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振华:公共艺术的方法及其运用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学术交流
讲座 | 孙振华:公共艺术的方法及其运用
时间:2022-10-27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119      分享:
惠安时刻”--惠安雕艺文化大讲坛栏目,以“雕刻城市与公共艺术”为年度主题,定期邀约不同领域的专家人才讲座对谈,期望以学术交流、市场培育、城市建设为目标,提升惠安雕艺文化内涵,推动惠安雕艺文化产业的提升发展。
主讲嘉宾:孙振华
【讲座提要】
公共艺术是在公民社会的基础上,在公共空间体现了民主、开放、参与、共享的价值观,有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程序保障,有相应的创作方法论,可利用建筑、雕塑、绘画、景观、水体、灯光、表演、活动等各种艺术形式,针对和适应特定的地域、社区和环境而加以实施,以满足和服务公众需求的综合性艺术。
方法一点都不神秘,做什么事情都是有方法的,但是方法是分层次的,依据事情不同的层次,会有不同的方法。比如说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有的人可能思想方法比较单一,一条道走到黑,这也是一个方法,“一根筋”的方法;有的人思想方法是发散式的,是一种“试错式”方法,可以有很多途径来尝试,就不会自己把自己给束缚住。
方法论是什么?就是关于方法的理论,是对方法的思考,有了方法,但是没有自己做这件事情方法的自觉性,不自觉,就是没有总结。如果有人问为什么做得这么好?这就需要总结,才能知道为什么做的比别人好。如果没有跟别人的比较、没有方法的自觉,好在哪里,为什么好,就不得而知。这就是方法和方法论。
这涉及我对于公共艺术一个比较核心的看法,我觉得公共艺术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观念和方法。什么是观念?就是想法。公共艺术最重要的就是想法。你的创造来自哪里?就是来自你的想法,来自你的观念、你的思想,你想表达的是什么?想法很重要,观点就是想法。
方法就是办法。有了想法,没有办法还是不行的,办法就是我们说的技术、技巧、技能的统一,所以,观念,解决的是思想认识的问题,方法,解决的是实际操作的问题。
好的公共艺术,一定是好想法和好办法的统一。
公共艺术常用的几种方法
调查问卷法:采用访谈(口头)、问卷(书面)、测验(综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有关公共艺术对象的现实和状况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目前在社会学研究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公共艺术实践中广为采用的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找历史书籍、文献档案、地方志、民间记载等途径来获得与公共艺术项目相关的文献资料。文献研究法的作用:充分掌握大量文献,作为公共艺术实践的背景资料,作为进一步观察和访问的基础;能得到与现实状态相比较的系统、全面的历史资料,梳理在地的历史文脉;弥补现场的不足,有助于了解地域全貌,做出综合判断。
观察研究法:通过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方法。观察研究法的特点:是一种“在场”的方式,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它有利于通过观察,启发创作者的思维;通过观察,可以导致新的发现或调整原有想法。
介入式研究法:深入公共艺术的现场,与当地居民一起生活,体会他们的生存状态,获得和他们同样的环境体验和空间感受,形成需求认同。
模拟呈现法:模拟呈现法分为两种类型:用模型和原型建立相似关系,通过模型研究现场;通过模型来分析、感受作品建成后的形态,与环境、地域之间的空间关系、尺度比例以及视觉效果。过去的公共雕塑,通过足尺模拟或者放气球的方式,来确立雕塑的高度就是一种模拟的方法。
定量分析法:也叫量化研究或者统计学研究。采集各种具体数据,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用数字作为依据,探讨公共艺术的建设、维护、社会效果等问题。
定性分析法:研究对象的“性质”,通过抽象与概括等方法,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做出正确的评估和判断。

结语

“半月谈:惠安时刻”系列讲座,已进行到第三讲。惠安雕艺文创园邀请不同的学者,带出了各种对“雕刻城市与公共艺术”主题的讨论及思考。
惠安作为“中国雕艺之乡”“世界石雕之都”,不同时期的产业形态,反映当时的活力、创意思维与市场状态。随着城市的发展,年代的推移、市场的拓展,公众审美的新需求,公共艺术成为了其中重要的发展方向。正如孙振华教授讲到惠安在将来不仅只是一个加工地,还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艺术原创地和受众人喜欢的文化创意旅游的目的地,而未来继续大力支持和培养新的创意人群,将是惠安营造新的发展机遇的关键因素。
半月谈第三讲,旨在探索公共艺术的方法论及其运用,为惠安在拓展石雕行业领域、创作人群培养提供新思路。


原文载于:惠安雕艺文创园公众号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