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漆艺在日本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自唐代以来,在中国漆艺对日本的贸易输出和文化传播中,福建漆艺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夹贮贮器到脱胎漆器,从金银平脱到台花台彩,从雕漆福犀到朱锦金锦,福建漆艺无不在日本留下了痕迹。
福建在古代属于蛮荒边地,由于历史上中原战乱频频,汉人南下入闽者盛多,其中就有漆匠流入。有人说,福建漆器制作工艺最早是晋末传入的,这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但无论如何,福建漆艺的发端至少可以追朔到唐代,而且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
日本干漆造鉴真坐像7
脱胎工艺源于夹纻(抑或纻器),始于战国,兴于西汉,南北朝起被大量应用于佛教造像,至唐代达到顶峰并流传到日本,在日本被称作“干漆造”。日本唐招提寺内至今仍保存着四尊唐代干漆造佛像,其中卢舍那佛坐像的作者是鉴真大师的弟子昙静,籍贯泉州市南安县。这说明唐代时福建地区已经有人掌握脱胎佛像的制作工艺。
日本戗金木胎漆碗
福建自古就与琉球往来密切,福建省与冲绳县、福州市与那霸市现已结好数十载。那霸的漆器艺人称,那里制作的朱色“沉金”漆器,也就是在朱地上用刀刻出凹纹上贴金的漆器(指的是戗金),最早是在唐代时由福州所传入的。
南宋剔犀三层八角盒
宋代是福建漆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由于官方的倡导和扶持,福建漆艺制作开始形成规模。宋淳熙《三山志》记载,宋景祐三年(1036年)在福州设作院,熙宁元年至熙宁十年(1068~1077年),拓充为都作院,内设十一作,其中有漆作。在宋代《癸辛杂识》、明代《格古要论》等古籍中,也有福州螺钿屏风、福犀的记载。从出土文物看,福州北郊浮仓山南宋黄升墓、茶园村南宋墓、闽清县白樟乡南宋墓发现有漆奁、漆粉盒、刻花髹漆木尺、剔犀六瓣葵花形奁、剔犀圆漆盒等漆器和漆器残片,其中几件漆器被业内专家誉为国宝,有一部分应该是产自福州。
元剔红桃花葵瓣式盘
就雕漆而言,到元代时已扬名中外,最有名的雕漆匠师是张成和杨茂。雕漆在日本十分流行,称为“堆朱杨成”,成为漆艺专用的姓氏。那时候,福建的雕漆以剔犀技法见长,在中国漆艺史的陈述中被称作福犀。宋元时期,国家设置泉州港、福州港、厦门港与海外通商,《岛夷志略》记载中国与日本、朝鲜贸易更加频繁,海底考古发现沉船中有漆器、瓷器等,有些漆器应该是起航地福建所生产的。
明夹纻胎葵口盘
到了明代,福建雕漆生产有了新的发展,剔黄器的声名日盛。自明洪武五年(1372年)开始,中国与琉球建立了朝贡关系,实际上是以此为名的贸易往来。永乐元年(1403年)恢复设立福建市舶司,琉球入明朝贡开始取道福建,先后达300余次。值得一提的是,明朝统治者赐琉球“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来朝贡。”福建先进的漆器工艺以及包括剔黄器在内的漆器产品,更多地通过闽人三十六姓传入琉球。
明剔黄开光龙纹盘
明代后期,大批的中国南方漆工东渡日本以制漆谋生,这当中不乏有欧阳云台、俞良普等来自福建的能工巧匠。据《日中文化交流史》(木宫泰彦著,商务印书馆1980年出版)记载:“欧阳云台,又名六官。宽远十二年(1635年)任唐年行事,擅长雕刻漆器,世称云台雕”。“云台雕”在日本风行一时,《长崎志》等史料也有所记载。这时候,日本漆艺历经数百年不断借鉴吸收中国传统漆工艺,在规模和技术上已然可与中国相抗衡,中国漆器文化开始从昔日的输出态变成了输入态。明代高濂《遵生把笺》称赞日本漆器:“漆器惟倭称最,而胎胚式制亦佳”。明朝统治者欣赏日本精美的“莳绘”漆器,宣德年间专门派遣漆艺匠师前往日本学习“泥金漆画”。
进入清代,中日两国继续在漆艺上互学互鉴,在漆器品种上互通有无。在西川如见《华夷通商考》中,记载清朝商船运往日本货物,其中涉及输出漆器的省份有南京省(漆器、堆朱锣钿、青贝描、朱漆屈轮、沈金)、福建省(铸铁漆器)、广东省(漆器)等。在中琉贸易中,琉球方面在福建大量采购了包括漆器、生漆在内的物品。在清代档案史料里载有琉球贡船带回“土产杂物”的免税清单多份,乾隆四十年十二月(1775年)在福州返航的二艘琉球贡船的免税清单记载:“土漆盘匣二千五百个,税银四两”“漆三百八十斤,税银四两五钱六分”。琉球所购漆器应为福州产品,从福州进口的生漆多为福建本土的南平、清流、归化、泰宁所产。
相对于琉球漆艺而言,福建漆艺一直处于领先水平。据《日本之工艺·别卷·琉球》(日本淡交社1972年出版)记载,清康熙二年(1663年)琉球尚质王派陆德光、武富亲云上重邻入闽,学习“朱涂黑赤地”“梨地金银箔”等制作技术。清雍正五年(1727年)有那霸府的“上劳维达古波藏筑登之良玄”者,曾到福建学习银朱制作技术,两年后回国。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又有“仲元筑登之青云上”“新垣筑登之”等人去福建学习“粉朱”及“镀五色法”。
从雍正年间开始,中国漆艺出现一些新品种,最为突出的是仿洋漆,这是中日两国漆艺相互交流借鉴的产物。由于东洋漆器装饰华丽,极受雍正皇帝的赏识,各地因此竞相仿做洋漆,以作为本地方物进贡,正所谓“上若好之,下必甚焉”。据清代档案《宫中进单》所记,雍正年间福州总督高其卓、管理福建海关事务郎中准泰等屡屡进贡仿洋漆,无论是批次还是数量均属最多。如准泰在雍正十二年(1734年)一次就进贡各式仿洋器香几、香盒、香橼盘、花盆等24对。福州在制作仿洋漆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除了福州漆艺发展根基较为扎实外,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福建从日本进口了大批漆器家具和日用品,成为了仿制的模本。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或由藏友提供,版权归属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