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之重器:青铜礼器的文明弧光(下)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王子午”青铜鼎(附匕)通高76厘米,口径66厘米,春秋•楚1978年河南颖川下寺2号墓出土
此鼎侈口、束腰、鼓腹、平底、三蹄形足,口沿上有两外侈的长方形耳,旁边攀附6条龙形兽,腹部满浮雕的攀龙和窃曲、弦纹。内腹及底和盖内均铸有相同的铭文。王子午鼎是楚庄王之子、楚共王的兄弟、曾任楚国令伊(宰相)之职的王子午(又名子庾)的器物,中有确切的人名与地名。王子午鼎成为研究楚文化的标准器。
“王子午”青铜鼎局部
“王子午”青铜鼎是春秋青铜礼器七件列鼎中最大的一件。青铜鼎腹内壁铸有84字铭文,记载了王子午的德政,以及祭祖祈福的事件。“王子午”青铜鼎一改商周铜鼎硬朗的风格,整体造型尽显柔美之态。不仅如此,该青铜鼎在铸造时也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铸焊技术,并以此技术铸造了盘铸于鼎身的6条龙型异兽。
青铜铙 通高89厘米,铣间距58.5厘米,鼓间距40厘米,湖南宁乡出土,商晚期,公元前14~公元前11世纪。湖南省博物馆藏
这种铙的器形和西周之后的甬钟完全相同,看起来应是悬吊使用的。可是出土的时候不在墓葬,而是被埋在浅土坑中,大多单独出现,口经常朝上。其主体纹饰的正确位置也是朝上,故学者大都认为朝上是其摆设时的正确方向。有的铙重达200千克,若使用悬挂的方式,架子就要非常高大且坚固,恐怕不容易制造,故认为它是竖立土中,或直立架上使用。由于不是随葬品,故认为是因祭祀山川或自然鬼神的礼仪需要而掩埋的。
块范铸造示意
首先是塑模,即以泥土塑造与所欲铸器物同大小的形象,如左图中间细长部分的铜车轴端饰件。然后在其上雕刻花纹或文字以便翻范。翻范的方法是把澄滤过的细泥调制湿润,拍为平片,按捺在模的外部,用力压紧使花纹细节反印在泥片上。待泥片半干,用刀分割成数片,加以烧烤,每片就是一个型。图中所示的车轴端饰件,器形简单,只需割成两半,内壁留下反印的器型及花纹。如果是爵之类的器物,则稍微复杂,需要八九块。最后一步是套合。是在模子上刮下欲铸器物的厚度,然后把外范和内模套合在一起。两者中的空间即为器物的厚度。内外模型的榫眼要扣合,并以绳子捆牢,再抹上泥土加以强固,如右半图形,以防灌浇时范片走位,导致失败,然后就可把铜液自浇口灌入了。等到铜液完全冷却,就可以把外面的泥土和绳子割开而取出里头的铜铸件。长16.7~17.9厘米,山西侯马东周铸铜遗址出土,公元前5~公元前4世纪
这件是铸造铜钟的多片泥范中用于舞部的完整陶范。铸完器后型范要被破坏才能取出其中的铜器,这件泥范却完整无损,一定是还未被使用以铸器的范,这在遗址中是非常罕见的。此范的纹饰可看出是只一头两身的动物,脚爪各抓着一只身躯扭转的虫或蛇。战国时代常见尾巴分歧的龙纹,看来它像是自两只面对面夔龙的饕餮纹(兽面纹)变化出来的。
裘卫盉,西周中期 共王,约公元前922年~前900年,1975年岐山县董家村西周窖藏出土 岐山县博物馆藏 记载裘卫用玉器和礼服与矩伯换取十三田之事。
卫夫人(变形兽面纹)铜鬲。通高10.6厘米,口径16.3厘米,西周晚期,公元前9~公元前8世纪。南京博物院藏
伯邦父青铜鬲,通高12厘米,口18.5厘米,周晚期,公元前9~公元前8世纪
“秦公”青铜簋 春秋•秦 传1921年甘肃天水出土
“秦公”青铜簋是盛食器,是一件极为精致的祭祀礼器。簋盖内刻有54字铭文,器内有51字铭文,记述了秦国祖先的丰功伟绩,也彰显着作器者欲继承祖先事业,永保四方土地的心意。
青铜盏 春秋•楚,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1号楚墓出土
镂空夔纹青铜尊盘,有一尊一盘,尊置于盘内。通高41.6厘米,尊高33.1厘米,口宽25厘米,盘高24厘米,直径57.6厘米。两器皆失蜡法铸成,湖北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构形非常繁缛,尊体有四只兽柱对接口沿与圈足。盘口沿有四方耳,底下四龙形支脚。战国早期,公元前4世纪。湖北省博物馆藏
蛇纹铜镦 战国 浙江绍兴越城区皋埠镇上将村凤凰山出土 绍兴博物馆藏
战国时期 磨光压划纹黑陶鼎 河北博物院
西汉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 西汉时期 收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束腰圆筒形,器身两侧对称雕铸虎形耳,平底,底有三个虎爪形足。器盖正中铸有一个鎏金骑 士,头梳椎髻,腰佩长剑,穿紧身衣裤。通体鎏金,显然是身份显赫。其坐骑之马昂首挺身,张口,翘尾,显得十分威武。盖周立雕四牛,腰肥体壮,抬头垂尾做行走状。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史纲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