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名师
赏读|瓷器烧制技艺:窑火未灭,薪火相传
时间:2022-12-31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652      分享:






从泥土变为具有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瓷器,需要经历多道工序,凝结了人类的巧思和智慧,是水、火、土的完美结合。通过瓷器,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的审美意趣、精神追求,对文化认识的具象表达,能够了解当时社会的历史文化、人文风情。从一件件瓷器中,窥见更为广阔的文化世界。

我国制瓷业从东汉中晚期浙江地区烧造的青瓷开始,到隋唐时期形成南青北白(越窑青瓷、形窑白瓷)的制瓷生产格局,在宋元时期进入了繁荣、兴盛时期,逐渐在全国形成了“八大窑系也有“六大窑系”之说)( 长江流域的龙泉窑系、建窑系、青白瓷窑系、越窑系;黄河流域的耀州窑系、磁州窑系、定窑系、钧窑系)和“五大名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定窑),明清时期景德镇制瓷手工业成为了御窑,青花瓷、彩绘瓷盛极一时。

这些异彩纷呈的瓷器精品的出现有赖于两千多年来我国瓷器烧制技艺不断传承发展。原料配方的形成和固定,施釉技术的完善和发展,温度和烧造气氛的控制和把握,使瓷器日渐成为了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和为文人雅士青睐的艺术品。直到现在,瓷器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仍旧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餐饮用具、居家摆件、建筑材料、装饰首饰、艺术佳品,瓷器渗透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成为重要的元素。


一、数据统计分析


目前,全国共有28个瓷器烧制技艺相关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涉及浙江、河南、河北等10个省份,详细清单见下表:


瓷器烧制技艺相关国家级非遗项目

及传承人清单


<点击查看大图>


经统计,瓷器烧制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有48人,其中男性44人、女性4人。


瓷器烧制技艺相关国家级非遗项目数据

(按地区)


通过图表,可以发现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地区分布上来看,河南省、浙江省数量较多。


<点击查看大图>


瓷器烧制技艺相关国家级非遗项目数据

(按年份)


从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时间上来看,2011年被列入的项目数量最多,共计8项,约占总量的29%。


<点击查看大图>


二、名瓷名窑烧制技艺介绍


  汝窑  

大智修行始是禅,

汝窑为我国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定窑)之首,其烧制技艺包括制胎技艺、配釉技艺、开片技艺等。因河南省汝州盛产高岭土、玛瑙、黏土等制瓷原料,为汝瓷烧制技艺的产生、发展、成熟和繁荣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汝瓷擅用玛瑙入釉,釉色素静典雅,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质如乳、声如磬的典型特征,烧制难度极高,成品率低,精品极少,尤其得到宋徽宗的赏识,成为专为宫廷烧制的御用瓷器。



汝瓷烧制工艺技术性强,采用一钵一器支钉托烧的叠烧技法,具有严密的系统性工序,主要环节有选料、练泥、制坯、素烧、制釉、施釉、烧制等。在烧制过程中,如何把握制釉的黏度和流动性,烧制熔融温度及保温渐冷的析晶过程,直接影响着汝瓷青瓷乳珠的形成和青瓷釉的成色,这一独特的烧制技艺没有具体的理化指标,全凭技师的悟性、眼观和手感掌握等经验,靠师徒在生产过程中口传心授,世代传承。




  越窑  

大智修行始是禅,


越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青瓷窑系,因窑址在今浙江上虞、余姚、宁波等地,古时属越州管辖,故名越窑青瓷。越窑青瓷以瓷胎呈灰色,釉色青黄或青绿为特征。上虞越窑青瓷种类繁多,从饮食器、贮存器、卫生器、寝具、照明具到文具、陈设品、乐器、祭器、明器、玩具等,应有尽有。

上虞越窑青瓷制作原料主要以当地瓷石或瓷土为主,经过复杂的工艺流程:开采—粉碎—筛选—淘洗—沉淀—陈腐—练泥—成型—晾坯—修坯—装饰—施釉—烧制等。其中,瓷土(石)的选取、釉料的制作、成型与烧成,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上虞生产的越窑青瓷,不仅行销国内,还大量销往海外。

越窑青瓷中的秘色瓷,是青瓷中的上品。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中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如向中宵承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的诗句赞美越窑秘色瓷的釉色纯正清亮,这与秘色瓷采用瓷质匣钵,并采用匣钵封釉等独特的装烧工艺密切相关。


 嵇锡贵作品:鸟归林




  钧窑  

大智修行始是禅,


“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钧瓷为宋代五大名瓷之一,始创于唐,盛于北宋。宋徽宗时期,官府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区东北部设置官窑,为皇宫烧制贡瓷,因窑址邻近古代春秋战国的钧台,故名为“钧台窑”,简称“钧窑”,所产瓷器即名“钧瓷”。

钧瓷之所以名贵,除了造型浑厚端庄外,最突出的有两个方面:一是独特的窑变技艺在中国陶瓷烧制工艺中自成一格,含有铜质的釉料经窑变后会形成海棠红、朱砂红、鸡血红、天蓝、月白等釉色,彼此渗化,相映成辉,形成“进窑一色,出窑万彩”的效果;二是钧瓷制作工艺复杂,成品率低,一件钧瓷从选料到烧成需经过72道工序。


 钧瓷烧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志(左上)、孔相卿(右上)、任星航(左下)、苗长强(右下)制作钧瓷场景




  磁州窑  

大智修行始是禅,


“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磁州窑的主要产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的彭城镇。宋代,磁州窑步入兴盛期,明代达到鼎盛。彭城作为磁州窑的中心,随之成为北方瓷都。


磁州窑原料产于本地,主要有青土、白碱、缸土、笼土、黄土(黑药土)、紫木节、紫砂土、耐火粘土、水冶长石等。窑工们在瓷土的应用上有一套独特技艺,能使产品五彩缤纷。磁州窑的制坯技艺也丰富多样,有雕塑、拉坯、盘条、印坯等技法,风格独特。磁州窑的装饰艺术同样值得称道,主要分为化妆白瓷、黑釉瓷和低温彩釉瓷三大系列,其装饰技法包括化妆白瓷、白釉刻划花、珍珠地刻花、黑釉刻划花、宋三彩、红绿彩、白地黑花、清代褐彩、民国蓝花及现代磁州窑图案等。



  耀州窑  

大智修行始是禅,


耀州窑在唐代就是我国陶瓷烧制的著名产地,主要生产青瓷、白瓷、黑瓷以及茶叶末釉瓷器。五代之北宋初期,精致的高浮雕式刻花配以清纯的淡青釉,使得耀州窑青瓷声名鹊起。宋代更进一步达到鼎盛,被誉为“北方青瓷的代表”。耀州窑以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为中心窑场,沿漆水河两岸密集布陈,史称“十里陶场”。同时还有立地坡、上店村、陈炉镇、玉华村等窑场,依次排列,绵延百里。

耀州窑的传统工艺主要体现在原料的采配、成分及加工,泥料的储备及练揉,手工拉坯及修坯,手工雕花、刻花、划花、贴花、印花,釉药的选配、制备及敷施,匣钵、窑具的制作及装窑,火焰气氛及烧成等七个方面。

一件制品完成要经过采料、精选、风化、配比、粑泥、陈腐、熟泥、揉泥、手拉坯、修坯、釉料精选、配制、施釉、手工装饰(雕、刻、贴、印)、窑具制作、装窑、烧窑等17道工序。每道工序中还有多个小项,青瓷制作加上刻花和素烧环节多达30道工序,保证耀州窑瓷器的纯正品质。


 耀州窑烧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孟树锋制作瓷器场景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昌江河畔,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是赣东北的门户,素有“昌江通衢”之称,是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以生产某一特产而著称的古老的手工业城市。景德镇内茂密的松树、杉树、狼鸡草及丰富的瓷石、高岭土、耐火泥,为景德镇制瓷业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和原料。昌江及其支流南河,小南河、东河、西河、小北河等水系纵横交错,是维系景德镇制瓷业千年繁荣的生命线,景德镇千百年来主要就是依靠这些河流,输入瓷用原料和燃料,并将精美的产品销往全国及世界各地。

江西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中重要的成型工序在宋代已初步建立,瓷业内部分工日益细化,普遍采用拉坯、印坯、利坯、修足、蘸釉、荡釉等技艺制作瓷坯,再采用匣钵仰烧、垫钵覆烧、支圈覆烧等技法进行装烧。到元代,又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及青花釉下彩绘技术。

到了明清时期,景德镇制瓷业进一步发展,“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制瓷手工技艺体系基本完善。采矿、淘洗、制不(dǔn)(景德镇制瓷业中的俗语,形似砖状,为泥、釉配制的基础计量单位。)、练泥、陈腐、拉坯、利坯、画坯、施釉、烧窑、画红、烧炉、选瓷、包装等工序环环紧扣,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各方面都有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景德镇手工制瓷业至此达到了历史的最高。



  龙泉窑  

大智修行始是禅,


龙泉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浙江西南部,与江西、福建两省接壤,以出产青瓷著称。文物普查发现,这里烧制青瓷的古代窑址有五百多处,仅龙泉市境内就有三百六十多处,这个庞大的瓷窑体系史称龙泉窑。

龙泉窑青瓷青翠滋润、莹澈剔透,富于韵味,有“类玉”之美,其中梅子青、粉青釉达到了青瓷釉色的最高境界,龙泉窑青瓷传统中的哥窑与官、汝、定、钧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有的龙泉窑瓷器会在坯胎中掺入一定量的紫金土,降低白度,创造出“紫口铁足”的效果。而且,龙泉窑青瓷是著名的外销瓷产地,其产品大量出口到日本、东南亚、欧洲各地。

龙泉青瓷工艺流程由配料、成型、修坯、装饰、施釉和素烧、装匣、装窑、烧成八个环节组成,其中施釉素烧和烧成两个环节极富特色。坯件干燥后施釉,可分为荡釉、浸釉、涂釉、喷釉等几个步骤。厚釉类产品通常要施釉数层,施一层素烧一次,再施釉再素烧,如此反复四五次方可,最多者要施釉十层以上,然后才进入正烧。素烧温度比较低,一般在摄氏800度左右。而釉烧则在摄氏1200度左右,按要求逐步升温、控温,最后烧成成品。南宋至元代前期,龙泉窑曾烧制薄胎原釉器物,施一层釉烧一次,最厚可达十余层。


龙泉窑青瓷作品




  建窑  

大智修行始是禅,


建窑位于今福建省南平市,是中国古代黑釉瓷的杰出代表。宋时的建窑建盏,是皇室御用的饮茶斗茶的珍稀茶器。主要工艺程序有:原料加工(包括坯料和釉料)、拉坯、上釉、烧制。

建窑建盏的结晶釉因烧成技术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釉色效果,归纳起来,可划分为黑色釉、兔毫釉、鹧鸪斑釉、毫变釉和杂色釉五种类型。器型通常为茶器,因其口大底深,边薄底厚,胎骨厚重,胎质粗松,可保证茶汤久热难冷,易干不留渣,越宿不馊,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和隔热性。除了茶器,建窑建盏还有少量的高足杯、灯盏、罐、瓶等器型。



  吉州窑  

大智修行始是禅,

吉州窑位于今江西省吉安市,是中国古代黑釉釉瓷生产中心之一,始于晚唐,兴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吉州窑瓷器种类繁多,按胎釉可分为青釉瓷、乳白釉瓷、绿釉瓷、黑釉瓷、彩绘瓷、雕塑瓷等。

吉州窑瓷器纹样装饰丰富多样,璀璨华丽,名贵的有“鹧鸪斑”“兔毫纹”“虎皮斑”和“玳瑁斑”等,纹样变化多彩,或如云雾、细雨,或如夜空中的繁星、风雪中的芦花,或如玳瑁的甲壳,或如老虎皮的斑花,青蓝紫绿的火焰,显得清新雅致,璀璨华丽。在装饰方面上采用洒釉、剪纸、贴花、剔花、印花、彩绘、划花和堆塑等技法,变幻无穷,创造出“木叶天目”、“剪纸贴花天目”等别具匠心、独一无二的瓷中精品。

(本文部分内容整理自陈克伦、叶倩著:《窑火唤彩——中国古代瓷器制作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原文载于:中国工艺美术交流中心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