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燕芬:丝丝入扣,娓娓而真——再读熊瑛《明代丝绸研究》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学术交流
论 | 张燕芬:丝丝入扣,娓娓而真——再读熊瑛《明代丝绸研究》
时间:2024-08-11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64      分享:

《明代丝绸研究》将门类与断代研究相结合,是工艺美术史研究深入发展下的新成果。书中参借大量未曾被使用过的新材料,在实物、文献、图像互证的基础上形成观点,对明代丝绸的演变做宏观与微观双重视角的探讨。不仅阐明丝织生产分布、厘清品种更迭,还重视装饰趣味、解说使用风气。该书把工艺美术作品与社会功能紧密关联,将丝绸嵌入历史框架进行讨论,既为丝绸的解说提供了更多支持,又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科学参照。

初读《明代丝绸研究》书稿是五年前,当时就已十分钦佩熊瑛所下的功夫。如今再读新版,更觉受益匪浅。丝绸史不是我的专长,原不敢妄加评论,但因同做明代工艺美术研究,与作者多有切磋讨论,掩卷叹服之余,也应邀留下一些感想。在中国工艺美术涉及的众多门类(织物、陶瓷器、金属器、玉石器、漆木器与其他)中,丝绸一直叫人又爱又怕。爱,自然是因其在经济、政治、文化、艺术上的重要性。在古代,丝绸生产和贸易量巨大,它不仅关乎国计民生,还联系着礼仪制度、文化活动;又因极具展示性,最能反映时代装饰艺术的风尚潮流,而备受各方瞩目。同时,丝绸作为中国特有的物产,长期以来,它还是中华文明外传的重要载体。
重要如斯、华美如斯,但丝绸研究的难度之大,依然令不少学者心怯。各类史料中,有关丝绸的记录卷帙浩繁,远超其他门类,想要穷尽这些文字,就已让人生畏。何况还要面对实物的匮乏,丝绸易腐难存,遗留极少,深入不易。两个因素交叠,使得近年来可信赖的丝绸史研究寥若星辰。本书是当前所见,研究明代丝绸最全面、可靠的专著,填补了学术空白,具有开创性。
一、材料宏富,解说入扣
学界已有的丝绸研究,以通史研究、个案研究最为常见。前者以专著为主,优点在于勾勒中国丝绸发展的基本脉络、呈现总体面貌;后者则以论文为主,着眼单件作品或某个品类、某种工艺,或讨论某个艺术史问题。总体看来,缺乏断代史研究,材料使用也相对单调,鲜有对一朝丝绸风貌进行全面描绘和深入分析。
《明代丝绸研究》之所以可靠可信,还得先从它占用的、宏富的研究材料说起。无论是实物史料、文献史料,还是今人成果,作者几乎一网打尽。实物史料,根据来源可分为考古出土与传世文物,本书均已倾力搜罗。而书中所覆盖的文献史料,更是前人所不及,不仅包括实录、律典、奏疏,还有方志、笔记、诗文、杂剧、小说等。这些原始文献能够还原历史语境,价值远高于后人的传抄摘录。
正因作者占有远胜于前人的文献资料,本书才能对明代丝绸生产组织、区域特色、著名品种、装饰手法、图案题材和设计构成等问题进行全面探讨。书后附录的《参考文献》显示,征引的文献约有350种,其中近九成为古籍,这在现有研究中无人能及。材料的丰富为其书写信史奠定了基础,实物与文献的相互印证、深入解读,又令该书在具体问题推进和研究视角拓展方面,都更有建树。
如此尽心竭力、披沙拣金式的甄别材料,使《明代丝绸研究》在分析问题时游刃有余、丝丝入扣。在丝绸实物遗存有限的情况下,作者充分展现了利用历史文献构建艺术史的能力。尤其是对《明实录》《明会典》的系统阅读、充分罗掘,对地方志的全面收集、剔剜抉择,解说了不少问题,校正了不少错讹。典型例证便是有关改机的讨论,学界一直认为改机是弘治年间的林洪所创,但本书依据《明英宗实录》,考证出至晚在景泰年间,改机已供御用。[1]
丝绸品种与地方风物紧密相连,却少有学者细致梳理与其关系密切的方志文献。本书在讨论丝绸新品种时,以地方志为线索,结合实物与图像,一一厘清潞、缂丝、绒类织物的花色、用途与传播路径。尤其是对绒类织物的辨析,可谓精彩。当前有关于明代绒织物的讨论多含混不清,本书将其重新分类梳理,辨明羊绒、倭缎、剪绒、天鹅绒等品种。通过地方志与《明实录》《天工开物》《皇明两朝书疏钞》等文献的互证,指出产自陕西且极受宫廷宝爱的“绒褐”,属于丝绒交织织物,是毛布的一种,而非以往认知的起绒丝织物。[2]明代真正的起绒织物,应是漳、泉、广地区所产的“天鹅绒”。根据《唐船输出入品数量一览》等材料的记载,推断出日本在明末还未能掌握生产起绒织物的工艺,更新了一些学者认为中国起绒技术由日本传入的观点,并综合多种文献分析解读,得出与时贤不同的观点,订正错谬。
二、立旨高远,求真求解
《明代丝绸研究》的立旨颇高,不仅求真,更要求解。艺术史研究有许多考据论证,这是为了求真,若能在求真的基础上尽力求解,研究必然更加深入、更加成熟。
本书的精妙考订,几乎遍布每一章节,如在第五章中,将原断为宋代的缂丝《万寿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时代更正为明末。作者以定陵出土的万寿福喜缎龙袍上的“万寿”字形和排布方式、女夹衣上的五瓣花纹样为参照,并引用《酌中志》所记明末宫廷贺帝王生辰,宫眷、内臣袍服要缝缀“万万寿”“洪福齐天”花样补子,指出此件《万寿图》应属明代宫廷吉服补子,其下款识是明末或清代所制,补接而成。[3]所据既有图像分析,又有史料佐证,材料充分,令人信服。尤其随后提出,“现被著录为宋代缂丝的藏品中,或许相当一部分应归明代”,为后续研究指明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方向。
可贵的是,作者并未止步于求真,她将丝绸与其他工艺美术门类交织对照,并联系当时的社会文化,从微观、中观、宏观各个角度进行观察与解说,力求梳理丝绸与时代背景、造作体系、社会风气的联系,阐释现象出现的原因、风貌演进的根由,这在以往的丝绸史并不多见。
以顾绣为例,作为观赏绣,它在明代就已表表有声,其风格文雅、技艺精绝,历来为方家所重。但有关顾绣风貌演变的讨论却一直混沌。熊瑛考证各时期绣本来源与顾绣题材变化的关系,指出顾绣底本从追求画艺、到强调形似、再到复制拼凑,对顾绣发展进行了分期,剖析了顾绣兴衰的原因。她指出,顾绣之所以能够充分营造“画意”、契合文人审美趣味,源于顾氏女眷生活在文化气息浓郁的环境之中。她们多通文墨,有机会见识名家书画,刺绣配色也类于绘画。正是顾绣中浸润的书画修养与闺阁气度,使之备受文人重视。韩希孟作为顾氏绣娘中的佼佼者,喜以湖石、蛱蝶、芙蓉、萱草等作为创作题材,其作品构图疏朗,意境清幽,多以册页形式装裱。自韩之后,明代欣赏绣中花鸟虫鱼类“小品”显著增多。[4]此外,由于作者对绘画史的熟稔,能够洞悉花鸟草虫也是明末女性画家偏爱的题材,如文俶、周淑禧、黄媛介等,她们均有不少此类题材的册页、扇面作品,与韩氏绣品颇多相似,共同传达着明代文化女子的审美追求。
顾绣为何走向衰弱?作者认为随着家族的没败,顾氏女眷已不具备摹绣名作或自创绣稿的条件与心境。而明末书籍刊刻兴盛,《十竹斋画谱》《顾氏画谱》等书画谱录广为流传,很可能为顾氏绣女所借鉴。后辈绣女仅逡巡于前代经典绣品,渐渐不思创意,拼凑成幅。可以说文化修养和见识品位的欠缺,是晚期顾绣品质下滑的主要原因。熊瑛凭借对画史的熟悉,找到顾绣所参考的绘画、版画,分析图像的形式与气韵,打破了研究的学科界限,这对于追溯顾绣稿本的来源无疑是积极的探索。
类似的精妙讨论还见于明末“服蟒”风气。若只考虑晚明社会的失序纷乱、奢华相高,不免流于空洞。但作者用《万历会典》、明人文集等材料,结合明墓出土的服色僭越实例,指出蟒龙袍服自正统至明末的扩大使用,不仅有妆花技术的成熟作为支持,更重要的是,帝王将蟒服作为特赐,以此笼络臣下、安抚外夷、维稳王朝,至万历时期,彩妆蟒衣已成宫眷内臣节庆之衣,种种原因,才将明代“服蟒”之风推向高潮。[5]而“服蟒”之风日盛,又鼓动了妆花、织金、织成料的发展,促进了民间丝织水平提高,甚至扩大了丝绸贸易规模。这个现象反映的本质,是等级制度松懈、社会风气宽松、审美跨阶层趋同,它们共同成就了晚明丝绸的繁丽装饰与热烈风格。
晚明宫廷对世俗纹彩的偏爱,作者相信与内臣有密切关系。内库所贮御用段匹,往往由司礼监、尚衣监或内织染局内臣题造,花样钦定之后,内臣携花样至地方,组织匠人挑织造,并监督管理。有时权宦甚至自创新样、擅改服饰。所以,明代晚期宫廷吉服色彩绚丽、民俗意味浓重,与内臣的喜好有较大关系。织造内臣为饱私囊,时常克扣料银,工匠便偷工减料,致使段匹纰薄、颜色浅淡。因此,明代晚期丝绸虽样貌繁华,但品质远不及永宣时代,尽管技术走上高峰,艺术却已衰落。
三、视野宽广,可资借镜
本书虽是丝绸研究专著,却值得其他工艺美术门类乃至相关学科参考借鉴。原因有二。其一,客观上,无论古今,丝绸装饰总是新样式最快捷的传播者,关注工艺美术史、设计史,尤其不能忽视丝绸史。正如尚刚师所言,丝绸装饰的出现、风靡和演进往往牵动工艺美术的全局,引领着装饰艺术的潮流。
其二,本书所括资料丰饶、视野宽广、自有创见,更重要的是,把工艺美术作品与社会功能紧密结合,将丝绸嵌入历史框架进行讨论,既为丝绸的解说提供了更多支持,又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科学参照。譬如,作者花大力气厘清的丝织生产情况,看似与艺术无涉,实际上却为明代丝绸各方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她从技术优势、地理条件、气候变迁、匠籍制度、“领织”方式等方面,论述了明代丝绸“北弱南强、西弱东强”“官弱民强”的整体情况。这些内容不仅为明代丝绸品类的发展、艺术风格的转变做了铺垫,也为关注经济史、地方史的学人提供了有效信息。
再如,本书第五章谈到明清之际的博古题材时,作者认为它的构图琐碎、设色受限,美感并不突出,无法从审美的角度解释它的骤然流行。但从明代雅集玩古题材绘画与古物鉴藏类书籍(《格古要论》《遵生八笺》《长物志》等)着眼,便可发现文人阶层的崇古、鉴古、玩古、仿古风尚,才是博古作为装饰题材流行的内在因由。若有学人讨论士林清会、文人趣味对社会风尚的影响,此为一例。
又如,作者谈到“民俗吉庆”类丝绸图案时,关注金银器的学人便可发现,这些装饰题材在明代中后期的集中涌现,有着相同背景;在实物的使用上,丝绸与金银器又可相互映照、互为补充。此外,明代宫廷的节俗时尚,对后世的器用设计影响颇深,十分值得留心。如清宫年节筹备的各色“大吉葫芦”题材陈设,端午所用的五毒扇子、棕子,中秋的玉兔簪子、荷包,凡此种种,琳琅满目,不胜枚举。
裁造衣物是丝绸的主要用途,明代实物遗存中有不少成衣,其中织成袍服又占多数。作者从设计思路分析其构图形式,将纹样织造时的平面效果与使用时的立体形态结合考虑,指出织成袍料“专样专用”的构图设计,令图案和款式都更规范,既遵循冠服制度,又保证穿着美观。笔者还需指出的是,长期以来,国内外设计师以“中国风”为灵感,创作了不少作品,丝绸图案更被高频使用。明代丝绸也是如此,如爱马仕就曾将定陵出土丝绸上的“童子执花”纹用作领带图案。图案从来都是文化的载体,了解其内涵更有助于设计出既具有传统内核,又充满时代气息的作品。可喜的是,本书对纹样的解说不限于名物考证,作者更注重探索新样式出现与流行的深层文化原因,并从中提炼时代设计思想,亦值得服饰设计、图案设计相关等领域关注。
《明代丝绸研究》作为一本学术专著,虽沉博深入,却并不晦涩。作者文风平实、娓娓而谈,高而不冷,可说文如其人。作为同窗同门,我与熊瑛师姐常一起看展览、拍图录、查资料。她既是我学术上的益友,也是我在读博期间的无私伙伴。我们一期毕业,又都习惯在半夜造文,有时文思不畅,我还会到她宿舍敲门骚扰。她不仅要陪我头脑风暴,还要给我准备夜宵。我俩自园中银杏初黄动笔,一直写到次年海棠渐开。我深知她对专业的热情,对学术的审慎。《明代丝绸研究》成稿时,有五个附录。其中史料简编共援引古籍文献315条,约5万字,其中包含不少未见他人引用,却带来新认识的文献,极为珍贵;《明代纪年丝织物出土简况》(不含定陵)和《明代顾绣存世情况》,共计2.1万字。这些不遗余力、费尽心血收集的材料,是她遨游学海撷获的欣喜,也是她想与学界共享的诚意。此外,我知晓她近期在补充明代丝绸对外交流的相关材料,众所周知,中交流外是艺术史研究最为复杂的主题之一,但以其坚韧不拔,我想《明代丝绸研究》再版时,定可展现其全貌!
张燕芬,女,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艺术学博士。研究方向:工艺美术史。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中國美術研究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