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若风:乡创是中国美学之冠上的新明珠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学术交流
研究 | 孙若风:乡创是中国美学之冠上的新明珠
时间:2024-12-08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0      分享:
今天的乡创美学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试金石,也是文化强国的基石。如果说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在小镇,当代中国的文化复兴基地则是在乡村。中国的文化复兴当然离不开城市这个主战场,但是,乡村将是它开辟的另一个主战场。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的辉煌交响。就如同城市文化会以恰当的方式进入乡村一样,乡村文化也会在城市中酝酿、发酵。在这样的双向交流中,怀有乡土情结、向往叶落归根的中国人,更倾向于把城市文化场景变成对乡村环境的模拟,把城市艺术的旋律变成对乡村艺术的回响。乡村振兴的大幕已经拉开,乡村已经从边缘走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央,乡村农业和乡村文化也将在举世瞩目中得到精耕细作,成为中国未来发展方案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文化演进看,乡村既是当前发展的短板,又是未来发展的洼地,中华文化的复兴,将定格在它的返乡之旅与再出发征程中。

(图片来自网络)


     

       在当前的乡村文化发展中,参与者、建设者的主体结构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设计师把眼光投向了乡村,让艺术介入乡村。这种村落再生实践,是出于艺术的敏锐,也是出于对乡村艺术的向往,他们会真诚地向乡村艺术家和传承人学习,尊重生活在乡村里的居民,有想法会和他们商量,寻找最佳的艺术解决方案,小心翼翼地还原乡村应有的面貌,保护乡村艺术的生命力。事实证明,真正的艺术家、设计师凭借其职业敏感度和专业素养,更能辨识当地的生活之美和艺术之美,并把它们提炼和呈现出来,帮助当地居民更好地发掘乡村艺术,呈现或重塑乡村艺术之美。解决乡村的内源性力量与艺术界前沿力量的关系,用艺术拯救衰败的村落,这在日本等国家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21世纪以来,我国的艺术界也表现出主动走向公共的积极变化。“艺术介入乡村”作为一种潮流方兴未艾,开放的乡村欢迎这种力量。最重要的还是让农民参与,让农民动手,让农民成为创造的主体。中国的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乡土文化深植于我们的体内,成为民族文化的基因。回归这样的场景,会让人感到熟悉、亲切,于是触景生情,心领神会,于心戚戚,然后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必须返回乡村,返回曾经文化与庄稼一起生长的土地,立体式地搜寻,沉浸式地体会。轻捋这里的草木,一草一木皆关情;与这里的百姓交流,乡言乡音有共鸣。


       乡村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故乡。乡村有最适合中国式审美的语境。孔子是面向乡村的,所以他说“礼失而寻诸野”;老子、庄子的核心语汇,比如山、水、自然,都在乡间;王阳明创立心学的灵感来自多年的乡村生活,最后在龙场悟道。在很大程度上,中国传统美学是开在乡村的花朵。今天,在乡村文化建设上,政府、社会组织、企业、村民、新农人、设计师和艺术家之间,共同语言最多,最容易达成共识,其原因就是他们有着共同的审美追求。


       以乡村为论场,是重构中国审美话语体系的基础。大学、科研机构是建设中国审美话语体系的重镇,书房、课堂也是研究、阐发中国审美话语体系的场所。我们希望的是,能够把研究的目光投向乡村,关注乡村与中国审美的关系、历史,更要关注今天发生在乡村的审美实践和审美经验。我们期待,在乡村会有美学工作者的身影,更会关注乡创一线的艺术家、设计师、创客作为乡创美学主体力量的崛起。


       近现代以来,中国美学经历了第一阶段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替宗教,第二阶段以朱光潜、宗白华为代表的生活美学,第三阶段以蔡仪、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美学,第四阶段以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服务为主导的文化建设理论表现出大众美学倾向,随之而来的乡创美学,终将成为未来中国美学之冠上的新明珠。





孙若风,文学博士,高级记者,博导。全国旅标委主任,全国文体康旅装备联盟理事长,中央美院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文化元宇宙专委会首席专家、沉浸式文旅产业专委会艺术顾问,工信部工业文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兰州大学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散文学会校园文学专委会主任。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孙若风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