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染织岭南山水色,墩头蓝纺织技艺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墩头蓝”是墩头村村民利用本地种植的板蓝、铃木等天然植物作为染料,采用棉麻织染、踹染等技术进行织造染色,制作出的一种拥有地方特色的纯天然蓝色布料。因其颜色独特,且主要由墩头村村民生产制作,便以产地命名为“墩头蓝”,墩头村历来有“墩头蓝”织染之乡的美誉。2015年,墩头蓝纺织技艺被列为第六批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墩头蓝”主要运用于服饰和日常生活用品中,具有结实耐磨、挺括柔顺、简洁大方、色牢度高等特点,以素色为主,采用经纬交叉、纵横交错的平纹组织织造,编织出简洁的精美图案。除了“墩头蓝”,墩头村还出产以栀子、茜草等植物为染色原料染制的 “墩头红”、“墩头乌”等多种质量优良的家机布料。这些运用墩头蓝纺织技艺制作的织品曾经畅销于广东省内各乡镇,往南销售到了东江流域,也就是今天河源、惠州等地,往北售卖到了湖南、江西、福建等地区。
墩头蓝纺织技艺始于明清时期,是曾氏家族于明代中期迁居至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彭寨镇墩头村之后,利用该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在当地的纺织印染技艺基础上,通过技术学习引进,经过数十代人的传承改良后形成的具有纺、耕、织、染、踹等三十余道工序的传统纺织染色技艺。歌曰: “嫁郎爱嫁墩头郎,又会织布开染房。墩头阿哥染水好,打扮阿妹好排场。嫁郎爱嫁墩头夫,打扮阿妹盆(满)身乌……”墩头蓝纺织技艺主要是以家族方式传承,具有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村规。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工业纺织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手工织染布料的需求逐渐减少,“墩头蓝”也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视野,许多传统手工艺人放弃了传统纺织手工业的生产,“墩头蓝”纺织技艺濒临失传。
墩头蓝纺织技艺其工序包含纺、耕、织、染、踹五个环节,有近三十余道工序。
这个过程就是把墩头蓝纺纱的原材料变成可以用来织布的纱线的过程。首先,他们使用了两种本地种植的植物,棉和麻,其中棉是主要的原料。纺纱过程包括六个步骤:种植棉花、采摘棉花、去掉棉籽、弹松棉花、制成棉条,然后用纺车将棉条纺成均匀的纱线。
接下来是"耕",这是在正式织造之前对纱线进行处理的步骤,包括浆纱、晒纱、撑纱、装纱筒、备纱。首先,他们将用黏米粉水对纱线进行浆纱处理,这可以增强纱线的强度,减少摩擦,并保持纱线的长度。然后,晒干纱线,将干燥的纱线拉伸整理,然后将其卷绕在纱筒上,以便织造时使用。这些步骤确保了最终的纱线质地均匀,适合用来织造布料。
面料的图案类型决定了织染的顺序。如果是纯色面料,会采用先织后染的工序。如果是格纹和条纹图案的面料,则会采用先染后织的工序。织造过程包括穿综、上机、织布和下布等步骤。首先,要穿综,将纱线穿过以确定经纱的密度。然后,对织布机上的纱线进行梳理,确保均匀不缠绕。接着,把经线紧密有序地缠绕在经轴上,然后纬线穿过飞梭。在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手工艺人开始织布。在织造过程中,手工艺人会踩脚踏板提综,使上下层经线交叉,然后拉动飞梭引入纬线,使用筘打纬。这个循环不断重复,直到织造出所需长度的面料,然后可以剪下来。
墩头蓝面料制作有不同的染色工艺,主要包括染布、坯染和色织。染布是在整匹织好的布料上进行染色,通常用于制作大块纯色面料。坯染是先将布制成服饰,然后再染色,这个过程相对较简单且容易控制色彩均匀度。色织则是先将白色的纱线染成蓝色,然后再将其织成纯蓝色面料或带有不同花色和图案的面料。
墩头蓝面料有两种主要的制作方式,一种是先织后染,另一种是先染后织。染色的过程包括种蓝、采蓝、打蓝、制蓝、染布、洗布、晒布和蒸布八个步骤。在“染”这一环节中,制靛非常重要,在对面料进行染色前,手工艺人需要制作染色的颜料。染料主要使用当地生产的板蓝,采摘板蓝的叶茎后,清洗并发酵制取靛蓝染料。然后,将蓝靛泥与水、石灰(或草木灰)、米酒按比例混合,制成染水。将面料反复浸泡在缸内冷染染制,运用染色次数和时间长短控制染色深浅。“一天蓝三天乌”,浸染到所需时间后取出染色布料,布料会与空气结合进行氧化,因此布料的浸染和氧化的时间把控都极为重要。
踹,是一种在面料染色完成后使用形状类似元宝的石头对布料进行碾压的传统工艺,类似于现代中使用熨斗来熨烫面料。元宝石是古代染布作坊用于碾整染布成品的特殊工具,轻的可能有五、六百斤,重的甚至有千余斤。在布匹经过染色后,常常会出现缩水和起褶等问题,人们使用踹布石手工碾压可以使面料变得平整,调整纬线的倾斜度,提高棉布的颜色均匀度和韧性,这是面料后期整理的重要步骤。
墩头蓝不仅体现了我国传统织染技艺水平,也反映了少数民族客家文化,是河源客家地区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服饰作为文化的载体,不仅是特定时代文化思想的折射,更是深深地根植于特定文化模式之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从明清时期一直发展至今,墩头蓝在不同时期始终发挥着自己的实用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1.广阔的市场前景
墩头蓝以自然、清新、简约、和谐的蓝色而闻名东江流域,广受客家人的喜爱。墩头蓝多以素色为主,花式耐看,具有耐磨、不易褪色的特点,除了可以用于制作人们的日常服饰,还可以运用在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例如蚊帐、被子、手帕、桌布、茶袋等。对墩头蓝的色彩、图案、面料等方面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提取其文化内涵和视觉符号,可以更好地挖掘非遗文化的经济价值,更适应市场需求。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素、敦、古”是墩头村自古以来的箴言,提醒着世世代代的村民要恪守礼节,勤俭节约。具体来说:“素” 意味着朴素和节俭。人们被鼓励过着朴素、简朴的生活,同时也要保持节俭和雅致。“敦” 强调诚实守信,要做到厚道,有仁德。这代表人们应该诚实守信,有良好的品德。“古”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返璞归真,宁朴勿华,宁简勿奢,宁拙勿巧。这意味着保持前秦时期原始生态、朴素和真实的生活方式。
"墩头蓝"的蓝衫是客家人崇尚节俭的文化象征,承载着客家人独特的文化记忆。墩头蓝使用纯蓝素染,没有复杂的花纹,颜色简洁,体现了客家人的朴素和大方。大襟衫的设计采用了前后片连裁,对称缝合,以便节省布料。宽松的开襟造型方便客家人在田间劳作,反映了他们的勤劳和能干。小襟衫则使用多余边角料拼接制成,展现了客家人的节俭美德。这一传统客家服饰反映了墩头村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3.中国传统织染技艺的代表
“墩头蓝”是中国民间蓝染工艺的其中一种,独具粤东客家文化特色。从明清至今,墩头蓝的制造工艺在曾家后人的不断发展下逐渐成熟,形成了特有的几十道工序。耕织文化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墩头蓝纺织技艺显示了明清时期中国民间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成熟和生产力的水平,是历史与时代的见证。
墩头蓝纺织技艺在村民曾春雷的整理和保护下开始重新焕发生机,但是由于织造工艺较为复杂且回报率低,村里仅有几位传承人掌握全部织染技术。为了更好地传承墩头蓝纺织技艺,在政府的支持和相关文化事业的帮助下,墩头蓝走上了创新发展之路。
1.时装中的墩头蓝元素
墩头蓝作为客家服饰,其颜色和面料使其在今天仍然具备流行因素。在2023年广东非遗服装服饰展示交流活动暨优秀案例作品发布会中,河源“墩蓝青衿系列服饰布艺”获2022年广东非遗服装服饰优秀案例,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展示了墩头蓝的独特魅力。这也体现了将墩头蓝元素与广东服装产业相结合的可能性,经过传统工艺和现代设计的融合,墩头蓝可以转化为可消费的商品。
2.墩头蓝文创产品
墩头蓝元素在日常生活用品中的融入不仅仅局限在服饰上,进一步探索墩头蓝的面料特征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特质,能够拓宽其运用范围。墩头蓝的核心技术体现在优化改良过的织造机器及套染染色技术两个方面。河源职院客家非遗文创团队在服装专业教师黄秀丽、墩头蓝技艺传承人曾春雷的带领下对墩头蓝传统染整技术进行创新性传承,研发出染绣结合的立体贴布绣技术,并结合蜡染技艺和型染技艺,设计开发了系列包袋、首饰挂件等墩头蓝相关文创,为非遗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广州美术学院联合墩头蓝纺织技艺项目传承人联合设计出品了墩头蓝染织主题作品,实用性强,设计极富美感,展示了墩头蓝工艺之美。
目前墩头蓝相关文创产品主要以织布和一些小批量生产的旅游纪念品为主,样式比较传统,设计感不强,创意产品仍处于开发初期阶段,尚未进入批量生产阶段,且产品成本较高,消费群体较小众化。进一步推动墩头蓝纺织技艺的再生创新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要将墩头蓝背后所携带的客家文化和地域特色应用在产品上,通过更加人性化的设计满足受众需求并形成品牌IP,让非遗走进群众生活。
墩头蓝纺织技艺是极具代表性的客家文化,严谨细致的制作工序和精良耐用的布料产品体现了手工艺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反映了客家人自然质朴、勤俭耐劳的传统美德。虽然传统织染技艺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其所具有的实用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如何“活化”非遗文化,让“墩头蓝”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需要进一步挖掘“墩头蓝”本身的艺术特征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必须加强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让“墩头蓝”纺织技艺在新时代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