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鲁生:走进田野,扎根生活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专家名师
人物 | 潘鲁生:走进田野,扎根生活
时间:2024-04-14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82      分享:
时尚,是时代创新的潮流,时尚,也往往包含历史传统的回望。正如古老的手工艺传统,在今天的造物时尚中成为新的焦点。在“变”与“不变”交织的潮流里中,人们更深入地观照生活,更生动地表达自我,更热情地追求和诠释对于“美”的理解。手工艺与AI同在,时尚的创造力将穿透物质的躯壳和有限的时空,如河流般奔腾不息,充满活力与无尽诗意。
他,以一颗敬畏之心,探索着民间艺术的无穷奥妙。他,深入田野走访千家万户,笔下描绘的是民间艺人勤劳的身影,记录下无数手工艺人的心路历程。他,以毕生之力保护研究民间艺术,将生命的热情与智慧注入了中华传统艺术的绚丽画卷中。

民间艺术是指在民间生活、劳作和文化活动中产生的各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它源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传统,表现出深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情。它承载着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和深远的历史渊源,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生活态度和文化精神。

潘鲁生常说,民间艺术是“活”的。生活之美在日常、在劳作、在人情事理中,这是民间艺术源于自然、源于历史、源于自我的恒久魅力。他倾注了毕生的心血来保护和研究民间艺术,走访了460多个村落,拜访了3000多位民间艺术家,记录民间艺术项目260项,留存文字资料1200余万字,录音资料5万分钟,图片资料10余万张,影像资料6万分钟……因而有人把他称作“民间文化的拾荒者”。



“上个世纪90年代,一段时间我就是个拾荒者,到处把人家丢的东西拾起来。”
潘鲁生出生在山东菏泽曹县,他刚开始接触艺术是初中时学画画开始,对于民艺的印象也许只是停留在童年生活的记忆中。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潘鲁生开始对民间艺术感到好奇,正在学习美术的潘鲁生常常利用假期到外地写生,看到老百姓制作的剪纸等手工艺品十分精美,就用自己的画作来交换,但那时更多是站在一个“画者”的角度。
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他发现当时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了,我们的一些东西开始被抛弃。大到我们的居住环境,传统村落给抛弃了,小到我们日用的家具生活用品给抛弃了。这些现象让他心里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也许是童年记忆,对家的记忆的触动,让他从这时开始正式开始踏上漫漫的民艺保护和研究之路。他说:“其实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一段时间我就是个拾荒者。我到处是把人家丢的东西拾起来,通过田野调查以后,你发现为什么大家抛弃了这些事情?一个是我们受外来文化影响太大,一个是我们缺乏对自身文化的一种自信。说这些东西老了旧了不管用了,其实它的文化内涵,我们的解读太少。”1997年,潘鲁生提出“民间文化生态保护”的命题,呼吁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一样,保护行将消逝的手工文化和传统。

潘鲁生调研民艺

“从事民间文艺研究,就是要看老百姓的生活方式,看他们对幸福的追求,对文化的执着。”
在潘鲁生看来,民间艺术代表着一种生活的温情,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记忆,是民间文化的物化形态。从出生母亲为孩子缝制的第一件百家衣,到田里使用的农具,再到我们日常生活所使用的一碗一筷,桌椅板凳......那些平凡的日子里的过往岁月里的老物件,深藏着我们的传统,饱含着我们的文化,在蓦然回首之间告诉人们: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
潘鲁生说:“从事民间文艺研究,就是要看老百姓的生活方式,看他们对幸福的追求,对文化的执着。人生一世,从一无所有走向一无所有,唯有这些温暖的亲情牵挂、生活的色彩气息、关于吉祥美好的期待,让人生不荒芜不寂寥。民艺这一最朴素的创造,无关财富,无关名利,在岁月轮转、季节交替、生活的行进与变更中带来温暖和慰藉。民艺维系的是一份亲情、乡情、民情,连结的是民族精神的根脉,是情感的脐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田野调查是追寻传统民间艺术踪迹的重要途径,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只有足履实地地“到民间去”,才能触摸到最为原始、也最为真实的民间艺术。2021年12月26日,“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在展览中,常常可以看到头发花白的老人指着老物件对身边的年轻人述说从前。

《到民间去》展览


在为《到民间去》展览所作的序言中,冯骥才先生这样评价潘鲁生:“只有人在民间、心在民间,他的学术才充满活力;只有深爱民间、心爱民间,他才会不断地呼吁‘到民间去!’;只有和自己的人民与文化在一起,才称得上真正的学者。”


冯骥才与潘鲁生

让年轻人认识到传统手工艺的美
农耕文明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是割不断的记忆,是生生不息的文脉。建设民艺学学科,一直被潘鲁生视为使命。早在1986年,他便将《民间美术》引入大学课堂。1996年,潘鲁生在南京艺术学院完成博士论文《民艺学论纲》,此后出版了《民间文化生态调查》《民间工艺学》《设计论》等学术专著30余部,发表了一批有学术见解的论文,为民艺学由经验研究走向学术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民间艺术的空间一度萎缩。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民间艺术该如何找到一条新的出路呢?
潘鲁生说:“民间技艺是中国文化最直接的一种记录和反映,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有了它们中华的文化才能生动活泼,才能够不断的发展,才能够让人看清中国文化的发展的脉络。正像古诗所说的那样: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是咱们的文化,是咱们的人民,这些东西只有服务人民,服务我们的文化,它才能够生生不息。”
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越来越完善,以“汉服热”为代表的民间艺术回潮令潘鲁生感到欣慰。潘鲁生认为,这种现象的深层动力源自青年群体对文化传统的自觉追求和热情投入。“传统民艺与青年一代,不是输入与传播的关系,而是发现与唤起的关系,我们应该激发青年一代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自觉、自信、发现和再创造。”


岁月更迭,历史的车轮在前行时总会伴随着一些东西的遗失与消亡。幸运的是,有潘鲁生这样深情的人,他注视着那些被人们遗落的乡土记忆,视若珍宝,也为民艺面临的传承与传播困境而担忧。活态传承,是潘鲁生反复强调的“抢救”核心。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非凡时尚人物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