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名师
人物|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王经民:刻进石头里的写意人生
时间:2021-11-27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176      分享:


人物简介:
王经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惠安石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高技能人才,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师从父亲——惠安石雕领军人物、影雕创始人王清标,他在传统惠安石雕与现代石刻艺术结合的基础上,因材施艺,灵活运用圆、浮、透、线、沉、影等多种雕法,创作出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石雕作品。 

“石雕,其实雕得更多的是人,心态‘雕’正了艺自成。”小时候,王经民总听父亲说这句话,人过中年后,他才顿悟其中的含义。今年是王经民从艺的第40年,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人生故事。

 作品《映山红》局部

1967年,王经民出生在惠安崇武溪底村的一个雕刻世家,爷爷王全春是当地有名的木匠,父亲王清标也是有名的“头手师”。15岁时,他跟父亲到惠安国营雕艺厂当学徒。石雕技艺在惠安已经传承了1000多年,好强的王经民总想着给父亲争口气,早一点成为像父亲那样的“头手师”。仅用三年的时间,雕扑、平直、镂剔、打巧,石雕的四大手法,他已娴熟自如,也成为当地最年轻的“头手师”。之后,王经民还开办了当地颇具规模的石雕厂,2012年,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安石雕”传承人揭晓,46岁的他也赫然在列。

顺风顺水的王经民,同年参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自信满满的他,却最终落选,这让他“脸上多少有点挂不住”。

王经民开始审视自己的不足。“吃到老,学到老。”小的时候,父亲总告诉他,石雕,其实雕得更多的是人,心态“雕”正了艺自成。回想起父亲年迈之年还参与创造了“惠安影雕”这一技法,顿时,他彻悟。王经民的錾子、刻刀握得更勤了。2018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是惠安石雕界首位获得此殊荣的艺术家。  

在王经民看来,以前的石雕多用于牌坊、庙宇、大型墓葬构建,如今,石雕应用虽然更广泛,但唯有走入千家万户才有坚韧的生命力,茶盘、摆件……王经民与同行一起探索石雕生活商品化的无限可能。在传承上,王经民觉得产业集群化、协会化比单一的授徒来得更有意义。他把大师工作室和工厂开辟成行业交流集散地,在这里,每天都有技艺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在王经民的理想版图里,石雕是文化、是商品,更应该是一个活力四射的产业集群。
王经民的展厅里摆满了他各个时期的作品,“不一定都是精品,但都是孤品,是我雕艺之路的见证”。他说,耗时最长的作品《对月听箫》用了整整12年才收刀,这些孤品,他从来舍不得出手,毕竟在那些繁复得令人惊艳的细节里,每一处都是他匠心和鸣的回响。(记者吴日锦、林良标)
 
作品赏析

《熟能生巧》

《英雄夺锦》


《大闹天宫》


《佛在心中》


《望月抒怀》


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