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黄汀等 :文化认同视域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价值、生成与进路
时间:2024-09-14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
0 分享: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仍在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加剧,世界处在大调整、大变革、大发展时期,各种思想文化既呈现出交流互鉴的大势,又呈现出相互激荡、相互斗争的现实。这种时候就特别需要通过精神纽带的维系、文化认同的凝聚以及正能量的激励来举旗帜、聚民心、展形象、育新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其传承发展具有独特的生发机制和内在机理,其中的文化认同机制是最重要的视角。从价值意蕴、生成基础和推进思路等维度研究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对于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指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文化认同的视角探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认同”(identity)一词内涵丰富,一直是心理学、社会学、哲学、文化学等多学科门类探讨的话题。在心理学中,认同是个人对他人情感、态度和行为的一种模仿。如弗洛伊德提出,认同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的趋同的过程,个人通过投向他人的认同来创造出自我的身份认同”。在社会学中,认同是对自我身份的一种确定,对直接作为人的“我是谁,我在哪里”的本原追问。如泰勒认为,认同首先就是要清楚“我是谁”,而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对人们来说是一种对最为重要的东西的理解。而在哲学中,认同则是对自身价值意义的追寻。“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是指人们将使用共同的文化符号、遵循一致的思维和习惯、秉承共同的文化价值、追求统一的文化理想等作为认同的依据。亨廷顿认为不同民族的人们通常用对他们来说最有意义的事物来说明“我们是谁”,即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文化认同对个体乃至民族国家都有重大的意义。个体通过以相同的日常行为和价值理念融入群体来寻求同类的认可,并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文化认同是形成群体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区分“此群”和“彼群”的依据,是形成群体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对国家民族而言,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文化符号、共同的文化心理归属和文化情感体验是凝聚和延续民族国家的精神文化纽带,它使共同体内的归属感由“我”扩展到“我们”,并聚集成国家民族认同的价值归宿。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深厚基石。对当代青年而言,只有发自内心地对优秀传统文化深切认同,才能对这一文化产生自豪感和自信心,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才有持续不断的内生动力。而强大的文化自信,既是奠定政治定力的稳固基石,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深层文化心理基础。恩格斯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慢慢形成并逐步发展起来的。从“仁义礼智信”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到“言必信,行必果”,等等,包含了丰富的道德规范、爱国理念、生命境界、奋进精神和行为规范,内容博大精深、寓意深刻、哲思深远,囊括了五千年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价值理念和人文精神,一直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左右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成为中国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基因、文化心理和文化传统。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和价值理念为今天的文化认同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的战略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开启现代化道路探索征程以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天下大同理念塑造的共同体文化基因,铸就了一条天下一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优于西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以“天人合一”观念形成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以自强不息精神形成的独立自主文化基因,走出了一个人口众多和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坚持靠奋斗创造未来的和平发展之路。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得文化认同有了更加强大的底气和恒久的定力。当前,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不脱离人类文明的大道,需要通过打牢历史文化基础来助力并发挥其积极引领与有效纠偏作用,需要通过传统文化认同来筑牢民族国家根基,揭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密码、文化基因和内在逻辑,凝聚起全党全国全社会团结一致向前进的强大力量。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后继者认识和探究文化发展规律,并以此指导文化建设实践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它肯定人类的思想文化观念是可以改造的。马克思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就是说,随着现实的社会生活条件发生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包括文化观念也会发生改变的。“一部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的历史。”其次,文化创造是人类交流交往的结果。“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因此,在文化创造过程中,人类的相互交往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最后,文化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不管是哪个时期的文化,只要具有先进性,就要博采众长并继承创新,“必须取得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全部文化,并且用它来建设社会主义”。因此,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是僵化的、固定不变的,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人们之间相互交流交往的增多、先进文化的不断创造都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包括文化观念不断改变,包括否定、认可、接受等等。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一系列思想观点,从宏大的视野系统地阐明了人们的思想意识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以及特定社会环境下文化认同的可能性、来源及路径。因此,在文化认同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外,还要充分考虑认识主体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等客观因素,要通过环境的改造和氛围的营造进一步强化认识主体的认同感。以文化认同为视角研究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从主观上来看,个体文化认同的形成与人的心理因素如知、情、意、行等密切相关。“从心理学上讲,价值观念存在知、情、意、行四点特征。在此意义之上,某个体认可某一社会规范的价值一般来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该社会规范有一定了解,并经过审慎考虑;二是对该社会规范有一定满意度,从情感上表示赞同或持肯定意见;三是在行动上愿意受该社会规范指导,并且形成自身生活方式反复践行。”因此,认同是个体在认知、情感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在态度和行动上主动与他人相一致的过程。个体的文化认同除了在所处文化群体中有良好的自我认同外,更表现为对整个社会文化所展现出来的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有助于人们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价值观念,最终形成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因此,在培育和强化个体的文化认同过程中,既要遵从个体文化认同过程中的心理反应机制,又要从个体所处社会文化环境入手来催化这一心理反应机制,使优秀传统文化能在认同的基础上找到传承发展的最佳路径。认知是指“通过思维活动对事物进行了解和认识”,是主体对客观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从知识层面对该事物表示赞同及认可,又叫道理上的认可。认同则是在认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是对认知的进一步升华。从文化认同形成的过程来看,每一个体的出生不仅仅是进入某一特定的血缘、家族关系中,而且是要进入相应的文化中,学习并吸收相应的文化。因此,文化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从认知到认同的过程。当个体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与他人或群体认知上的趋同,也就与文化的本质达成了一种认同上的共识。随着个体对文化的认知面和积累日益增多,个体就愈加希望自己和群体的文化具有一致性。而随着个体对文化的认知和积累,个体也具备了与群体更强的文化趋同能力。认知认同是认同结构的初级层次,包含外显认知和内隐认知两个不同的层级。外显认知是教育的目标、资源和方式追求的与个体的认知心理相契合的认知,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认知过程。对于当代中国青年而言,他们从小就受优秀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内涵具备了一定了解就是外显认知。然而这种单纯的外在了解并不是完全的认知认同,还需进一步升级到更高的层级即内隐认知。内隐认知也被视为更深层次的复杂认知活动,即我们过去所经历的一切正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思考、判断和决定。因此,内隐认知具有“积淀性”“启动性”的特征。“积淀性”意味着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现有认知是他们长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结果,已内化为一种潜意识的感知力。“启动性”指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过往经验会对他们接受新的教育产生一种没有痕迹的影响力。认知认同是外显认知和内隐认知协同发力的结果。要强化当代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就要既讲求目标、计划与方式,又要通过积累与强化,于润物细无声中对青年进行传统文化的理性引导。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虽然情感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但它不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即主体对客体的态度、情绪和内心体验。一般说来,情绪情感包括喜、哀、乐、爱、憎、惧等。“体验”是情绪和情感的基本特征,离开了体验就谈不上情绪和情感。心理学认为,情感的发动能对全身神经系统产生牵动影响,并由此产生巨大的荷尔蒙能量,甚至能够对个体行为产生最大的内在动力。可见,情感是产生认同的内在动力。情感认同是文化认同的内在保证。正如列宁说过的,“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显然,列宁注意到了情感共鸣对于文化认同的至关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个体对于自己追求什么样的价值并选择什么样的行为都只有在情感的驱动下,在满足了个体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之后,才会有强大的追求真理的动力。情感认同为认知过程提供精神支持和行为动力,积极的情绪情感能够促使人们的认知过程更为积极、深入,因此,它是认同过程中的催化剂。当青年对传统文化形成良好的理性认知时,他们的情感也会有所递进,显现出一种包含满意、喜爱、自豪、赞美等积极自觉的态度倾向。由于青年在这一过程中是主动和积极的,他们所获得的认知越多,就越能从心灵上接受并愿意“积极汲取文化滋养,继承文化品格,传承文化基因,进而丰富精神世界,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文化认同的程度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文化认同的表现层,即对文化形式的认同;二是文化认同的保护层,即对文化规范的认同;三是文化认同的核心层,即对文化价值的认同。三个层次相互影响,构成文化认同的体系。作为文化认同的核心层,价值认同代表了文化群体的形象、所追求的目标和不同于其他群体的特质,是维系一个文化整体稳定存在的重要枢纽。核心层一旦崩塌,文化群体也随时面临解体的危险。正因如此,法国社会学学者杜尔凯姆认为:“文化认同中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团体的真正内核,其作用能为团体中的个人成员树立价值理念和道德典范并使其能够长时期的存在下去。”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下来的民族,就是因为不管外部环境如何恶劣,中华民族始终坚定自己的文化价值,在不断兼收并蓄开放创新中形成源远流长从未间断的中华文明。价值认同是文化认同中最本质的认同,只有对文化价值的认同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认同。有了价值认同,则不管文化的外在表现层和保护层发生何种变化,文化认同体系的根本就不会变。否则,文化的形式认同和规范认同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化认同体系就会顷刻倒塌难以为继。可以说,文化的价值认同既是指导群体成员精神世界前进的导航灯,又是将群体成员的思想行动统一起来的黏合剂。对当代青年进行传统文化价值认同教育,就要高度重视主流意识形态的正面引导,让青年于内心、信念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自豪感、归属感,并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质。行为认同是指主体对客体有了一定的认知后,在情感上愿意认可并接受,并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认同,最终转化为日常实际行为并持之以恒。文化认同的最终目的和最高目标就是行为认同。在文化认同的四个环节中,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都属于内化,要检验文化认同的成果,最终还是要看行为认同。因此,对当代青年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教育仅仅停留在知识和情感的认同上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在知识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内化成自身价值观念,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和行为认同是个体的知、情、意、行四个要素在文化认同形成过程中表现出的四个层次,四个要素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从而形成了个体统一的心理反映过程。一方面,认知认同是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的基础,如果没有对事物的认识,也就无从谈及对事物产生某种态度,确立某种理念,正所谓“知之深”,才“爱之切”。另一方面,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给个体的认知过程提供精神支持和行为动力。积极的情绪情感、明确的价值理念,能够使人们的认知过程更为积极、深入。因此,在文化认同过程中,理论教育只是基础教育,还要将情感要素有效激发起来,要将“晓之以理”和“动之以情”有机结合,与外化行动有机结合,并让这种行动变成一个持续而稳定的规范和机制,方能达到文化认同的最佳效果。“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从文化认同的视角研究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决不能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应该在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指导下,用科学的教育方法融通认知、情感、价值、行为四个维度,协同合作、相互赋能,使之持之以恒地融入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之中。(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需要通过鲜活的内容以增强知识认同“好的表达,可以把‘我们想讲的’变成‘受众’想听的,也可以把‘受众想听的’融进‘我们想讲的’,更容易捕获人心,赢得认同。”以文化认同为视角对青年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内容鲜活起来无疑是一种“好的表达”。一方面,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讲清楚”的要求阐释好优秀传统文化,“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着力构建有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增强青年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知。另一方面,要改变以往单调的灌输式风格,遵循青年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运用丰富的历史资源,鲜活的案例、生动的语言阐释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质,推动青年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自觉将外显知识转化为内隐知识,通过好的表达促进青年在不知不觉中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加工,进而内化形成新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的知识认同。(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需要通过情绪的感染以增强情感认同从“认知-情感”的关系上看,认同不仅是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情绪和情感的体验过程。同理,人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也是与特定的历史情境相关的,离开了具体的历史情境,其情感动力和象征意义均无从谈起。因此,以文化认同为视角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仅需要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加以强化,还需要通过情感的催化作用,通过情绪和情感的体验促进“认知-情感”的自觉转化,推动形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和归属感。首先,从情感亲近到情感共振。一方面,教育者只有自己真懂、真信、真热爱,才能向青年传达饱满、快乐的情绪,使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传知,还能传情,因此,教育者要增强自身对教育的感化力;另一方面,要充分注重青年的情感反馈,力争教育者的感化力与受教者的接受力同频共振,使双方情感交流从亲近上升至互振。其次,营造情境化体验氛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影响力不是躺在博物馆中,也不是立在高阁书架里,其作用于人的心灵离不开特定的文化情境和个体自身的文化体验。青年正处于人生中情感最为丰富的时期,外界具有吸引力的情感因素极易与他们产生共鸣。因此,珍惜和利用各个时代的文化遗产和文化传统,创设良好的情感表露环境获得身临其境的文化体验是增强情感认同的重要途径。在现代技术手段的支撑下,将现实场景与虚拟历史场景融合作用于人的体验,让青年穿越千年历史,丰富情感体验,感悟当下人生,启迪思想智慧,塑造精神品格,最终内化为情感认同。(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需要通过话语的重塑以增强价值认同“从主体文化价值需求与文化共同体价值供给关系上看,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基因构成了时代发展进程中的人文底色,而以新时代现实需要烛照传统,则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转化为现实精神力量的关键。”因此,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还要重视它的当代价值,通过话语的重塑增强其内涵的说服力、形式的吸引力和未来的延续力。首先,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融合。中华民族是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文化共同体,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深深印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中。由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和形成的精神合力,使多民族历史上形成的心理局限、固有偏见和隔阂得到彻底消除,并凝聚成中华民族认同的价值归宿。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使青年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次,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在话语形式上的创新。在当前媒介融合的时空下,各种新事物新信息如雨后春笋涌现极易吸引青年的眼球,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由于时空殊异、语言晦涩和育人方式难以引起广大青年群体的共鸣。因此,要增强青年群体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和价值观念的深层次认知,就要适应网络化、信息化时代要求,积极拓展网络教育空间,开发与青年的学习生活习惯和话语表达相契合的文化主题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客户端、微电影等,让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让其所蕴含的深层精神力量被当代青年看懂、记住、用上。最后,将优秀传统文化的超然人生境界与新时代追求远大人生理想有机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信念和人格追求,这些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和精神实质。要在优秀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家国天下情怀中植入共产主义的目标追求,引导青年将社会理想目标与个人奋斗方向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有助提高人生境界,促进青年成长成才。(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需要通过氛围的营造以增强行为认同文化对于人的主体精神创造活动而言,从来都不是一种静态的景观,而是融合于当下生活主题的一种思维和情感方式。文化认同的核心在于现实生活,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文化。为此必须重视理论认知和行为认同的巨大差距,只有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内涵和核心内容整合到文化建设中去,贯穿于当代青年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融汇于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之中,才能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实现从量到质的变化。一是优化文化环境。通过打造传统文化走廊、树立历代名人名家雕塑、开展经典阅读、国学竞赛、专家讲座、书画民乐等活动,以及用好用活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美术馆、文化遗址等形成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环境氛围和生活场景。二是构建互动式媒体矩阵。在利用好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宣传橱窗等传统媒体的同时,与时俱进利用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开发新媒体的不同功能,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媒体渠道”的有机融合。三是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和传统节日庆典活动,展示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让青年深刻理解和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价值追求。四是深化拓展实践途径。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培养青年健康学习生活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与青年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优秀传统文化像空气一样充盈于青年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体验之中,成为青年日用而不自知的行为习惯,真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群体的传承发展。黄汀,女,湖南长沙人,湖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文章来源:认同研究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