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吴元新:守护蓝印花布,与美一生相伴
时间:2024-05-19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
116 分享:
对于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江苏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吴元新而言,2024年真是开年大吉。1月18日晚,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简称“山花奖”)颁奖典礼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共20个作品分获各个奖项。其中,由他主编的《中国蓝印花布文化档案·南通卷》获优秀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
吴元新在“山花奖”颁奖现场
这是吴元新第五次站在“山花奖”的领奖台上,其中三次是他研发的蓝印花布作品获奖,一次是因为传承蓝印花布获个人优秀奖,再加上这次学术著作奖,可谓“山花奖”的大满贯得主,而且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大满贯得主。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是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民协联合主办的国家级文艺大奖,是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吴元新倾一生之力,将蓝印花布从民间举向庙堂,从式微走向兴盛,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播到了海外。蓝印花布又称“药斑布”、“青花布”。自南宋始,已传承近千年。这抹靛蓝也曾辉煌过,明清时期,蓝印花布由于色彩古朴、寓意吉祥、耐脏耐洗等特点,成为广大劳动人民首选的布料。后来,随着科技发展,涤纶化纤等产品大量上市,它一度因为不够时尚不够潮流而被边缘化。然而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幸运之处在于,总有人不遗余力、不计回报地传承它,守护它,比如吴元新一家。 吴元新与蓝印花布的缘分始于童年。自从记事起,他脑海中就有妈妈的纺布声,也常常听父亲讲述蓝印花布的传说。“取一小幅蓝印花布,便可掀开南通往事的一角”,是他叙述蓝印花布常用的一句话。是啊,从出生、上学到结婚、生子,一个南通人的生活里必定离不开这抹靛蓝。也正是从出生起就印刻在DNA里的记忆,让他在面临无数次选择时——尽管也有过犹豫,有过摇摆——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这抹蓝。1976年,吴元新中学毕业,进入南通启东汇龙镇印染厂工作。20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当了一名光荣的海军,退伍后有很多机会选择其他的就业方向,但妈妈说,每个行当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于是他继续留在了蓝印花布的世界里。1982年他考入江苏省宜兴陶瓷学校,尽管学的陶瓷美术,但心里想得最多的还是如何将陶瓷中美的元素运用到蓝印花布中。三年后,吴元新毕业,因成绩优异被留校任教,两年后被调入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设计工作。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正是海外文化全面进入国内的时期,各个地方争相发展经济,一切向经济效益看齐,门庭冷落的研究所也被鞋帽厂兼并,站在人生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是放弃蓝印花布追求稳定的生活,还是继续坚守?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选择了辞职。“特别感谢我的家人们,尽管他们知道辞职意味着没有稳定的收入,但是都选择支持我。”这一次选择,也让吴元新彻底明白了自己内心深处对蓝印花布的强烈情感,原来他的生命已经与这抹蓝融为一体,永远无法再剥离。就如同他的双手,蓝色已经渗入皮肤,从未洗掉过。那正是蓝印花布最为式微的阶段,它的美因为无人问津,反而激发了吴元新强烈的情感和责任。“蓝印花布传承千年的温润与美好,理应被更多人看见。”他在心里暗自发愿。历经一年的筹备,吴元新拿出所有的积蓄,在南通文峰公园内一个偏僻的院落里挂上了“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他把自己20年来的收藏、开发与研究,布置成一方“蓝白世界”。白天,他在馆里传承技艺,向宾客传授蓝印花布文化,晚上则在染坊设计、研究蓝印花布产品,每周还要坐船去上海送蓝印花布产品开拓市场。就这样捱过艰辛三年,艺术馆逐渐实现了自给自足。长路漫漫,道阻且长,但行将终至。尽管已经度过了激流险滩最危险的阶段,吴元新知道,蓝印花布远远未抵达坦途,与蓝印花布耳鬓厮磨的这些日子,他对蓝印花布的理解也越来越深了——它承载的历史意义与蕴含的朴素情感需要被挖掘被重视,而不仅仅是商品——此前,他已北上前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进修,结识了很多对他影响深远的老一辈艺术家。比如时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仃,比如当代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先生等等,“在他们眼中,蓝印花布是艺术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珍贵的民间文化。”吴元新说。这也与他一直以来对蓝印花布的情感遥相呼应了,怪不得他如此割舍不下它,怪不得对它爱不释手如痴如醉,因为穿越千年的美自有一股力量吸引着他。吴元新有时也想,或许不仅他守护挖掘了蓝印花布,蓝印花布也守护着他,让他心无旁骛将时间花费在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上,让他的人生有了可触摸可追溯的脉络,实现了人生价值与意义。他也因此收获了与美为伴的一生。经过多年努力,吴元新与蓝印花布也渐渐受到关注。在传统民间艺术开始受到重视的大环境下,2002年,南通市政府投资,在蓝印花布艺术馆的基础上,修建了蓝印花布博物馆,吴元新任博物馆馆长。2006年,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也获评首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元新及家人在“青出于蓝——吴元新蓝印花布收藏暨设计作品展”开幕式上
冯骥才前往南通调研民间文化时,在蓝布印花博物馆里驻足良久,他感佩于吴元新长达二十年的苦苦支撑,连连感叹,太不容易了,太不容易了。2011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在冯骥才的推荐下,吴元新被选为中国民协副主席,这也是唯一一位民间非遗传承人担任副主席。此后,他又连任了两届。吴元新也开始带着蓝印花布走向高校,先后在南通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苏州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授课带研究生,一边进行学术研究深挖,一边对民间工艺继续探索。他开始写学术文章,在各个专业期刊上与学界交流,蓝印花布的相关研究课题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瞩目。他又开始隐隐有些失望,“研究生们做论文很认真,专业课学得也很好,毕业后真正从事这一行业的却很少。”吴元新说,“可是这项事业一定要有人传承下去呀。”冯骥才说,“家族式传承是非遗传承的最好的方式之一,家庭成员是最好的接班人。”受到冯骥才启发,吴元新开始动员女儿回来接班——女儿吴灵姝在北京上大学,毕业后又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读研究生,学的是设计专业。可是女儿在北京学习生活了六七年,早已习惯了北京的生活,而且也没做好接班的准备,有点不太情愿。“我就让张仃老院长、冯骥才老先生当说客,说服我女儿。”吴元新笑着说,“最终我女儿从北京回来了,她听进去了老先生们的金玉良言,还有一个原因是她从小看我做蓝布印花,内心深处有很深的情感。”女儿的回归让吴元新如虎添翼,一来女儿是设计专业科班出身,具有很高的审美和专业水准,在业务方面能给吴元新很大的帮助;二来是情感上的抚慰和精神上的支撑。一生挚爱的事业有了靠谱的接班人,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女儿的归来还带来了另外一个能干的大将——女婿倪沈健,“女婿学的是金融行业,已经在银行工作了,他能回来,我们都太高兴了。”吴元新说,“女婿能加入蓝印花布事业,仔细想想,也不是偶然的,尽管他学的是金融,可是他的家人们从事建筑行业相关工作,动手能力很强,他能进入蓝白世界,也是受家庭氛围影响的。”女儿女婿成为吴元新的左膀右臂,他不再是孤军作战了。女儿女婿二人很快将蓝印花布的制作过程熟稔于心,同时迅速进入了吴元新深耕多年的学术领域,协助父亲一起完成蓝印花布文化档案的编撰工作。此次获奖的《中国蓝印花布文化档案·南通卷》,就是三人集合多年之力共同完成的。制作蓝印花布,程序繁复,一整套印染技艺完成包括挑选胚布、脱脂、裱纸、画样替版、刻花版、上油、刮浆、染色、晾晒、刮灰、清洗晾晒等十一道工序。一块蓝印花布从开始刻刀到最后染色晾晒成功大约需要一周的时间,可谓慢工出细活。为了让更多的人感受蓝印花布的手作魅力,吴元新特意在蓝印花布博物馆内设置了一个地方做体验作坊,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蓝印花布的印染技艺。可是蓝印花布的上色时间漫长,要经过多次浸染等待,有时候游客只有半天一天的时间,怎么办?女儿大胆提议,缩短浸染上色等待的时间,游客既体验到了蓝印花布的制作程序,又可以携带着自己制作的产品带回家,有何不可呢?最初吴元新并不认同,蓝印花布的特点是那抹靛蓝,如果染色时间不够,达不到那种效果,游客还能喜欢吗?事实证明,女儿的想法是可行的,清爽的淡蓝色既能满足了游客的体验,又让蓝印花布的色彩多了不同的表现方式。看着窗前悬挂晾晒的不同程度的蓝色,如一群蝴蝶上下翻飞,吴元新忍不住感叹,传承中也需要创新,与时俱进,与时代的脚步一起前行的确需要适当的灵活。他回忆起自己初学印花技艺时,刻花版、刮浆、染色中的每道工艺都得分别学三年才可以。“如刻花版,要先临摹将近两年,即照着刻好的花版、字符重新刻板。这样才能对各种艺术造型熟稔于心,从而将自己在临摹中学习到的知识创新地运用于纹样设计中。”吴元新说,“现在,这样漫长的磨炼学习也是不可能的,有时候,我们要听年轻人的意见。”创新中一定也有守正,有些程序是吴元新坚定地要求不能更改一点的,比如断刀,在游客体验中这一环节也必不可少。不同的断刀手法,造就了蓝印花布最独特的艺术语言。他带领徒弟和学生,更是坚持传授蓝印花布手工技艺。无论是在高校执教,还是在传承人培训班上,他都会学生们先把握好临摹、断刀等基础技艺,再做创新。“否则做出来的不是蓝印花布,而是蓝白花布。”染制的每一块蓝印花布都凝聚着手工制作者的情感、温度,作品会因为湿度、染液状态、刮浆手法的不同而呈现不一样的变化。蓝靛随着缝隙渗透到坯布上,留下了人工无法描绘的自然冰纹。即使出于同一个艺人之手,印出的纹样也各有差异,千变万化。印染过程中灰浆开裂自然形成的冰裂纹是每块蓝印花布的“DNA”,造就了每块蓝印花布的独一无二。而机械印制的蓝白花布色彩、纹样千篇一律,缺乏传统工艺制品的灵魂所在。“创新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摸着石头过河,有些可以改进,有些是永远不能改变的。”在这一点上,吴元新无比清晰。他有着艺术家的直觉与敏感,也有着艺术家对作品的情感体验与执着。吴元新是智慧的,他知道哪些可以改进,哪些需要坚守,哪些方式可以与时代共振。唯有这样,蓝印花布才可以走出博物院,走进民众生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活起来,要成为活态艺术,才有更强大的生命力,所以他很支持女儿女婿带领蓝印花布进军网络直播。蓝印花布在直播间受欢迎的程度也让吴元新有些意外,又有些惊喜。“进直播间的主意是女儿女婿想的,没想到这么受欢迎。只有让自己的作品让更多的老百姓知道和使用,蓝印花布才能活得更久。生命力更旺盛。”除了南通蓝布印花博物馆,吴元新又先后在他出生地启东、祖籍地苏州、天津大学、宁波等地开设了蓝印花博物馆。年轻时就走街串巷收集的6万余种不同民间蓝印花布,他都一一陈列在博物馆内,期待让更多人的看见。他多次强调,培养非遗文化传承人,要从娃娃抓起,要将传统文化刻在孩子们的DNA里。如今,吴元新的两个外孙女都成为蓝印花布的“传播大使”。“两个孩子所在的学校,也很支持孩子们学习传统文化,因此,大外孙女的学校、小外孙女的幼儿园,都是整个学校的学生来参观学习。孩子们一来,馆里可热闹了。”吴元新每每说到这里,就忍不住高兴。他希望越来愈多的孩子们来到博物馆了解学习蓝印花布,哪怕为此付出再多劳累都值得。一个人发自内心的爱,总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在吴元新的努力下,蓝印花布发展势头也越来越好。他通过创办博物馆、建立染坊、出版专著、院校教学、承接国家课题等,逐步形成了蓝印花布技艺传承的“五驾马车”效应,建立起了蓝印花布立档保护、蓝印花布艺术研究、蓝印花布技艺传承、蓝印花布院校教学、蓝印花布产品创新等多元化传承模式。他和家人也体会到研究、传承、创新之间紧密的联系,“要在传承中促创新,在创新中做研究,在研究中促传承。”吴元新说。蓝印花布展览现场
2023年8月,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也称为中国非遗馆)的蓝印花布的大展上,当主持人敬一丹听说吴元新的妈妈管惠芳也是一位蓝印花布的传承人,并且身体硬朗时,当即邀请吴元新的妈妈上台参加剪彩。当吴元新96岁的母亲出现在台上时,吸引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站在吴元新母亲身边的还有两个活泼可爱的外孙女,四代人以一种别样的方式在蓝印花布前留影,这也是吴元新一家人与蓝印花布缘分的最美写照。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中华儿女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和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