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荣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执行馆长
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许江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以下简称“民艺馆”)开馆展“天工开物——江南乡村工艺的世界”前言中,曾有过一段美好而精妙的描述,他写道:“我们常说,中国江南传统生活的方式是以茶米为食、以麻丝为衣、以竹陶为用、以林泉为居。围绕着这种衣食用居,维系着一个风采独具的器用世界,絪缊着本土日常生活的技艺精神。这种独具风采、日常活用的器用世界与技艺精神,我们称之为‘民艺’……”他将来自于生活的工巧技艺上升到一个精神的世界,让“物”与我们的思想发生关联。
由物质生活至精神领地,成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存在。它由日本建筑师隈研吾设计,建于中国美术学院校园里一座“象山”之巅。隈研吾曾说:“建筑物最终的归宿必定是大地。”他所强调的建筑与自然、人文环境之间的原初、朴素、和谐的关系,与民艺同人们生活的关系,从气质上来说无疑是类似的。建筑安放身体与灵魂,器物安置生活和思想。民艺馆的层层屋檐下,庇护着人与时间合作的产物——为了活着,但不止于活着;为了生活,又不仅仅是生活。
正是从这一理念出发,民艺馆自 2015 年 9 月 20 日开馆起,就致力于中国本土民艺的梳理与研究、展示和普及,迄今已有五年多时间。
《手艺》:民艺馆在手工艺的保护和研究方面,主要是围绕哪些内容开展的呢?
吴光荣:我们有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文献的梳理。一方面我们每次做展览之前,都会对文献进行深度梳理和研究;另一方面我们目前正在参与由中国民协牵头的《民间工艺集成》的编撰,将一些快要消失的手工艺通过文字、图片、影像等方式记录下来。
第二块的工作是举办一些相关的展览,已经做过的例如“江南乡村的工艺世界”“民艺中国器物展”“砂者为上”“人在草木间”“东方竹”“中国女红”等,今后将更多地举办类似的展览。
第三块,我们也在举行一些相关的公共教育普及活动,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我们的传统工艺和传统生活方式。
民艺馆“民艺中国·女红系列展”现场
《手艺》:您提到了对于一些即将消失的手工艺的采集、记录,感觉这是一个抢救性的工作,其实也是对手工艺传承、保护的一种方法——也许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消失了,但它们可以活在文献里,活在历史和记忆里。
吴光荣:可以这样说。如果我们今天不去做这些事情,很多手艺真的很快就会没了。有些是客观原因,也有些是人为的原因。我们十几年前曾经在市场上发现过一个木制工具,它其实是过去交公粮的时候用来验收稻谷的饱满程度的。后来科技工具可以替代这个传统工具了,社会不再需要它了,那它瞬间就消失掉了,但制作这种工具的工艺如果被保留、记录下来,以后还可以用来开发其他的东西。
总之,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传统的、真正的手艺当作一颗文化种子,把它整理得很干净,把它保护起来,若干年后的人们如果需要这颗种子,马上就可以让它回到生活中来。
传统的稻米验收工具
《手艺》:您提到民艺馆现在还经常举行一些普及性的活动,具体是什么样的活动?
吴光荣:主要是一些公共教育的活动。例如我们曾经举办过一次用传统糕饼模子制作糕饼的活动,面向成人及小朋友。当时我们买了一些面粉,请了一位大厨来调配材料并给予现场指导,做完用蒸笼直接蒸出来,整个过程大人和孩子都非常享受。有些大人就会给小孩子讲模子上面图案的意思——其实中国过去很多传统文化都是靠这种东西承载,然后口口相传的。
过去女性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但很多女性都能够通过一些很直观的物件,例如挂在门上的东西、铺在床上的东西,把一些传统文化保留、传递下来。过去传统生活方式里面中国文化的传承很多都是靠这些,但是今天这方面就很少了。
我们做这些活动会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间小孩子有兴趣,大人也有兴趣。记得我小时候家里包云吞,大家一起动手,在这个过程中小孩子会一次比一次进步。这类的事情参与多了,小孩子长大以后面对很多事物就更加容易理解其中规律性的东西了。所以我觉得手艺在生活中是相当重要的,如果能找到好的方式让它回归生活,是非常好的事情,这也是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推进的一项工作。
传统的糕饼模子
《手艺》:手艺回归生活,成为生活方式,您觉得这个过程中特别重要的是什么?
吴光荣:我认为特别紧要的是中国人能够找到文化上的自信,要认同自己的文化,然后慢慢地我们的经典生活方式就会回来。
《手艺》:在这个过程中,您认为高校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吴光荣:我认为高校很重要的责任是净化人的思想,帮助学生在文化上面树立起客观、正确的认识及自信,并且对这个社会有客观公正的看法。在这个基础上,才是具体到技艺、手艺,乃至审美层面的问题。
本文节选自苏旭《吴光荣:手艺,源于生活方式》,有改动。原文刊登于《手艺——来自生活》,周武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