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欧爽:传统手工艺介入乡村建设——基于产业和生态视角的研究
时间:2024-11-28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
0 分享:
传统手工艺在服务于人类生产生活的过程中传承发展,其角色功能虽日渐式微但从未转变。探索传统手工艺在乡村建设中的功能,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在传统资源丰厚的乡村发展传统手工艺产业,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发展战略。文章通过分析艺术乡建的不同案例,总结了艺术乡建的两种模式,对比两种模式的差异及结果,找出在乡村振兴下乡村手工艺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构建永续乡村的关键要素,旨在解决乡村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之外,繁荣传统手工艺产业实现乡村振兴。一、引言
历史上,人们一直按照自己的生产活动及有益于自身的方式来改变物质的自然形态,以使之符合自身日常生活需求,最终繁衍出了数量众多的优秀传统手工艺。进入工业化社会后,手工艺产业原初运行的模式逐步被瓦解,角色和作用日渐式微,但传统手工艺犹如星星之火并未消失。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还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快速向城市转移,结果会导致农村生产空间的压缩和城市消费空间的增大。这种趋势正在形成新的城乡关系,亦逐步生成新的社会形态、经济业态和文化生态。在这个主流趋势之外,还有一个现象我们不能忽视,那就是无法完成城市化的那部分人,加上被国家新政策影响的一部分人,又重新回到了农村,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还有一批心怀理想的乡建工作者也持续关注乡村发展,身体力行积极地推动乡村建设。从国家政策来看,从2017年10月至今,国家持续出台了多项乡村振兴政策,对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相应的部署,明确传统手工艺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扶贫就业、产业发展和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乡村振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手工艺也成为乡村振兴中打造品牌建设和发展特色产业的关键元素。
二、传统手工艺乡村建设路径的实践探索
亚洲各国在发展保护传统手工艺之道路上日本走在最前沿,其他各国也多借鉴了日本的经验。总体来说传统手工艺都是在乡村地区以产业形式开展为主,传统手工艺对乡村来说不但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也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与乡村发展融为一体。由于国情不同,我国在传统手工艺发展上也借鉴了日本经验,并根据本国情况进行了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的乡村建设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完全依靠外界力量来建设乡村,在这种力量的主导下,乡村面貌得到快速改善;另一种是借外界力量激活乡村内在活力,此模式耗时较长,需要挖掘村庄的文化内涵、重建乡村秩序,统筹整体和个体之间的协调发展。
(一)璧山村模式
2011年在安徽黟县发起的碧山共同体,至今已走过十个年头。发起人最初的目标是期望激起乡民们返乡热情,繁荣和继承乡村文化,探寻失落的文化传统,共同重建乡村公共生活。发起人还意识到帮村民找到自我认同感,是乡村文化建设非常重要一部分。他们在政府的支持下聚集了国内外大量专家,对碧山文化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和整理,最后完成了《黟县百工》一书,发起了“碧山丰年祭”仪式,希望通过乡村的民俗活动,延续村庄的祭祀传统,赋予村庄新的内涵。发起人秉持这种理念,通过持续不断地努力帮助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从这点来看,此方式比普通的乡建实验更为成功,走的也更远。碧山模式成了艺术乡建的优秀案例,是地方宣传文化旅游的名片。
回望碧山乡建的历程,可以说是完全地照搬了日本模式,甚至碧山丰年祭仪式也是为了达到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那样的效果。从发展旅游的角度来看,碧山达到了预期目标,成为案例典范。从现实结果来看,却发现真相不止如此。碧山共同体像一件艺术品,它变成了艺术家们的乌托邦,村民们虽然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但最终他们却把祖宅以不断增长的价格卖给了聚居于此的艺术家,拿着钱进城买房,完成了自身的城市化。也就是说,碧山的村民以另一种方式出走了,留下来的是寻找乌托邦的艺术家。传承村庄文化的主体已经从村民变成了艺术家。而当碧山的商业气氛日益浓厚时,又有一些艺术家逃离了村庄。从本质上来说,村民没有正确地认识到乡村的价值,没有意识到他们对乡村的责任。而失去乡民主体意识的乡村,是没有意义的乡村。
云南省鹤庆县的新华村凭借银器加工生产工艺已经走过1200多年的历史,大部分村民都从事银器加工或者服务银器加工产业,依靠银器产业逐年提升经济收入,在发展产业中建立起了文化自信。产业发展亦带动了民俗旅游,村民们带着自身拥有的工艺向云南全境及西藏地区扩展,扩大了生产销售网络。随着旅游业的繁荣,银器的生产和销售带动村民的收入持续增长。[1]新华村的村民们对乡村价值有充分的认识,在传承发展银器加工产业的基础上开展旅游业,产业加旅游业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新华村在持续地手工艺生产中形成以村为基础向周边扩散的生产网络,在此过程中与周边的村落逐步协作生产,形成约定俗成的稳定合作模式,最后构建了良好的产业生态圈。这可视为化解传承传统技艺和村民追求现代化生活之间矛盾一种有效的方式。
新华村的成功有几点关键因素。第一是有历史传承的手工技艺,正是在手工艺产业基础上发展乡村旅游,才成功形成产业和旅游之间的良性循环。第二是村民们具备较强的文化自觉性。从走夷方的小炉匠到回村置业、广收门徒的工艺美术师和非遗传承人,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改变并没有让他们远走繁华的城市,而是坚守在村庄传承文化与技艺。即便是有学成后远走他处谋生的手工艺人,也像是不断线的风筝,和村庄保持着密切的来往。第三是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创新意识。不管是作为小炉匠还是技艺大师,对于不同文化都能兼容并包,对新的思想理念和设计善于接纳汲取其精华,学成出走和慕名而来的青年人都有选择的机会。
新华村的面貌在不断发生变化,村庄基础设施、经济条件、产业结构、旅游配套都越来越好。不变的是村民还在村庄,手工技艺持续在传承。可见,村民具备主体意识是一个村能否振兴的关键,产业旅游也应在尊重村庄文化,在地域文化得到充分发扬的基础上进行。居住在村里的人利用村中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文化活动,在村域内发展独特的产业经济活动,正因为传统手工艺既承载着文化传统,又可与经济效益挂钩,还须靠人来传承,因此手工艺可将整个村庄发展的所有要素统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圈。通过产业建立内部与外界的联系,改善经济状况,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最终村庄得以永续发展,达到乡村振兴的目的。
湖南省永顺县竹资源丰富,县域内有多个村庄在发展竹产业。其中澧源村竹产品制作迄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其工艺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统竹编产品有米筛、隔筛、套筛、簸箕等以精湛的工艺产品,后又发展了竹雕和根雕产品,是县内有名的竹编工艺村。近几年县政府着力发展竹产业,引进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成立传统工艺工作站对竹艺家具进行研发,并筹备建设了“湘竹”品牌。通过组织多个村庄的零散农户进行集约化生产,减少了村作坊数量,竹产业年生产总值提高了百分之五十,人均收入提升了五倍之多。通过高校的设计研发投入,丰富了产品的功能和品类。随着生产销售网络的扩大,村集体经济得到有效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和交通状况也有条件得以提升,村民大量流失的情况得到根本性扭转。[2]永顺的村民真正参与到村庄的建设过程,并因发展手工产业改善经济建立文化自信。村民流失速度减缓,甚至有返乡青年加入到竹产业发展中。由此可见,发展传统手工艺的过程也是提高乡村自我发展能力的进程。
永顺发展竹产业借助了高校设计力量,基于村中自然资源和传统技艺进行竹产品研发,将村民们聚集起来进行集约化生产,建立手工产品质量标准,推动品牌建设联动来防御市场风险,保护了工艺生产也提升了村庄的竞争力。乡村要形成一个可持续的生活环境,必须要具备人、地、产这几个核心要素,才能形成村落文化生产空间。提高村民的组织化程度,使村民真正成为生态资源价值化的微观主体,对建立产业生态圈非常关键。传统手工艺不仅贯穿于有组织形式的生产消费领域,还蕴含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信仰,需与民众持续互动来适应社会性发展需求。在竹产业生态圈构建的过程中,地方文化生产空间也得到了保护。
通过分析三种不同模式的艺术乡建案例,发现不同乡村适应的模式不同,选择不同的模式得到的结果也不同。三个村都拥有丰富的传统资源,也有能支撑手工艺产业发展的条件,不同的发展模式使三个村庄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并深刻地影响着村庄的未来。
首先,碧山和永顺都接受了外部力量的介入,结果是碧山发展成了民俗旅游胜地,永顺成为了竹产业聚集区。碧山村吸引的是心怀理想的艺术家,而永顺的村庄却吸引了返乡人员一起创业,这是本质的区别。传统手工艺保留着民众的传统生活形态和意识轨迹。碧山村的外部力量入侵了地方知识体系,艺术家的到来挤占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空间,改变了原有的乡村秩序。在碧山村传统价值体系与文化重组过程中,村民失去了主体意识。永顺的村民靠着本土的丰富竹资源和自身所传承的技艺进行产品生产,通过外部设计力量丰富了产品品类,将产品销售到区域外甚至是国外,他们不再是主要的消费者,但还是主要的生产者,具备持续传承制作技艺的条件,发展产业的过程中村民的主体意识得以强化。这也是村庄能继续发展、逐步走向振兴的基础。农耕社会的村民既是工艺品的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这使手工艺在生活形态相似的人之间可代代传承,并隐匿着不为时间所左右的本质性因素。但手工艺内部也在不停地发展和演变,延续至今的经验和智慧不断积累成为传统,形成了和历史交融发展的力量。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方面来看,通过发展传统工艺产业来改善经济,共同建设村庄进而形成集体记忆,这个过程也是建立文化自信、体现个人人格的过程。
第二,新华村和碧山村都是传统文化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均发展了旅游。新华村有悠久的银饰制作历史,依托于传统手工艺特色村为品牌进行旅游宣传,还以此技艺和产品为旅游品牌的主体内容,作为传承技艺的主体——新华村的村民,一直居住在当地,甚至出现了村中女性不愿外嫁、外部女性想嫁进村的现象。[3]碧山村开展了扎实的传统文化梳理工作后发展了民俗旅游,成为了商业气息浓厚的著名旅游点。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善,区域经济也得到改善,但最终碧山村变成了艺术家聚集地。但在商业氛围渐浓后,又有一批艺术家逃离了碧山,碧山村也不是原来的碧山了。传统手工艺是乡村文化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持续发展的动力,守住区域文化的独特性来保护、延续发展传统手工艺,是创新发展乡村文化和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抓手。说明在具备丰富传统手工艺资源的乡村开展产业,组织村民进行生产活动,可以帮助村民建立文化自信,改善经济状况,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发展问题。
第三,永顺模式和新华模式都发展了手工艺产业,区别是永顺仅有竹产业,新华既有银饰制作业,又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旅游。永顺的竹产业是在政府统筹规划下进行的,产业发展还在初级阶段,目前还没形成构建产业加旅游的基础条件。新华村的产业发展模式呈现出极强的自觉性,在成熟的产业发展基础上开展旅游,带动生产销售网络不断扩展边界,增强了村庄的凝聚力,形成了新的市场共同运行体制。一种以新华村为核心,周边村落为中间市场,向外围市场辐射的模式。虽然两个村的发展程度不同,凝聚力强弱不一,但是两地都吸引了外出人员返村,村民成为参与乡村建设的主体,手工艺产业也是村民经济生产和文化生活的主要部分。
1、传承手工艺的村民是乡村发展的主体。乡村是不断发展有机体,其核心价值是所承载着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村庄内的民俗、手工艺、民居以及乡村里存在的所有造物,与村民共同塑造了乡村的日常生活,构成了乡村特有的秩序和文化。乡村农业和养殖业进入现代化生产后,作为传承手工艺主体的村民,有大量的农闲时间可用于传统手工的生产,保障了手工业从农副业转变为主要产业。另一方面,目前手工艺产业面临从业者年龄结构断层,传承梯队青黄不接的现状,在乡村发展传统手工艺产业不但解决了产业人才培养问题,乡村人口外流问题也迎刃而解。乡村的富余劳动力,是生产工艺品的有生力量,也是乡村建设的主要力量。
2、传统手工艺是乡村永续发展的重要引擎。乡村的永续发展指的是乡村社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相对的统一。其核心是乡村社会和谐发展,且乡村生活和生存方式之间发展能相匹配。我们既要传承发展乡村传统文化,也不能忽视村民想改善经济融入现代社会的期望。发展乡村手工艺产业能实现传统文化、经济增长与生态可持续之间协调发展、良性互动,最终形成利益互补、相互依存、不断促进的发展格局,成为乡村振兴可持续性动力。乡村具备手工艺传承的一切要素,只需要将这些要素进行统筹、有序地组织则可。在乡村发展传统手工艺也有利于促进乡土文化重构,直接推动乡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时代变革。
3、外界力量只能指导实践,但不能代替实践。现在乡村建设工作,外界力量通常把现代的价值观念和设计理念直接输入乡村,而不是在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尊重乡村内生力量的基础上来进行,这种现象导致驱使村庄发展的后劲力量缺失。外界力量应帮助复兴乡村的内生力量,构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组织村民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之中。在传统工艺发展领域也存在这个问题。在自觉性发展的时代,因为生产者个人需求驱使的创新,已无法满足社会消费的需求。在适应当代发展中,传统工艺的创新环节涌入了多种设计力量,导致其在创新方面取得大量成果的同时,显示出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在手工艺产创新阶段也要尊重工艺的价值和文化传统。现代设计理念如过度侵入传统文化内涵,其结果将背离工艺价值,造成传统手工艺的自我发展动力不足。
4、正确认识乡村建设中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村民于村庄就是个体与整体,村民作为生活在村庄的人,其也是乡村社会的一员,他们参与了到乡村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个体的发展要符合整体的利益,整体必须要保障个体的发展。村民社会经济地位较弱,村庄有组织地引导村民进行生产,来保障他们经济上的稳定性,赋予他们责任和道德感,是村民建立文化自信和发展乡村的必经之路。传统手工艺与乡村文化也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传统手工艺是乡村文化的一部分,乡村文化空间的建构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乡村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中,亦要理顺其中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不同村庄拥有的资源不同,在传统文化资源得到正确认识的条件下,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结语
传统手工艺是由最广泛的农民群体创造传承的,只有扎根于乡村才能得到生命力,在生命力旺盛的条件下才能复兴多样性乡土文化进而形成时代特色。只要有在乡村生产生活的劳动者,就会有他们传承和创造的文化与艺术。发展传统手工艺产业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因为手工艺关乎传统兼顾现代,既是文化也有经济属性,走进了学术又服务于生活,在乡村生发又在城市使用,它不但是历史的也是未来的。在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乡村发展手工艺产业,一定要尊重乡村的价值,挖掘乡村的文化内涵,尊重村民的文化主体地位。唯有此才能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适应当地产业和文化生态,形成独有的产业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最终村庄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实现振兴。本文发表于《当代工艺美术批评文集》第一缉,上海交大出版社。作者:欧爽,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欧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