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窑:瓷器中的“白富美”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专家名师
赏读 | 定窑:瓷器中的“白富美”
时间:2023-07-14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529      分享:

◆  ◆  ◆  ◆  ◆  

“古香古色雅宜心,宋定名陶器足珍”,宋代五大名窑中,定窑是唯一以烧造白瓷为主的窑场,宋人《袖中锦》一书将定瓷与端砚、浙漆、内酒等并列,评为“天下第一。他处虽效之,终不及”。在大英博物馆、巴黎国立亚洲美术馆、旧金山亚洲美术馆等,定瓷均被作为珍品收藏。

定窑是宋金时期北方最著名的窑场之一,其遗址位于今河北省曲阳县灵山镇,总面积约100多万平方米。因曲阳县在唐、五代时曾隶属于定州管辖、北宋时曾隶属于定州博陵郡管辖,故名定窑。

定窑还有北定、南定之分。北宋之前,在定州烧制的物品称为北定;北宋灭亡之后,部分定窑匠人南迁至江西景德镇和江西吉州,继续在吉州生产定窑白瓷,历史上称为南定。

河北省曲阳县灵山镇定窑遗址


从定窑瓷器的整个“历史”来看,其最早的烧造年代约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一直到了明代的宣德年间方才“落幕”,长达一千多年。在烧造时间上,定窑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五大名窑”之首。


定窑以烧制白瓷闻名天下,“类银类雪”,人们常以“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来盛赞定瓷之美。
青瓷自北魏后期在北方地区开始生产,而在改进青瓷的过程中,白瓷横空出世,打破了青瓷一统天下的格局,形成了唐代“南青北白”的制瓷体系。
定瓷从邢窑而来,多为白胎白釉,这是因为当地的胎土本身含铁量较低,含铝量较高,于是成品就会比较发白。但定窑白瓷并不像邢窑追求越白越好,唐代定窑使用木材作燃料,呈色偏青。而宋代定窑改用煤作燃料,施以白釉颜色偏黄。这是区别唐宋定窑白瓷的重要依据。
定窑白釉瓷盘 山东齐文化博物馆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吕成龙在其《定窑研究与故宫藏定窑瓷器——定州花瓷天下白》一文中这样细解:由于当地釉料中氧化钛(TiO2)含量较高,加之用氧化焰烧成,故釉色多白中泛黄,呈现象牙般质感,给人以柔和悦目、温润恬静的美感。“这是由于以煤取代柴作为烧窑燃料、窑炉气氛由还原转向氧化所致,这又是北方制瓷业的重要技术革新。”
定窑以白釉为主,同时也烧制酱釉、绿釉、黑釉和红釉瓷等,被称作“紫定”“绿定” “黑定”和“红定”,但这类在定窑瓷器中占比不大,完整的传世品更是稀少。
定窑酱釉盖碗 故宫博物院藏

据宋代《见闻录》记载,宋仁宗有一天发现张贵妃藏有一件定窑红瓷梅瓶,便追问瓷瓶的来历,张贵妃答是一位大臣进献给她的,仁宗怒斥,官僚们行贿是不知廉耻,你接受贿赂是贪财好利,如此下去国无国法、家无家规,你干的是亡国败家的事情,说完把瓷器砸个粉碎。当时制瓷业十分兴盛,全国窑场无数,贵妃收件瓷器竟谈得上贪财好利,可见定窑红瓷之珍贵。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定州时,也曾用“定州花瓷琢红玉”的诗句,来赞美定窑瓷器的绚丽多彩。不过定州红瓷传世品罕见,至今未见到实物,所见残片上也只是在酱釉上有红斑而已。
由于稀有,自明代起定瓷精品就是众多藏家追寻的目标,其中黑定、紫定更是为收藏家所推崇。明曹昭《格古要论》日:“有紫定,色紫。黑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价高于白定。”在日本,一件收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宋代定窑紫釉描金碗被视为稀世珍宝。
定窑紫釉描金碗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汝官哥钧定”,前四者史上都以釉色等取胜,只有定窑是以纹饰见长,素有定州花瓷的美称,塑贴、刻花、划花、印花、剔花和描金花……既保留有雅致低调的颜色,又影影绰绰见莲瓣、对蝶、缠枝菊、海水纹,乃至螭龙在天、凤穿牡丹,低调中尽显繁华。
从现存的文物看,五代之前的定窑基本属于“光素无纹”,入宋以后开始重视“纹饰”,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抵可分三类:一曰“刻花”,即简单地用竹签刻画一些诸如莲瓣之类的花纹。二曰“刻、篦结合”,即在刻画的同时,在器物的内壁上进行“刮饰”,从而出现了较为复杂的“复线纹理”。三曰“印花”,是陶瓷工匠们借助了以往金银器的“模造技法”与宋代缂丝织品的花卉图案结合,形成了凸出繁复的“立体”装饰,还制作了不少“花型器”,是为巅峰之作。
定窑白釉印花凤凰牡丹菊瓣口盘 国家博物馆藏 


定窑器之所以在宋代可以“繁花盛开”,与其所处地理位置有关。定州当时位于中原政权和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的交界交汇处,因此受到了游牧民族的金银器审美范式影响,而金银器上很容易做出花瓣型器物。自北宋晚期以来定窑持续发展,其窑址也靠近金代都城,金代的统治者延续了前朝审美,非常喜欢定窑,也对金银器使用颇多,故定窑瓷器在金代更是“繁花盛开”。

金 定窑白釉花口碗 故宫博物院

弃定用汝?

五大名窑中,“汝窑”与“定窑”在宋代曾经历过一回实实在在的“PK”,不少史书均有记载。比如南宋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中有:“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明代黄一正的《事物绀珠》中记载:“宋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色。”清代唐铨衡的《文房肆考》中有:“宋时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
各记载均提及,定瓷“不堪用”的原因是“有芒”,那么,这个“芒”到底指的是什么?
陶瓷界普遍认为“芒”是指芒口,俗称毛边,是指盘、碗在入窑烧制前去掉釉的一圈边口所露的胎骨。陶瓷问世以来,均为仰烧,即去掉底足一圈釉,称为涩足。从北宋中期开始,定窑开始采用覆烧技术,扣过来烧,这样一来,同样的燃料和同样的空间却可以生成出数倍于前的产量。但是,覆烧法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在入窑前需要把口沿上的釉料提前刮掉,否则釉会与窑具粘合,烧成后无法分开,所以成品会露出瓷器本身的胎骨,也就是“芒口”。
钵式支圈 覆烧法复原图

不过著名古董鉴赏家马未都、陶瓷鉴定家欧阳希军对这种说法都表示不认同,因为芒口缺陷可用镶金、银、铜质边圈加以掩饰,这本就是定窑一大特色,而且也完全可改用“支烧法”避芒,他们认为,这里的“芒”应该是指定瓷白色耀眼,光芒刺目,而宋徽宗是有名的道君,道家崇尚青色,所以才会转而喜欢汝州青瓷,并慢慢弃用定瓷,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由于定州白瓷与最高统治者的审美出现冲突,所以导致其开始“不堪用”。
虽然“覆烧法”大大提高了成品额,但却很有点“工业化流程”的味道了,而且产量的爆增使得高质量瓷土几近枯竭,于是北宋末期至金代的定瓷质量开始走下坡路。加上辽兵经常南下犯境,不仅掠夺中原财物,还掳掠人口,特别是工匠,定州便首当其冲。
到了元代,青花瓷异军突起,定窑逐渐没落,直到明代宣德年间最终落幕。

来源:东方文化杂志社公众号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