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上古有女娲捏土造人,今有中国三大泥塑各形各色
时间:2023-06-18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
2016 分享: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与土地有着说不清的渊源关系。上古神话中,女娲捏土造人,万物生长所需的的粮食,也是来自黄天厚土。田野中,毫不起眼的稻草、泥土,都能变成各形各色的人物、动物,这就是民间工艺——泥塑。
泥塑是民间古老的传统手艺,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000到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比如,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陶羊,可确认是人类早期手工捏制的艺术品。
到了汉代,先民认为亡灵如人生在世,同样有物质生活的需求,因此在陪葬物中出现了很多陶俑、陶兽、陶马车、陶船等。两汉以后,道教兴起,佛教传入,道观佛寺随之增多,泥塑偶像获得了发展。唐朝更是达到了全盛,雕塑圣手杨惠之就是杰出的代表。
宋代,除了宗教题材的大型佛像继续繁荣,小型泥塑玩具也发展起来。例如,七夕前后,北宋东京著名的泥玩具“磨喝乐”,平民百姓和达官显贵都买回去供奉、玩耍。之后的几代,泥塑都经久不衰,尤其是小型泥塑,既可观赏陈设,又可让人玩耍。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生产,其中著名的大吴泥塑、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并称为我国三大泥塑。江苏无锡的惠山泥人产生的时间很早,每逢农闲季节,家家善塑泥人,户户会彩。到了过年,在庙会和集市上,人们托个盘子叫卖自己作的泥人,赚取收入。在清代,惠山有袁、朱、钱等姓的专业作坊。清同治到光绪年间,是惠山泥人在历史上最昌盛的时期,出现了大量戏剧题材的戏文泥人。这一时期,惠山有作坊、店铺四十多家,专业匠师三十多人。在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时,地方官供奉了一套大型手捏戏文泥人《蟠桃会》,从此惠山泥人成为贡品。惠山泥人有粗货、细货之分。粗货为玩具,主要以吉祥祈福为题材,采用模具翻制,手工绘彩,其造型夸张,线条简拙,主要供儿童玩耍。细货是以手捏为主,内容大多以戏剧题材为主,故称手捏戏文,制作精细。惠山泥人造型丰满、简练,夸大头部,着重刻画表情。无锡惠山泥人取当地的水稻田一米深处的乌土为原料。工艺较为复杂,被誉为“’无锡三宝”之一,其手捏戏文和大阿福名满天下,广为人知,被视为最富有东方色彩的民间彩塑。“泥人张”是北方流传的一派民间彩塑,始于清代末年。创始人是天津人,名叫张明山。小时候,张明山家境贫寒,家里常会卖一些泥玩具补贴家用,所以他从小就耳濡目染。加上张明山心灵手巧,富于想象,时常在集市上观察各行各业的人,就连在戏院里看多种角色时,都偷偷地在袖口里捏制。除了继承传统的泥塑工艺,张明山还吸取绘画、戏曲、民间木版年画等姊妹艺术的营养。经过数十年的辛勤努力,他捏制出来的泥人个个神态逼真,色彩典雅秀丽,极具现实主义特色,一时蜚声四海。老百姓都喜爱他的作品,亲切地送给他一个昵称:泥人张。其子孙继承祖业,为我国彩塑艺术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泥人张彩塑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能刻画出人物性格、体态、追求解剖结构,夸张合理,取舍得当,用色敷彩,匠心独特,形成了独立的体系,达到了形神兼备,令人爱不释手。泥人张用泥是含沙量少无杂质的纯净胶泥,经风化、打浆、过滤、脱水,加以棉絮反复敲打成“熟泥”,其粘合性很强。追溯大吴泥塑的历史,最初起源于南宋,兴盛于清末和民国初年的广东省潮安县浮洋镇大吴村,清末年间更达到了鼎盛,当时村中有1000余口人,就有400多名是泥塑艺人,出现“户户有作坊,人人会泥塑”的盛况。其主要特点是“压泥成片,褶片成衣”,这种采用当地出产的泥巴制作而成的手工艺品,主要以戏剧故事人物组合、人物头像为题材,捏制起来有一整套工序。
大吴泥塑最大的特色就是“贴塑”,出名也是靠“贴塑”,大吴泥塑用泥是当地的“牛犟土”,含水量比较多、质地重,做起衣服的灵动感非常困难。在泥塑捏制的过程中,泥塑的每一个部位,包括服饰都是“贴”上去的,“贴塑”艺术是其他泥塑没有的绝技,但是制作流程非常不易,且每个流程都要凭借大师指尖的微妙直觉。因此,要求制作者要有熟练而高深的技艺功力,才能做出好作品。雕、塑、捏、贴、刻、印、彩等丰富的创作技法,塑造生动的作品形象,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
广东百师园文化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发端于2015年,旨在保护和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广东、连接港澳、服务全国,以文化研究、传播、服务为主的综合型文化产业平台。凭借在文化产业界强大的资源优势,集团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现已逐步建立集非遗传承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教育培训、文创产品销售、餐饮娱乐、中医养生、旅游为核心的多元化文化产业集团。目前,集团下辖七家全资子公司,拥有多个文化产业板块以及多个博物馆。业务范围遍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东莞、潮州等多个城市。现已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被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评定为“广东省非遗工作站(百师园工作站)”,被广东省妇联评为“广东省妇女创新创业基地”,被中国非遗保护协会授予“中国非遗保护协会青少年培训基地”,被广东省文旅厅批准创建“广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展望未来,集团将植根于岭南大地,聚集资源,以开拓文化金融、文化教育、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为中心,着力打造全国文化创新园区、文化产业链并实现文化互联网+。以创新、创优产业发展为目标,为中国文化产业贡献力量,做先进文化产业践行的领军企业。来源:百师园公众号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