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延中 王琦:充分发挥文物和文化遗产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促进作用(二)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打造中华文化社会氛围及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命题。其中,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两创”无疑是重要内容。首先,要融合创新,构建多维度的传播传承体系。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的主要信息源。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加工,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数字展览展示展演活动,对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凝聚社会共识意义重大。要充分运用数字化、网络化、AI等技术,系统梳理民族地区反映中华文化的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形成资源数据库,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览打造成文化数字资源,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和教育,加强人们与中华文化的情感互动。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物展览建设,打破现有静态化展览模式。推动具有代表性、效果好的展览活动进行全国巡展,有形有感有效凝聚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认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次,提炼中华文化标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通过拓展数字终端,利用官方微博、短视频APP等方式塑造超级IP,提升中华文化品牌价值。深挖中华文化产业潜力,在尊重文物和文化遗产特质的前提下,推动其与中华文化深度融合,推出全新文化产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民俗研究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