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强:看中国传统造物中的文化基因,讲好“中国设计故事”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学术交流
推介 | 王强:看中国传统造物中的文化基因,讲好“中国设计故事”
时间:2024-07-03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40      分享:
综观宏大浩瀚的中国传统造物及其发展历程,有些造物成就历经岁月变迁,仍旧延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绝大多数造物思想随着生产技术的迭代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则不断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与视野之中。

《中国传统设计思想史纲》图书封面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设计活动受“提升生产效率”与“增进生活品质”这两大核心价值驱动,设计成果主要聚焦于生产方式的革新和生活方式的改善两大领域。中国传统设计思想展现出鲜明的特色:以民生设计为主,追求普遍性和实用性;以精英设计为辅,彰显经典与雅致。在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进程中,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传统设计相互交融,共同塑造和丰富了中国传统设计思想的内涵与外延。


《风雨归牧图》 李迪  南宋  

在中国这片古老而肥沃的土地上,农耕文明源远流长。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们便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耕种用品的设计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手工艺技术的不断精进,这些设计也在不断地迭代更新。以蓑衣为例,这件看似不起眼的雨具,实则凝聚了中国设计思想的智慧精髓,是中国传统工艺与智慧的完美体现。

戴雪归渔图  (传)梁楷  南宋  

防雨是蓑衣的首要功能。蓑衣作为农耕的雨具,为了有效遮雨,通常与斗笠结合起来使用。蓑衣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棕榈皮本身具有防水性,其表面没有如雨衣般的涂料层加工,而是依靠棕榈材料的纵向纤维实现导流雨水的功能。

  《寒江钓艇图》  陆治  明  

纵向纤维实际上如同一条条细微的沟槽,雨滴在重力作用下沿着蓑衣表面下滑。蓑衣虽经过棕线横向编织,却仍给雨水留有通路,且横向编织后形成突出结构。水滴落到蓑衣表面后,与蓑衣的接触面减小,水滴表面张力也被减小,能更轻易地顺着沟槽滚落。再加上蓑衣整体结构具有上小下大的特点,斗篷式的流线型仿佛是为雨水编织出的“滑梯”。棕榈片经过编织后更密,雨水不易滴入。即使在大暴雨中,雨水打湿了外层棕片,尚有中层起隔空作用,内层依然是干燥的。现如今已有设计师借鉴了蓑衣的功能原理,设计出一款具有高抗水性的面料——蓑技。

  棕编蓑衣的工序图

草编蓑衣工序图

蓑衣在形式和功能上达到了高度统一,其能够以最简练的造型有效地满足功能需求。首先,为了有效地挡风遮雨,设计以圆领为主要受力点,与系于坎肩前部的吊带及上衣腹部处可自行调节的系绳构成三个受力点,从而与人体连接牢固。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其他部位得以解放,使得蓑衣在行走时既能有效挡风,又能保持活动的灵活性。其次,为了有效地遮雨,蓑衣必须与斗笠结合使用,以防止雨水从圆领处渗入。

分体式蓑衣结构示意图

穿蓑衣实际上就是“披蓑衣”。蓑衣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圆领,因为整件蓑衣的受力位置位于圆领所在的披肩上。因此,圆领的设计与制作成为缝制蓑衣最重要的环节,也是确保衣着舒适程度的关键。从现代的人体工学看,蓑衣是宜人的设计。《民间防雨器具——蓑衣的研究》一文中写道,在中国,成年男性(年龄在18—60岁,适于从事劳动的年龄段)的长臂长度在28.9—33.8厘米,平均为31.3厘米,大腿长度在42.8—50.5厘米,平均为 46.5厘米。蓑衣从披肩到衣襟的长度为29厘米,从裙胯到衣襟的长度为46厘米,两端都有20厘米的棕榈毛。这样的尺寸设计使得蓑衣的主体部分与肢体的尺寸相符合,穿着时肩关节和髋关节分别能够达到60—70°、30—40°的活动范围,既有效保护肢体又不影响关节的正常运动。

  蓑衣穿戴步骤图

蓑衣是中国传统造物思想的缩影。中国传统造物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以世界观为中心,以自然观(天地之道)、人际观(人道)及物用观(造物与用物之道)为维度,以价值观(社会话语)与方法论(设计语言)为两翼,探求价值、社会与商品关系的传统设计思想体系。中国传统价值观形成了追求仁义、崇尚自然、主张兼爱与注重功用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设计的方法论注重从整体出发,强调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组织协调,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性相结合以及“天人合一”可持续性的和谐共生。

《三才图会》中的分体式蓑衣

中国传统造物的文化基因是中国人基于自身的特殊地理环境,通过造物表现出来的思想意识、社会秩序、道德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并经长期历史传承与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独有的中华文化特质。
中国传统设计中的许多优秀的设计思想,如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和合共生等,虽然出现在古代农业文明时期,但在今天也同样能够大放异彩。如何能从自身传统设计思想中汲取营养,探寻、认识我们的造物文化基因,将其放置于世界造物文明的比较中找到我们自己文化基因中的优势与特色,并在当代设计中充分表达出来,不仅关乎中国的未来,也关乎世界的未来。

  《秋江独钓图》(局部) 马和之   南宋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构建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设计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已经成为时代之需。
当代设计师要讲好“中国设计故事”,就必须紧跟全球科技文明社会中的创新前沿,通过理性思维,为当下中国设计理论与实践和中国未来的设计发展进行一些真正有思考、有深度、有价值的学术研究。这是我们从造物中重新发现中国的价值所在,也是中国设计智慧为世界现代化发展提供不同于西方的新经验的必由之路。

《中国传统设计思想史纲》图书封面

内容简介

本套图书包括上下两卷,上卷主要针对中国传统社会生产领域“四造六作”中技术演进与造物演变的互为关系,主要包含与社会生产领域密切相关的四大主干型产业与六大枝丫型产业,以中国传统营造、织造、铸造、烧造、木作、编作、石作、金作、纸作、漆作等工艺技术为研究对象,重点从主要工具、基本材料、核心形制、关键技术及各时期经典文献等方面展开,探求主干型与枝丫型产业技术的发展演变对政治经济、社会生产、造物文化、审美意识等方面的影响与作用,系统总结中国传统生产技术的成就与设计思想,从而揭示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所蕴含的整体性思维方式。

下卷主要围绕生活领域“民生八维”造物内在的发展逻辑与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演进展开研究,主要涵盖与社会生活方式紧密相连的“衣食住行”“闲用文俗”等民生领域,以中国传统衣着方式、餐饮方式、居住方式、出行方式,以及休闲方式、日常杂用、文化娱乐、礼俗方式与设计内容等为研究对象,重点从工作原理、操持方式、使用环境、审美意趣及各时期经典文献等方面展开研究,围绕社会制度、思想文化、材料功能等方面影响下的“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进行探讨,全面梳理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与文化生活,对中国传统设计思想进行学理化的归纳和总结。传统生活方式中的许多价值观和理念对塑造当代社会道德风貌仍具有积极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家庭稳定。中国古代社会创造的物质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对推动当今社会经济增长、维护环境和谐、促进社会进步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内页展示



王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团队负责人、责任教授,《创意与设计》副主编。近二十年来聚焦于中国传统器具与传统生活方式的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建立了传统造物的研究范式,为传统造物设计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人美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