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潇笠:红绿交织花含情,合卺之欢至浪漫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专家名师
赏读 | 王潇笠:红绿交织花含情,合卺之欢至浪漫
时间:2023-12-25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47      分享:
丨合卺欢【王潇笠  制作 · 沙帛羽  泥绘】
合卺欢的灵感,来源于合欢壶——一款经典的紫砂器型,但它又不仅仅局限于对传统进行临摹。

作品主题也是其名字。
毋庸置疑,“合卺欢”三个字被明显注入了更多的人文含量。作者崇尚自然,以艺术视角把自然与生活交互,并进行创作转化,除了继续呈现造型之“意”外,亦强调泥绘装饰的注释能力,升华出独特的画面之“语”。
合欢壶“意”
启承于中国传统婚俗文化——合卺礼
在古代婚礼中,有一项极为重要的仪式——合卺礼。它始于周朝,历史悠久,是现代“交杯酒”的前身。作为一种简单的婚俗礼仪,合卺礼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着多种美好的寓意,乃中国传统婚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合卺之欢”,就是古代婚礼中,新婚夫妇行合卺礼时的喜悦欢乐,寓意着一对新人结为琴瑟之好,从此合二为一,同甘共苦,迎来美好和睦的生活。
 
紫砂壶“合卺欢”之形依传统而制,壶身似由一对大合䃰对合而成,上下对称,合线清晰,并经壶体中心点向前后拉伸,在横向上极具张力,壶钮与之呼应,形似一对小合䃰对合而成,使得整体气势十足。


紫砂壶是点、线、面相结合的艺术,所谓因点成线、因线成面,线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把壶的整体气韵,可以说,线条是紫砂壶的灵魂。
此款“合卺欢”无论是整体还是细节均专注于线条效果,以线韵衬托光器神采,又以光器承载线韵力度,相较于陈式,其线条更显婉转流畅、变换自如,尽显骨肉亭匀的审美气质,可谓炉火纯青。优美的曲度仿勾勒出了一双人在新婚燕尔之时的细腻心思和甜蜜浪漫。

合欢花“语”
取材于忠贞不渝的爱情绝唱——虞舜二妃
虞舜南巡去不归,二妃相誓死江湄。
空留万古香魂在,结作双葩合一枝。
——唐·韦庄《合欢莲花》
相传虞舜南巡仓梧而死,其妃娥皇和女英遍寻湘江,终未寻见。二妃终日恸哭,泪尽滴血,血尽而死,逐为其神。后来,人们发现她们的精灵与虞舜的精灵合二为一,变成了合欢树。合欢树叶昼开夜合,相亲相爱,自此,世人便以合欢花寓意夫妻和睦恩爱和忠贞不渝的爱情。


紫砂泥绘,即采用堆、塑、抹、捺、点、染等技法,用笔蘸泥为墨,在壶坯上铭文作画的技法,其题材丰富,常以人物、山水、花鸟、诗书等入画。细分来看,它还有本色泥绘和异色泥绘之别,前者为单一泥色,后者则使用两种以上泥色,视觉效果更为丰富。


虞舜二妃传绝唱,合欢花前忆佳人。
此壶壶身上恰到好处的泥绘刻画,呈现出了薄意浅浮雕的质感,无疑加深了“合卺欢”这一主题的印象。


整体画面既有工笔画的流畅线条、细腻浑厚,又以严谨的中国画构图形式入画,可见作者的审美意识和技法功底。
合欢花优雅柔美,仿佛散发着淡淡香气。粉红色花瓣、嫩黄色花蕊和深绿色花萼搭配灵动,像一柄毛绒绒的粉红折扇,轻盈飘逸,栩栩如生。青翠欲滴的叶子则如同一颗颗晶莹的珍珠,给人带来清新的感觉。


红绿交织如丝绦,翠碧摇曳争开放。
合欢花形象的生动注入,带着勃勃生机,又格外脉脉含情,纤姿丽影,赏心悦目,像一道靓丽的风景,散发着独特魅力,让整把壶都鲜活了起来,洋溢着温润人心的幸福与祥和。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潇笠紫砂艺术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