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红霞 王进华:何尊纹饰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探析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学术交流
研究 | 孟红霞 王进华:何尊纹饰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时间:2024-08-01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52      分享:

西周青铜器何尊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其尊底铭文中刻有“宅兹中国”字样,是“中国”二字作为词组出现最早的文字记载,既体现了周王朝统治者的治国理念,也承载着“中国”的概念形成过程。它的审美价值和精神内涵对现代标志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能够提升标志设计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从图形的传承、创新、图形语言的表达及情感寄托等方面总结何尊元素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将何尊元素应用于现代标志设计中,使现代标志更加符合时代审美要求,进而体现时代性和民族性。

何尊作为“礼器”,承载着政治、等级、礼仪、文化、信仰、审美等多方面的精神内涵,其尊底铭文是首次出现“中国”二字的文献记载,使得国人对这件器物寄托了更为深厚且难以割舍的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史料价值。何尊独具东方魅力的对称造型美与严谨又富有变化的装饰美为现代标志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资源。何尊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继承与创新呈现多样性,对其造型的提取和意蕴的把握,使现代标志更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

一、文化含义

何尊是中国西周早期的祭器。尊高38.8厘米,口径8.8厘米,重14.6千克,尊内底铸有铭文。圆口棱方体,造型生动,它是天圆地方阴阳思想的呈现,是先哲们认识宇宙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想体现在何尊的造型上,即用圆形表现“天”的至高无上,用方形表现整个青铜造型的端庄、雄伟。何尊作为祭祀、宴享的礼仪之器,代表了人与自然沟通的媒介。整体造型散发着原始图腾的狰狞之美和庄重神秘的威仪,寄托着人们的宗教信仰。尊体纹饰布局上整体以云雷纹为底,颈部饰有蛇纹,口沿外卷且饰有蕉叶纹,腹微鼓且饰有卷角兽面纹,圈足处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整个尊体侧面饰有四道镂空扉棱,采用虚实结合、纵横交错、疏密排列等方法,遵循对称均衡、多样统一的构成规律,体现一种威严神秘、理性高贵的气场。

何尊作为国之重器,其尊底铭文的内容记述的是成王继承武王的遗志,迁宅营建都城之事。记录了天子对贵族小子何的训诰,也勾勒了以此地作为天下的中心,统治一方国土的壮志,并将此铸造在青铜器之内,浇灌于蓬勃的热血之中,用于纪念,传之后世。何尊最大的价值在于铭文中出现的“宅兹中国,自之乂民”的文字,大致意思是我要在国家的中心管理天下,也是目前发现有关“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录,3 000年前镌刻于尊底方寸之间的铭文“中国”一词,体现了当时统治者治理国家的理念,虽然与现在理解的中国不是同一概念,是指当时“天下”的中心、西周王朝所管辖领地的中心区域,现指洛阳一带,属于地理位置的方位概念,但也为现代国名“中国”概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于追溯中华文明之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演变和发展,“中国”二字被正式用作国名是在清朝末期。中国一词从地理中心、政治含义逐渐派生出文化含义,如今的中国已深入人们的心中,我们要站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华文化之美。

二、何尊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运用的探析

从青铜器何尊的文化元素可以看出,古人对形与意的追求,历经多年的发展和延续,仍对现代设计具有借鉴意义。在现代标志设计中,中国邮政标志的设计就采用了青铜器何尊的文化元素为设计灵感,巧妙地将何尊的文化元素运用到简洁而又富有内涵的标志设计领域,使现代标志展现出了传统韵味与现代观念的交汇融合。

中国邮政承担着信息传达、货运中转传送的重任。自古以来,邮政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二字也承载着一个国家厚重的责任感,让人从主观意识上感觉更有保障。何尊铭文中最早出现“中国”这一词语,与现在国名“中国”的出现具有密不可分的历史、文化渊源,使得国人对这件器物寄托了难以割舍的、深厚的情感。中国邮政标志就是以何尊铭文“中”字作为设计灵感。以此为灵感的原因是篆刻在青铜器上的“中”是金文,象征着邮政的历史源远流长,也为标志设计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中国邮政标志拥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文字作为语言符号,具有承载信息、传递思想的作用。此标志由中国古写的金文“中”字归纳变化而成。提取“中”字的具体形态进行元素简化,与邮政网络的翅膀造型结合,使人联想起中国古代对于信息传递的形象比喻“鸿雁传书”,表达了服务于千家万户的企业宗旨,以及快捷、准确、安全、无处不达的企业形象。“中”字上像旗帜飘扬的部分,以横平竖直的方式图形化,寓意秩序和四通八达(见图1)。这个典型标志既展现了独特的造型形象,又体现了何尊文化的意蕴,让何尊文化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绽放出光彩,不仅赋予了现代标志深层的文化内容,而且能够使观者内心产生文化共鸣,也体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图1  金文“中”(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何尊纹样别具一格的形式美和结构美,以及所蕴含的独特意蕴,在时代的快速更替中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富有新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含义。图形的创作来源于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因为不同时代的人对于美有独特的时代标准。流行的时代风格反映了社会思潮和群众愿望,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现代审美标准,用现代语言来阐释,产生与时代所契合的设计作品,在创新中抓住时代特征,结合何尊纹饰结构所具备的象征性、装饰性、实用性,转接现代的实用性和审美性,将何尊纹饰的意境、线条、神韵、结构等以独具匠心的形式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使青铜传统纹饰焕发出无限生机。

三、何尊纹样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标志设计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多以简洁和富有文化内涵的符号形式呈现。现代标志设计追求造型简练,富有美感,其中易于记忆和识别的“形”与具有一定的审美意韵和精神内涵的“意”,在标志设计中所表现的就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展现内容。何尊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视觉符号,具有独特的装饰性和强烈的象征性,对当代标志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以“品汉唐文化之美,铸中华文明之魂”两岸高校汉唐文化艺术交流项目形象设计为例,通过分享陕西汉唐时期的文化艺术,促进两岸高校文化交流。设计灵感主要来源于何尊造型、铭文“中国”和“漢”字,运用隐喻意义相互转换的方法,将何尊造型作为喻体,文字作为本体,在何尊的暗示下来感知、想象、理解汉唐文化的艺术魅力,在进行标志视觉符号构建中,将尊体造型与文字并置比较,寻找造型和意义的相似之处,将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关联转化、重构成新的符号,以表达此标志的含义,达到以形表意、形意结合。

青铜器纹饰内容是中华文明思想的视觉化呈现,根据主题内容和传达寓意选取、设计图形元素,并将各种图形元素有机结合,使之形成特定的图形系统来传递时代精神。这种以形写意的表现方式同样适用于此标志设计中,首先将活动主题“汉”的繁体字“漢”和篆刻在青铜器底部铭文中的“中国”进行元素提炼,先利用“漢”字象形表意的特点,归纳其字形结构特点,将“漢”字分为左右结构,“中国”字体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以方圆兼备的笔画线条重构字体,“漢”字的右半边结构和“中国”变形字进行归纳、变形和重组,使这些图形元素有机关联,构成新的图形符号。标志设计中隐喻意义的传达可以基于形态的相似性进行关联,何尊的整体外轮廓形象与重组文字“漢”图形并置,将何尊的整体形象概括、提取,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中字在尊体上部的圆口长颈处,圆的图形具有包容、融合之意,“中”有不偏不倚、不畏惧、不侵犯之意,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中庸、中正、中和与天圆地方思想相契合,尊体中部概括为方形区域,立体的卷角兽首形与“国”位置对应,厚重的方形底座以双重线条表现,整体呈现方正端庄之意,侧边装饰棱脊的部分用四个对称的相同圆形装饰,以重复手法体现秩序美。整体以点、线、面的灵活穿插运用表达丰富的层次,对称均衡的设计手法使标志具有统一性和形式美。

标志设计中隐喻图形的运用是为了表达出图形内容以外的东西,反映出标志深层次的意象和文化内涵,喻体图形形象的选取必须是人们所熟悉的,这样可以参照已有的经验去理解本体所表现的含义,在应用中既让观者感到出乎意料,又合情合理,在唤起人们记忆和情感的同时,能从设计之中领悟到图形符号所传达的信息。借用何尊的造型,让“漢”字作为设计元素融入方寸之间的标志图形中,既巧妙、准确地表现活动的主题内容,又选取具有文化内涵的视觉形象,整体呈现凝重大气的形象,表达了国家大一统的治国思想。通过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观念的创新融合,设计出具有识别性和民族性的现代标志,既保留和延伸了何尊文化的精髓和脉络,又能使标志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以标志设计坚定地展现文化自信,架起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同时加强了两岸的艺术文化交流,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四、结束语

标志作为一种视觉传播符号,隐喻是标志设计创意重要的思维与方法,要在充分认识和理解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将隐喻应用在标志设计中,运用特殊的文字、图形以简洁的形式传递形象特征或内涵喻义,使标志传达的意义更深刻、更具意蕴,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迸发时代活力,真正做到取其“形”、表其“意”、传其“神”,让承载了中国数千年历史的何尊延续了生命,焕发了生机。

随着时代的不断演变与更迭,在许多标志设计中都应用了青铜器文化元素,并且逐渐地贴近现代审美需求,出现了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在标志设计中应用青铜器文化元素还有着引领民族文化发展潮流的作用。在现代国际性和民族性标识形象的建立中,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吸收并利用本土文化,展现中国文化的特色标志成为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必然趋势之一,对国家、社会和个人都有着积极向上的意义。


作者简介:

孟红霞,女,汉族,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王进华,男,汉族,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天工杂志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