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华与琉璃应同属于玻璃釉料覆盖于陶瓷表面的器物,均以陶为胎,以釉装饰表面,无论是砖瓦还是器物均如此。从工艺品类划分,应归于琉璃范畴。
“珐”与“琉”之“珐”是用硼砂、玻璃粉、石英等加入铅锡的氧化物,以硝酸钾为助溶剂烧制的釉料,也称珐蓝、珐翠、珐紫等。“琉”是用铅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的釉料,以碳酸钠、碳酸钾的混合物作为助溶剂,主要呈色多为绿或金黄色。
山西珐华
珐华器,学名“珐华”“法华”或“粉花”,最早为元代山西地区创烧,因其装饰工艺是使用“沥粉”在陶胎上勾勒花纹,釉光明晰,纹饰华美,原名又叫“粉花”法华,也称法花、珐华;
珐华器出现于元代,那个时候的器物表面多为璎珞纹,多用于佛教法器,后期有了沥粉莲纹、人物故事等题材。至明代早期,多用于民俗活动、宗教法事以及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的陈列等;
2008年,琉璃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耿宝昌在《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写道:“珐华—元代始烧,明代盛行。其产地在山西省南部的蒲州、阳城一带。器表纹饰以堆花沥粉技法做出轮廓而后填彩,分饰黄、白、蓝、紫、绿诸色,色调艳丽。
就在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馆就陈列了很多的珐华器的代表作品,如果您对珐华器感兴趣,欢迎您来我们的展厅品鉴和选购呦!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馆
实景展示
在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馆就陈列了很多的珐华器的代表作品,如果您对珐华器感兴趣,欢迎您来我们的展厅品鉴和选购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