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旺德:传统工艺美术在IP中的创新实践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学术交流
研究 | 徐旺德:传统工艺美术在IP中的创新实践
时间:2025-03-22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20      分享: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和创新一直是工艺美术行业探讨和交流的主要课题,从2005年启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到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概念,无不是在要求传统工艺美术走出一条能顺应当下社会变革、可持续发展、产业升级转型的创新发展之路。2024年7月,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和猫耳娱乐、D-FORA三方合作成功举办了一场集IP展陈、粉丝见面、非遗体验、非遗参观、话题互动等形式的线上线下交互活动。通过此次活动展现了上海传统工艺美术如何携手商业IP,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寻求发展创新之路的努力。

图片

一、IP概念简述
2020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引入IP概念,提出“培育和塑造一批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原创IP,加强IP开发和转化,充分运用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表演、网络视频、数字艺术、创意设计等产业形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商业与文化范畴中, I P 通常指代“Intellectual Property”,也就是知识产权。在法律范畴中它是人类基于智力劳动成果而依法享有的权利,涵盖专利权、商标权以及著作权(版权)等诸多方面。于当下蓬勃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而言,所谈IP更多的是指有内容价值和有粉丝基础的IP内容。在互联网的繁荣发展下使得当下的IP开发完全不同于以往法律范畴意义上的知识产权开发。一个具备价值的IP,诸如热门动漫形象或是影视角色,都能凭借广泛的知名度和庞大的粉丝群体,结合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催生出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与商业服务,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


图片


媒体人罗振宇在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2015》中这样阐述IP:IP是指可以摆脱单平台的束缚,对用户产生吸引力的事物。他认为IP作为一种“社交货币”“新型交易入口”使得个体产生存在感,实现产品本身所具有的稀缺性。这刚好迎合了IP所要阐释的权利和权利归属、保护原创的目的。
显然,法律范畴的知识产权是文化行业所提的IP概念的基础,互联网上所提出的IP不仅仅包含IP本身,还包含如何运营IP的过程,其离不开内容和数据两个基本点,使得IP概念具有了时代特色和商业价值。


图片


二、上海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也为传统工艺美术注入了强大动力。唐家路提到传统工艺当代价值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即从经济、社会等多个角度出发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行业发展注入活力。
上海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特别是近现代的上海工艺美术随着上海在全球经济贸易地位的上升,上海工艺美术形成了以传统技艺为根基,以世界主流审美为表现形式的“海派风格”,其既有深厚的中华文化价值,又兼具世界主流艺术潮流魅力。它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更是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的体现。


图片


上海传统工艺美术技艺的种类繁多,传承驳杂。如从技艺的系统性、传承性、保护性、丰富性这几点来分类,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的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最具代表性,其涵盖的技艺包括:黄杨木雕、玉雕、砚刻、竹刻、瓷刻、面塑、灯彩、剪纸、刺绣、绒绣、编织、象牙细刻等,保留至今的国家级非遗四个,市级非遗五个,每一种工艺都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例如,上海面塑技艺从中国传统祭祀文化和美食中传承发展而来,以其独特的材料配方、独创的技艺八法,将柔软的面团塑造出一件件体态各异,生动精美的立体摆件,展现了造型艺术之美。例如:上海剪纸技艺以纤细秀丽、构图丰满的风格著称,其融入了北方剪纸的粗犷朴实、简练奔放与南方剪纸细腻秀丽、线条流畅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海派”特色。
李砚祖认为传统工艺美术既是物质又是非物质的存在,它不仅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智慧,同时也反映了某一地域特有的民俗风情。这种双重性质决定了对其保护和发展工作的复杂程度,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回看历史,上海传统工艺美术在历史长河中是不断发展演变的,运用先辈传承下来的技艺结合当下政治、经济、文化的潮流不断创新表现形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再看当下我们正处在一个多元文化碰撞的时代,“国潮”“二次元”“Z世代”等词语正逐渐融入及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词语的出现其根本就是IP概念的普及及运用,那传统工艺美术是否能与IP概念相结合,又能否促进传统工艺美术的创新发展,使其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图片


三、传统工艺美术在IP中的应用
案例分享:LASER & MANTA“寻踪海派·觅影非遗”
(一)IP形象进入现实场景
本次合作的IP形象为猫耳FM里的“LASER”和“MANTA”两个虚拟偶像团队,为了体现本次工艺美术传统技艺中的非遗文化,设计团队为偶像团队专门设计了融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和具有传统工艺美术技艺的配饰道具,例如:团队中的吉他挂件采用了上海金银细工技艺,团队中的手提灯笼运用了上海灯彩技艺。同时,为了符合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的工艺美术环境在展陈中搭建了巨幅全幕人物背景、有单个真人尺寸的偶像展板,
还有通过上海绒绣、上海灯彩、上海剪纸、海派珐琅等上海非遗技艺做成的IP主题展品,让年轻的粉丝们在体验“LASER”和“MANTA”两个偶像团队,从二次元的虚拟环境带来的超酷感受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带有非遗文化的形象改变使其真正走入现实环境。另外,为增加粉丝们的互动性还增加了在线上专区留下参观感受再到线下活动中领取偶像卡和盖章,极大地拉动了年轻粉丝的参与度,本次活动不仅有上海本地粉丝,更是吸引了江浙及泛长三角地区的粉丝参与进来。
(二)非遗技艺在IP形象中的运用
本次上海传统工艺美术技艺在“谷子”(IP衍生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为“谷子”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收藏价值。例如,这次的“谷子”采用了灯彩、剪纸、绒绣、珐琅、面塑等传统工艺美术的非遗技艺,将IP形象与生活常见的一些精美工艺品相结合,制作出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书签、冰箱贴、灯笼、首饰等产品。传统工艺美术技艺的应用使“谷子”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性和收藏价值,提升了“谷子”的文化内涵和品牌价值,使这些“谷子”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进一步扩大IP形象的影响力和商业价值,受到了广大年轻粉丝和普通游客的喜爱。此外,通过将传统工艺美术技艺融入“谷子”的设计与制作,不仅能够为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契机,还能够为“谷子”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图片


(三)两者结合所形成的双赢
上海传统工艺美术与IP的结合,对双方具有文化、商业、宣传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形成双赢局面。
首先,两者的结合为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新的路径,通过与IP形象的结合,将优秀的传统技艺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从而增强年轻一代对传统技艺的认知和兴趣。例如,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为粉丝们提供了海派珐琅体验活动,用虚拟团队中的IP形象做成胸针,让粉丝们为自己心目中的偶像上色,亲手制作一款独属于自己的珐琅“谷子”,不仅感受了传统技艺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技艺的探索欲望、促进了传统技艺的传播和发展,这就是一条吸引新生代、转型升级的发展之路。
再有,两者结合也提升了IP形象的创新力和拓展力。IP形象创新关键在于设计师,但IP设计师对于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不一定都了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实践出真知”。通过这次合作令本次团队的IP设计师们深入地研究和了解了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积累了对传统工艺美术技艺的理解,在未来面对类似的项目开发有了经验和表现手法,可以运用传统工艺美术元素对IP形象进行重新诠释和创新设计,使其更加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品味,创造出既有传统韵味又具有现代时尚感的IP角色造型,既保留了传统艺术的独特性,又拓展了其表现形式和应用领域,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和创新发展。


图片


综上所述,传统工艺美术与IP的结合是一条具有战略意义的发展道路,它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升级和多元化发展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其实,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科技的强势崛起,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新一代年轻人并不排斥优秀传统技艺与文化,从“故宫文创”到“国潮文化”的盛行无不说明了他们对于祖国的传统文化、优秀技艺充满了荣誉感和自豪感。面对他们,作为当代工艺美术从业者需要与时俱进,创造更多的符合当下时代潮流的优秀作品,积极地和各类IP合作为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IP的粉丝们带来更多精彩纷呈的文化体验。

徐旺德,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