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玉林:文心造物 器承茶香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专家名师
赏读 | 蔡玉林:文心造物 器承茶香
时间:2024-07-28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59      分享:

在杭州西湖以西的龙井茶园内,镶嵌着一座江南园林式建筑——中国茶叶博物馆。这是全国唯一以“中国”命名的茶叶博物馆。此地临一湖碧水,拥群山环抱,纳人文底蕴。8月7日,“文心造物 器承茶香——文人紫砂古今名壶特展”将在这里拉开序幕。这场旷世之展将带你感受文人紫砂的文化魅力,走进文人紫砂的璀璨世界。


中国茶叶博物馆


紫砂是中国独有的工艺种类。紫砂器物为茶器中之上品,而文人紫砂又是紫砂中之极品。如果说紫砂是中华文化之瑰宝,那么,文人紫砂就是瑰宝中那颗最耀眼的明珠。


著名文学家王旭烽在《会唱歌的泥土》一文中,盛赞紫砂器为“江南的风物,中国的美器,人类创造的瑰宝”。


此次特展的主题是:文心造物,器承茶香。“文心造物”是“器以载道”的另一种表达,是文人紫砂的文化精髓和精神内核。何谓文人紫砂?通俗地讲,就是文人参与制作的紫砂器物。文人墨客以坯作纸,以刻代写,在紫砂陶器上题铭镌刻,托物寓意,将个人的哲学思考、文学修养、艺术审美和生活情趣,用诗、书、画、印的方式,表达于紫砂器物之上,从而形成“文人紫砂”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


文人紫砂以器物为形、以文化为魂,它是匠心与文心、技术与艺术的殊妙结合。文人紫砂寓文化内涵、审美取向、文人情怀和生活趣味于一体,集可用、可赏、可玩、可藏于一身,比普通紫砂更具经济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历来为广大紫砂爱好者所追捧。


茶器是茶文化之载体。“器承茶香”说的是器对于茶的特殊重要性。明人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有论:“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紫砂器有提香、聚香的特性。用紫砂器泡茶,茶香更浓郁,器留余香的时间更长久。紫砂器还具有“把玩”之功能,经过手的触摸、茶水的浸润和空气的氧化,不仅器身的颜色会跟随岁月的沉淀有所变化,而且即使不泡茶仍然器承茶香。难怪紫砂器有“世间茶具称为首”之誉,紫砂与茶有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之说。


明 文徵明《品茶图》(局部)



明时大彬制三足如意壶


人们说起紫砂就会想到宜兴。殊不知,在紫砂中占据至高地位的文人紫砂,其催生萌芽与浙江文人的友情参与直接相关,其发展、兴盛和繁荣都直接发生在浙江。在文人紫砂的高雅之地,浙江可谓独领风骚、独步天下。


紫砂制壶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正德年间,而文人紫砂则萌芽于清早期,开先河者为康雍年间的陈鸣远。陈鸣远出生于宜兴紫砂世家,是紫砂史上技艺最为全面而精熟的大师。他带领一众艺术家涉足紫砂世界,其高大身影背后几位提笔书铭、握刀篆刻的文人士子几乎都是浙江人,他们是诗词大家、海宁人曹廉让,“东园主人”、余杭人卓子式,兵马司指挥、嘉兴人汪文柏,《全唐诗》编纂者、海宁人杨中讷。陈鸣远开文人紫砂之先,创文人紫砂的第一座高峰,其中饱含着浙江文人的默默付出。正因为宜兴匠人与浙江文人的相互唱和,才有文人紫砂的这一人间雅事的横空出世;也正因为工艺技艺与书画艺术的珠联璧合,才有陈鸣远更加熠熠生辉的历史留名。


清 陈鸣远制子式先生上款松鼠柿子壶


清 陈鸣远制东陵瓜壶


至清乾嘉年间,文人紫砂之风开始盛行。这一时期的领军人物为杭州人陈鸿寿(号曼生)。“西泠八家”之一的陈曼生,以书法篆刻成名,诗书画印皆精,喜好壶艺,以设计紫砂壶最为人称道,是继供春、时大彬、陈鸣远之后,中国紫砂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与杨彭年合作,独创“曼生十八式”,把金石、书画、诗词与造壶工艺完美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紫砂艺术风格,开创了文人紫砂的第二座高峰,留下了许多传世名作。陈曼生之后,瞿子冶(上海)、朱石梅(绍兴)等人延续曼生遗风,所制“子冶石瓢”等文人壶代表作品亦为后世称道。


清 龚心钊旧藏杨彭年制、陈曼生刻香蘅款百衲壶


清 苏州潘氏旧藏陈曼生刻、杨彭年制阿曼陀室款半瓦当壶(本次特展展品)



清 唐云旧藏、瞿子冶刻壶公冶父款紫泥石瓢壶


浙江宁波的玉成窑,为晚清文人紫砂的代表,在中国紫砂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玉成窑始创于清光绪年间,窑址位于浙江宁波千年古镇慈城。玉成窑不仅是一座文人紫砂的窑口,也通指由江南的文人墨客、金石书画大家领衔,由制壶名家、陶刻高手等共同参与紫砂创作的一个文化艺术群体,其核心人物为宁波籍书法家、诗人梅调鼎。梅调鼎召集书画大家任伯年、虚谷、胡公寿、徐三庚、陈山农,制壶名家何心舟、王东石等,参与文人紫砂的设计和制作。玉成窑最大的贡献是把紫砂扩展到人文空间和生活空间,既面向文人世界,又面向人民大众;不仅有壶,还有砚台、笔洗、水盂、笔架、花盆、花瓶、清供小品等。玉成窑文人紫砂承曼生遗风,开一代新风,开创了文人紫砂的第三座高峰。


清 玉成窑何心舟制、梅调鼎刻三叉提梁壶(本次特展展品)



清 玉成窑任颐款高仕纳凉图浑方盆(本次特展展品)


海派著名画家、杭州人唐云带动的当代文人紫砂,列第四座高峰,其风潮一直延续发展至今。唐云与吴湖帆、江寒汀、程十发、谢稚柳等人参与紫砂壶的书画创作,经由沈觉初、徐孝穆等制壶艺人刻绘,风格多变、别具一格。“壶艺泰斗”顾景舟也多次与当代文人合作,留下了诸多精品佳作。他与范曾、韩美林合作的文人壶,屡创拍卖天价。时至今日,唐云的学生、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等人,依旧在文人紫砂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当代 许四海制唐云书画紫泥合欢壶



当代 顾景舟制韩美林书画此乐提梁壶(本次特展展品)

纵观四百年历史,之所以会出现文人紫砂的“浙江现象”,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浙江毗邻江苏和上海,地缘优势为文化交流创造了先决条件。陈鸣远与浙江文人的“兴之所至”,以及梅调鼎与江沪艺人、匠人的频繁“雅集”,都得益于地理空间上的便捷。浙江历来文人辈出,文人有“好玩”的特质,而紫砂器物“可玩、可赏、可用、可藏”之性,正好满足了文人之“雅”,文人紫砂几个“高峰”相继出现在浙江也在情理之中。


浙江是茶叶大省,杭州有“茶都”之称,“西湖龙井”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学会等多个权威机构落户于杭州,“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全民饮茶日”等多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茶文化活动也都发源于杭州。因此,在杭州举办一场以文人紫砂为主题的古今名壶特展,堪称天时地利、得天独厚,意义特别深远。


此次特展旨在传播茶文化,传承和发展紫砂艺术,梳理文人紫砂的历史脉络,让大众了解浙江在文人紫砂领域的特殊历史地位,近距离观赏文人紫砂的巅峰之作,从中领略文人紫砂文化的博大精深,领悟器以载道的哲学思想。特展对于促进紫砂文化和茶文化的传播、传承、创新和发展,带动紫砂产业的振兴,引领浙江文人再创文人紫砂新高峰,乃至推动浙江工艺美术事业的繁荣,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特展以文人紫砂为主线,突出展示自明末清初至当代400年来文人紫砂各个高峰时期的名家经典作品,包括时大彬、陈鸣远、陈曼生、玉成窑、顾景舟等文人紫砂的巅峰之作,顶尖老壶数量占比一半以上,且多为传承有序、海内外重要展览之原件。展品历史跨度之长、等级之高、数量之众、器型之经典、技艺之精妙,为中国(含港台地区)历史上紫砂类公、私展览所罕见。


不花公家一分钱,依靠社会力量做公益,用“小投入”办“大活动”,是本次特展的一大亮点。展览是由几位有识青年一年前倡议的。倡议首先得到了浙江、江苏两地几家民营企业和民间收藏机构的资金和藏品支持。随后,有关官方学术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博物馆、民间团体、紫砂和茶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文学家、摄影家、书法篆刻家、收藏家积极响应,主动参与活动的策划和筹备,为展览提供各方面的帮助。


特展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指导,中国茶叶博物馆、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杭州市文促会陶瓷文化研究传承中心联合主办,童衍方先生和茅盾文学奖得主、《茶人三部曲》作者王旭烽女士担任学术指导。童衍方还专门为特展题名刊印,王旭烽女士在百忙中亲自撰写前言。为丰富特展的文化元素,中国邮政集团杭州分公司还将在特展当日发行精美纪念封一枚。主办方还将组织海峡两岸著名的紫砂专家和学者进行学术研讨。

为呈现特展成果,有关机构将在展后编辑出版特展图册,多角度解构展品的造型、镌刻、款识和工艺细节,为紫砂艺人、镌刻者、收藏者、摄影爱好者提供有益参考。图册将按照紫砂文献要求制作,或将成为经典传世书籍。


文心造物,器承茶香。我们深信,这场文人紫砂古今名壶盛会,将载入中国茶叶博物馆的史册,也将在中国紫砂史和中国茶文化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蔡玉林,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纹样研发中心副主任,浙江省二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副总经理。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蔡玉林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