传统称谓焕发新生,成为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符号。
“香山帮”称谓的出现与演变,不仅记录了一段技艺与工匠精神的传承史,也见证了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从本土走向世界的光辉历程。
4、关键人物对“香山帮”形成的影响
“香山帮”,形成与发展深受关键人物的影响。香山因吴王派遣美人采香而得名,这一浪漫的起源为日后“香山帮”蒙上了一层神秘的文化面纱。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明清时期,随着苏州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香山帮”逐渐成型并走向辉煌。
苏州古典园林是“香山帮”在园林建筑领域独树一帜的标志,展现了江南园林建筑的精髓与韵味。在中国园林艺术的丰富历史中,两部著作被奉为经典。其中,造园大师计成所著《园冶》,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和建造原则,是园林艺术领域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吴门画派领袖人物文征明的曾孙文震亨所著《长物志》则对园林内部空间的美学追求和实用功能的结合给予了深刻的探讨,为园林内部装饰和陈设提供了丰富的设计思想和方法。这两部著作使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和实践经验得以传承和发扬,对中国乃至世界园林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蒯祥是“香山帮”发展史上的关键人物。明初匠作,一般都是家传手艺,子承父业。蒯祥年少时就跟着父亲蒯福在南京从事木工,二十岁又随之北上,营建北京。其父年老回乡,将自己木作工头的地位传给蒯祥。他以卓越的设计与施工技艺,尤其是参与北京故宫、天安门等皇家工程的建设,将“香山帮”的名字镌刻在了中国建筑史册上,使之成为皇家御用建筑师的代名词。自蒯祥以后,香山帮正式形成。蒯祥的成功,不仅提升了香山工匠的社会地位,更推动了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为“香山帮”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促使这一流派的技艺在实践中不断精进与完善。
香山帮历史上曾涌现过不少大师,如塑圣杨惠之和姚承祖等。姚承祖的传世之作有现存怡园的藕香榭、灵岩山寺的大雄宝殿、香雪海的梅花亭,最大的成就是撰成《营造法原》,这部记述香山帮传统技法的专著被国人誉为"中国苏派建筑的宝典"。
进入现代,随着“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古老的建筑技艺获得了国际性的认可与保护,促使“香山帮”的技艺传承与创新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陆耀祖家族世代都是香山帮建筑匠人,他自1949年出生于苏州吴县香山地区,16岁起跟随父亲陆文安学艺,系统地继承了传统建筑的大木作技艺。他曾在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总工程师一职,成功完成多个国内外园林项目,包括中国第一例出口工程明轩和美国波特兰市兰苏园等。他的传承谱系可追溯至其高祖父姚三星,作为第五代传人,陆耀祖不仅继承了家族的木作技艺,更将其提升至高级木作技师的水准,成为该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继续推动着这项古老技艺的发展与传承。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传统工艺青年论坛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和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