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话缂丝(一)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专家名师
赏读 | 漫话缂丝(一)
时间:2024-06-23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252      分享:

本文针对性的介绍了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缂丝的历史存续,重点介绍缂丝的起源、发展历程和现状;第二部分:缂丝的艺术特点,重点介绍了缂丝工艺与产品;第三部分:缂丝名家名作,重点介绍了部分古代和当代杰出的缂丝艺术家及其作品,这些作品体现了缂丝技艺的传统魅力和当代创新。

缂丝,又称“刻丝”、“克丝”或“剋丝”。它是一种“通经断纬”的织造技艺。由于织造时在图案与素地接合处微显高低,呈现出一丝裂痕,其织物的图案轮廓、色阶变换处就像用小刀划刻过似的,所以才有了“刻丝”,以及假借的“克丝”或“剋丝”之说。

缂丝织造工序独特而繁复,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历来是皇室宫廷的御用之物,堪称“织中之圣”。2006年,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2009年11月,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缂丝的历史存续

缂丝起源于西汉至南北朝时期的西域,即今属新疆的回鹘地区。1959年,在新疆巴楚西南脱库孜萨来古城(相当于北朝)遗址中,曾发现一块以“通经断纬”的织造方法缂织的“红地宝,相花缂毛”残片。此外,英国斯坦因在新疆盗掘的汉、南北朝时期文物中也发现过两片同类毛织物,一为希腊风格的毛织人像,一为北朝风格的横条蔓草动物纹,还有一部分唐代风格的图案残片(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年3期,陈娟娟“缂丝”一文)。1973年,有关考古研究工作者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发现了较为完整的唐代女佣的几何形缂丝束腰带,有草绿、中黄等八色彩丝,为发现最早的一件较为完整的缂丝实物。其织造方法与北京双塔出土的宋代缂丝《紫汤荷花》完全一致。


图1  紫鸾鹊谱

自唐代始,缂丝技艺传入中原,其使用的原料已以丝为主。在新疆吐鲁番、甘肃敦煌、青海都兰等地都曾有唐代缂丝残片出土,如现藏于新疆博物馆的几何纹缂丝带,日本正仓院藏有传世的多种唐代缂丝带等。唐代缂丝已创造了“掼”、“戗”、“勾”、“缂”和“搭梭”(笃门闩)、以及刻鳞法等技法,多应用于书帧、包、帐等。

北宋时,回鹘民族为躲避战祸,大批向内地迁徙,将缂织技艺带到华北。《松漠纪闻》记述了他们与汉民杂居、通婚而被同化的境况。其时,定州(今河北定县)丝织手工业甚为发达。据庄绰《鸡肋篇》记述:“定州织缂丝,不用大机,以熟色丝经于木铮上,随所欲作花草禽兽状,以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纬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连,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丝。”至宣和年间,定州缂丝已十分兴盛。文人墨客和收藏家热衷于将名人书画制成缂丝后装裱,而锦绫织物反而次之,一时流形成风。

南宋建炎元年(1127)宋室南迁后设官营的苏州、杭州、成都三地织锦院,很多名工巧匠也被带到了南方,其中,苏州的缂丝和织锦最具特色。南宋缂丝多以国画山水、花鸟为范本,色彩丰富、工艺细密,逐渐形成典雅秀美风格。当时缂丝名匠多出自江南,如松江朱克柔、吴郡(今苏州)沈子蕃和吴熙等。他们的传世佳作颇多,并织款留名,故历史上就有“北有定州,南有松江”之说。

图2  赵昌花卉1

图3  赵昌花卉2

元代,元世祖忽必烈曾在苏杭分别设东西织造局,“骤天下名工,得西域织金回匠,同置宏州,世掌织作”。安居在吴地的缂丝艺人“且耕且织,偶出机杼,以供织贡”。在元代的特殊政治背景和帝王的倡导下,缂丝成为皇宫贵族制造袍服等日用品的主要面料,且大都使用金彩,开创了缂丝大量使用金彩的先例。《纂祖英华》节录《存素堂丝绣录》记述,“克丝之工,妙于南宋,而元制用尤广,进御服饰参以真金,组织华丽过于前代,而精雅渐非古法。”

明初的统治者将缂丝视为“淫巧”而一度被禁,后又只准用作敕制和诰命。直至宣德年间,随着国力的富强,禁令渐弛,织造再度复兴,并重新摹缂名人书画。其时,缂丝品不仅宫廷皇室御用,达官贵人享用,而且也进入了民间富豪人家,“被褥、围裙、市井富人无不用之,不以为奇矣”,“所摹唐宋名迹,及御笔书画,亦不亚于宋”。至明末,除宫廷还有为数不多的机、匠外,全国其它地区已没有缂丝工匠,唯有苏州陆慕、蠡口、黄桥三乡交界处的张花村家家有缂机,户户有工匠,被称之为“缂丝村”。

清代,皇室缂丝用品数量增多,于是召集天下工匠于宫廷之中,专为帝王将相缂织龙袍、风衣、披风和屏幛、帘幕、被褥、枕衣、包帙、垫袱等,事无巨细、包罗万象。清中期以后,帝王将相无不以缂丝为贵,除宫廷外,亲王以下家庭也普遍使用,连乘輿、仪仗等器具也以缂丝品装饰。自乾隆二十年(1755)至光绪十二年(1886),苏州织造局共办解缂丝品26批,每批多者一二百件,少者三五件,织物主要是蟒袍、马褂、补子等。其时,在吴县陆慕、蠡口、黄桥一带,形成了一个织户群体,有了一批兼做“包口”的缂丝艺人。至清末,宫廷缂丝用品大量减少。吴县陆慕、蠡口、东诸、光福一带农村的缂丝艺人只能且耕、且织。新中国建立前夕,缂丝业已处于停滞不前状态。1948年12月10日《苏州明报》曾报道,“战前吴中操此业者约百人,在此十数年中,因有因年事之增进而死亡,其遭遇战争之逼迫而流亡者亦颇不少,今能制造者恐不足六十人,而艺人精者不过二三十人而已。”

图4   补子

1949年后,在政府的重视下,缂丝技艺得到恢复和发展。1954年12月,苏州市文联建立刺绣小组,沈金水、王茂仙等应邀从事缂丝授艺和生产。1955年,刺绣小组转为刺绣合作社,并从陆慕、蠡口招收徐祥山、张玉明、沈根水等12名缂丝艺人建立缂丝小组(后改名为缂丝艺术工作室),后转入苏州刺绣研究所,并先后招收两批艺徒,员工增至20人。在沈金水、王茂仙的带领下,缂织了一批艺术精品参加各类展览展出,广获好评。1957年,吴县刺绣生产合作社聘请孙雪英、沈根宝两人制作屏风、中堂、地毯等缂丝样品,参加广交会和天津小交会。翌年3月,吴县在蠡口乡姚祥村组织近20台缂机生产缂丝品,同年10月,迁址蠡口镇北街,隶属蠡口丝织厂,挂蠡口缂丝厂牌,此时已有缂丝机40多台,职工增至40余人。

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缂丝在苏州市区与吴县不断发展,出口日本的缂丝和服腰带和贵袈衣大量增加。为增加产能,扩大出口,各地纷纷建立缂丝厂。至1991年,苏州地区形成了吴县缂丝总厂、苏州缂丝厂、吴县黄桥缂丝厂、吴县陆慕缂丝厂和吴县蠡口缂丝厂五大缂丝龙头企业,加上大大小小的家庭作坊和私人加工点,缂丝从业者达上万人。在缂丝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缂丝艺术精品不断涌现,缂丝技法也愈益丰富。缂丝产品不仅多次到苏联、东欧、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及中国港澳地区展出,并多次作为国家礼品赠送朝鲜、日本、美国等国家政要。

90年代以后,随着国外市场的急剧变化,外贸任务日趋下降,缂丝日用品生产面临困境,至本世纪初,苏州的缂丝产业已大幅萎缩。虽然,一些前店后作坊式民营缂丝企业逐步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变化,市场需求日益减少,且人才队伍老化,后继乏人现象十分突出。(待续)

苏州工艺美术研究院简介:

苏州工艺美术研究院系创元集团工艺丝绸有限公司建立的一所公益性研究机构,旨在凝聚苏州市工艺美术学会、苏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及多方社会资源,在工艺文化、产业研究、创新研发、人才培育、展览展示和营运推广等多方面起到引领作用,以进一步推动苏州工艺美术行业的繁荣与发展!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苏州工艺美术研究院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