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著名雕塑艺术家 胥建国
时间:2023-04-16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
271 分享: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生导师,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学院雕塑》副主编。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雕塑教研室主任,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办)主任,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长征中的无名烈士纪念碑》遵义会议纪念馆 2015年《精神与情感——中西雕塑文化内涵》商务印书馆 2002年2001中国延庆·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暨学术研讨会,延庆国际雕塑公园2002中国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暨学术研讨会,北京国际雕塑公园2003中国福州·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暨学术研讨会,福州国际雕塑公园2004中国AGI(世界平面设计师学会)大会及设计作品展乾坤 金属 160cmx60cmx160cm 北京云中心 2011年同方 金属 160cmx60cmx160cm 北京云中心 2011年契合 金属 160cmx60cmx160cm 北京云中心 2011年披沙拣金 树脂 60cmx50cmx110cm 2014年裂变 树脂 50cmx50cmx120cm 2015年和而不同 花岗岩 350cmx350cmx120cm 2012年风节 大理石 500cmx150cmx300cm 北京清华大学 2011年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公共性雕塑创作、中西方雕塑比较研究的雕塑家,胥建国十分重视向作品中灌注文化内涵。在创作大型城市雕塑时,总是尽可能地把握到最具当地文化内在的核心要素,进而发现、提炼、慨括为具有代表性的符号。无论是《众志成城》、《旭日东升》,亦或是《共创未来》、《开天辟地》等,其雕塑作品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就是对艺术精神的追求和对雕塑纯粹性造型的揭示。他认为精神与情感是艺术表现的两个重要部分,而精神是人类进步的核心支撑力,因此愿意以纯粹的造型语言来揭示精神——从艺术家的个体精神到全民族乃至人类共同的精神。抽象雕塑一直是胥建国探索的领域。近几年,针对抽象雕塑艺术的精神性,他又做出了新一轮的探索,佳作频出,峥嵘尽显。抽象作为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方式,是人天然的一种思维能力。在近一个世纪的文化历程中,抽象艺术在绘画、雕塑、舞蹈、音乐、文学和建筑领域均有着广泛的探索与成就。抽象,是20世纪艺术的主流,是人类文明从低级向高层次发展的必然,体现了形象思维发展的新境界。就雕塑艺术而言,抽象则是现代雕塑最为突出的特征,它使现代雕塑远离物象,接近本质,比具象容纳更多的内涵,揭示更深的道理,也表现了人类更细腻的情感。21世纪的中国,抽象雕塑早已出现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但从学术角度看,当代中国的抽象雕塑发展无序且空洞,缺乏一种超越原始意象的时代胸怀和心理观照。看似简单的抽象雕塑,实则颇具挑战,它有着另一套严谨的造型系统,并非艺术家随意抽即可抽得出。胥建国对抽象雕塑有着自己独到的认识与理解,绝不盲从。静观其作品,就会从那简洁的形体中感受到一种气质和力量,仿佛能真实触摸到雕塑的灵魂;会从那利落的形体与空间的消长中体悟到艺术家在超越具体物象描绘后,找寻到的一种精神与自由。创作于2012年的花岗岩作品《和而不同》,现置放于安徽省芜湖国际雕塑公园。这件作品中,胥建国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设计理念,融合了构成主义和解构主义的造型方式,通过对形体的分解与组合诠释了道家的哲学思想以及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以雕塑的形式唤起了人们对文化多元化并存发展的思考。同年创作的金属作品《契合》,用若干单元体相互咬合,环环紧扣的造型,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诠释了人类不同文化并存共赢的理念。形体语言上,作品通过对“中国魔方”鲁班锁和中国古代木建筑中的榫卯结构的运用,在力学、数学和哲学间建立了一种新美学。这种基于对茫茫宇宙生命体彼此依赖相互联接的思考,表现出了胥建国作为一位艺术家对“天人合一”朴素思想的深刻理解。《同方》是《契合》的姊妹作品,它由四个简洁的不规则菱形组成,方形的金属结构体静中有动,动中有变,以雕塑的形体语言表现了道家“生生不息”的哲学思想,以及万物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存续状态。汉白玉作品《风节》坐落于清华大学校园,它以抽象的形式将两块菱形巨石上下组合,通过对不同斜面的切割塑造,表现了风对石的侵袭与磨砺,隐喻了人的清正傲骨和高风亮节···透过这系列的作品可以看出,结构、解构、组合、变化是胥建国抽象雕塑造型的主要特色。每件雕塑作品就犹如是他对一个个哲学问题思辨后的应答,从整体到局部,从表象到本质,或在纠结中豁然,或在困惑中警醒。他把雕塑形体当做解析世界的对象,不论打开或组合,剖开的是表象,认知的是本质,有张有弛,有紧有松,疏密有序,繁简有致,单纯而不单调,规矩而不呆滞,在循序中雕塑之大象从至简逐渐走向无形。胥建国的雕塑始终致力于以最简洁的造型承载最丰富的文化。变化的是形式与材料,不变的是精神和文化,创新拓展与坚守遵循清晰可鉴。这种理性与感性的关系处理,探索个体与外在世界的情感互动,不禁令人想起西方古希腊的雕塑,那种理想主义的、简朴的、典雅精致的,强调肉体与理性一致,形式与内容统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特别是那“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古希腊雕刻家在追寻“神人同形同性”时创建的理想而完美的艺术形式,或许正是胥建国抽象雕塑追求的终极目标。从这层意义上讲,胥建国的抽象雕塑既是向古希腊雕塑表现出的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致敬,也是在文化上向中国古代先哲们的敬礼。基于这种理想,胥建国在众多具象写实和有机抽象外选择了几何的无机抽象作为自己雕塑的造型方式,在孤寂的沉静中去寻找和创建新的规则,不断化激情为理性,把繁杂的世界提炼为有序的简朴,让作品独立于表达社会性意义,在纯粹中回归到艺术本源。胥建国在选择几何的无机抽象进行雕塑创作时,还确立了他自己的形态语言,一种菱形的元素。这种简洁而富有变化的形体语言在《和而不同》、《风节》、《契合》、《同方》、《披沙拣金》等作品中都获得了充分的展现。菱形不仅主宰着整个雕塑的造型,还分解到所有的局部细节,显现出了无穷的变化性。譬如《和而不同》的造型,从每个小的菱形平面、每个单体菱形的变化到所有单体插接组合后完成的整体形象,都充满了菱形的变化,并在变化中准确地诠释了和而不同的理念,在严谨的逻辑和秩序中营造出一种清晰、明确的恒久感受。雕塑是一种以形体创造空间的艺术,可以占有空间、穿越时空。在雕塑家胥建国眼中,一个完美的形体,不应存在视觉的盲点,无论从任何角度去审视观赏,都应精彩纷呈。观者可以走进雕塑、触摸它、感受它,能够深入到雕塑的内部,欣赏形体在空间中有序的转换,品味横看成岭侧成峰之美。作品《和而不同》营造的就是这样的一番审美意象。材质不同,质感不同,传达出的情感也不同。对于石木或金属材质胥建国可谓驾轻就熟,但他更在意不同材质、不同质感、不同加工工艺传达出的不同视觉感受和美学效应,诸如木材的亲近与温和、金属的坚硬与冰冷等,强调不同的创作主题选择不同的材质和塑造方式以与其适应。纵观胥建国的创作道路,他不仅是一位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艺术家,更是一位不愿在以往成就上停歇住脚的拓荒者,他甘愿做自己观念的奴隶,在不断发现大千世界的同时发现自己、塑造自己、挑战自己,以一颗纯粹之心坚守着文化的净土,追寻着艺术精神的纯粹。(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