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设计 工艺美术技艺传承、发展的必由之路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中国工艺美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背景、优秀的工艺美术宝库,体现了历代伟大艺术家的才智,蕴含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工艺美术不仅仅承载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它还体现了力量与美学、科学与艺术的统一智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国家文化命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传统工艺美术技艺就是传承、弘扬、发展中国珍贵的传统文化。
什么是工艺美术?首先是工艺,注重手工艺匠人的制作,是一代代老艺人终其一生孜孜以求的工艺传承。其次是美术,即社会大众审美需求,更多的偏重于根植于当代文化,符合当代人审美的创意设计。工艺美术换言之就是“工艺要精、美术要妙,合二而一才能称得上是够格的工艺美术”。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或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多的是偏重于对手工技艺传承的保护。而创意设计部分才是工艺生存发展的关键部分,是传统工艺的核心转化力量。创意设计可以把多样化传统工艺的“和而不同”价值综合创新,适应现代生活需要,促进传统手工艺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的有效对接,提高手工艺产品质量,丰富手工产品形态,延伸手工产业链条,培育和拓展现代手工业的发展空间。如果说工艺是工艺美术的灵魂,那么设计就是工艺美术发展的生命力。
但是,与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相比,工艺美术的“中国设计”在全球还是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是中国的现代设计是在上世纪80年代作为独立的学科发展起来的,是西方设计专业的衍生复制品,被人为地切断了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联,极大地危害了中国的原创设计,也严重地影响了工艺美术文化的发展。第二是当代中国的时尚消费品、工业产品、建筑等都是由外国人设计的,国外设计的先入为主占据了主要的消费市场,而大部分国人还没有形成为“中国设计”买单的自觉性,虽然近些年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国家及各个层面的重视,但是普通民众还是缺乏中国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觉性。第三个是设计师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系统深入的了解,缺乏一种自发的、对中国文化了解并形成的思想自觉。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也往往偏重于对设计工具的培训,艺术理论系统也多为国外课程的直接引入,而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系统内容知之甚少。
除了设计领域出现的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工艺美术产业自身也存在着很多发展的瓶颈问题,主要有创新设计生搬硬套国外理论,缺乏中国文化根基;抄袭模仿古代,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重材质、轻工艺使工艺美术发展失衡。
首先,创新设计照搬国外理论。脱离中国文化土壤的创新设计,让工艺美术发展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随着上世纪80年代西方设计理念的传入,迅速被各行各业全盘接受并广泛应用,不少人的设计思想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单纯追求西方设计风格,推崇构成主义、简约主义等,同时对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全盘否定,在装饰性与实用性、传统性与时尚性的平衡中,设计师大多把重心放在功能和形式上。受此影响,工艺美术设计也进行了重型不重工、重料不重意、重奇不重道等创新。曾经有技艺人员把西方当代抽象艺术直接应用到了玉石雕刻上。这种摒弃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标新立异的行为,简直可以用数典忘祖来形容了。
其次,抄袭模仿阻碍设计创新。收藏热潮下的工艺美术品不求创新,工艺美术设计几乎停滞不前,简单抄袭、模仿、复制古代经典作品,照搬前朝风格,脱离现代社会,为商业目的而生的赝品泛滥市场,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导致消费群体逐年递减,缺乏与时俱进的活力。这样的设计对传统工艺美术传承和现代工艺美术发展毫无益处,甚至对工艺美术市场正常运营贻害无穷,缺乏了与时俱进的创新,工艺美术渐渐地开始跟不上时代变化,无法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参与。
最后,重材质、轻工艺使工艺美术发展失衡。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受资本市场影响,工艺美术的收藏功能被放大,在艺术创作受到阻碍的情况下,工艺美术品的材料价值就变得尤其重要,购买的着眼点往往落在材质的稀缺性和保值性,翡翠白玉、紫檀沉香、犀角象牙、黄金钻石、鸡血田黄等稀有贵重材料制作的工艺品,在市场和资本的炒作下,市场价格和市场需求一路高歌猛进,却使得许多民间工艺和竹木砖石等工艺美术产品乏人问津,这些行业的从业者也开始跳槽转向热门品种,造成工艺美术行业“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各个品类的发展严重不平衡,与国际上其他国家手工艺产业发展状况完全背道而驰,其他国家手工艺产业是“实用”产品发展得好,而中国的工艺美术产业沦为“收藏”产业的附属品。这种发展状况是很不健康的,且不说这些昂贵的材料包括很多濒危野生动植物品种,过度使用将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同时饱受全球各国及环境保护机构的诟病;而那些翡翠白玉、水晶珠宝及各种矿物从全世界源源不断运入中国,在资本的加持下,变成了一场场资本市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狂欢。而且由于在创作过程中过于倚重原料,产品设计创新很少,题材被局限于佛教类、吉祥寓意类题材,导致产业GDP数量猛增,优秀作品却是越来越稀缺。
近年来,在中国经济增速换挡、新旧动能转换的阶段,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受到很大冲击,曾经工艺美术行业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工艺美术产业进入了调整期。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的工业化开始逐步衰落,而文化创意产业却进入到一个迅速繁荣的新阶段。1998年英国政府第一个提出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国家重要的新兴产业,随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向创意产业迅速转型。在中国“十一五”规划中,国家提出文化创意产业是国家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到了“十二五”规划,文化创意产业被提升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十三五”规划中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工艺美术作为文创产业重要载体即将进入到全新的历史阶段。
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出适应当代人们需要的、符合大众审美价值的、具有实用功能的工艺美术品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工艺美术产品创新及设计再一次被提到了历史的新高度。
目前,工艺美术行业面临着非常重要的机遇,国家发布了“一带一路”战略、“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2017年3月份,国家又发布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吹响了工艺美术产业在历史舞台上再创辉煌的号角,机遇难得,但是如何利用机遇,却是我们现在必须思考的命题。在2018年的北京设计周上,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项兆伦明确提出在传统工艺振兴中要展现设计的力量,一是传统工艺的再创造,二是提升大众的生活品质,三是改变从业者的命运。以非遗文化“见人见物见生活”为方向,提升传统工艺的设计品质,改变“精致的不大众,大众的不精致”的问题,让传统工艺设计产品成为大众品质生活的一部分。让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并期待形成代表中国文化价值观和东方生活美学的创意产品与工艺设计体系。
我们相信,通过“中国设计”的加持,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工艺美术将再次辉煌,将继续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基因,让中华文明继续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成为人类文明象征。
原载于:中国周刊 作者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秘书长陈敬
(声明:本公众号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