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家路:素朴晶莹“糖人供”——山东曹县相糖及相糖模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专家名师
观点 | 唐家路:素朴晶莹“糖人供”——山东曹县相糖及相糖模
时间:2024-01-18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566      分享: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人生最重要的莫过于婚嫁寿诞、生老病去,而去对于生来说并不是件痛苦的事情,只不过是人生从一个世界走向了另一个世界,难怪人们将婚事和丧事统称“红白喜事”。既然红白皆喜事自然少不了热闹的场面和老辈传下来的规矩,而这规矩的方方面面各地又有各地的不同,其中的礼俗用品也是花样繁多。

在山东西南地区,一种以白砂糖为原料塑造成狮子、柱子、塔、牌坊、丞相等形象的祭祀风俗用品,名为“相糖”,高约五六寸到八九寸不等,主要流传于山东菏泽地区,如曹县、单县等地。据当地艺人讲,“相糖”之“相”取自 “丞相”之意,因为丞相是侍奉王的,塑造两个丞相形象的侍者作为供奉用品,以表达子女的孝心及美好愿望。其实,除了鲁西南,在鲁南、苏北,乃至豫东一代,也有类似的风俗和制品。

小店里出售的相糖

相糖中的各种供品与现实中的物品有相同的含义:如牌坊具有纪念和象征意义,狮子守护门庭家园,冥柱具有铭记之意,以丞相为侍者寄予对先人的崇敬,同时也期望子孙后代仕途顺畅。相糖以白砂糖为原料是否还预示着后人有甜美的生活?相糖一般是在老人过世后三天、三七、五七、一百天、周年、三年等的祭祀中用作供奉品,所以相糖又叫“糖人供”,祭祀供奉完毕后便会分给孩子们食用。相糖宁静素朴,白色半透明,尤其刚刚成型时更显晶莹剔透,在祭祀供奉习俗中尤显庄严肃穆。相糖有时也用于老人祝寿、结婚致喜和春节期间祭祀。用于婚嫁寿诞的相糖多为寿桃、佛手、十二生肖、石榴,颜色通常为大红、粉红等,寓意喜庆甜蜜、幸福美好。如有一种相糖正面刻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背面为“天赐良缘,百年好合”,既可用于祝寿,也可用于婚嫁。祝寿用的寿桃相糖用红色点染,更显喜庆,也有的相糖表面施蓝色,颜色大都鲜艳亮丽。
过去有钱的大户人家红白喜事讲究场面,为了祭祀先人有的要做72件相糖。有寿桃、佛手、喜石榴、柿子、十二生肖、八仙人物、大糖馍、糖花糕(有百年好合、永结同心之意)及日常生活中的动物(马、牛、羊、鸡、鱼等)。祭祀的组合种类样式多样,有“小五顶”,即对狮、对丞相、 一塔;“大五顶”,即一个大牌坊、对丞相、对狮:“七顶”,即对狮、对丞相、两冥柱、一牌坊;“大九顶”,即对狮、对丞相、两冥柱、对塔、 一牌坊。现在做相糖主要用作祭祀过世的人,也是成组的购买或订做,很少单独买一个,如“大五顶”“小五顶”“大七顶”“大九顶”,大人偶尔也会单买一个给孩子拉馋。

相糖的熬制和成型工艺

在鲁西南地区,老人逝去后三年要操办“三年供”,“三年供”在丧俗中的隆重程度不比出殡场面逊色,需要做大量纸扎以祭祀死者,造型十分多样,特别是曹县的供奉纸扎颇为有名,相糖与纸扎一样也是使用最广泛的祭祀品之一。相糖多是嫁出去的女儿、侄女、孙女等作为祭品带回娘家,数量和类型则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心意,或五顶或七顶、九顶等,儿子和儿媳等则不用准备,祭祀完毕娘家须回礼,至少要回一个“丞相”,以示祝福及谢意。老人去世在灵堂前的供桌上要放“十碗供”,供品有鸡、鱼、肉、丸子或其他素菜,如藕、豆腐等,“十碗供”两边是纸扎“金童玉女”,男左女右,停放三天,然后入葬。此时女儿或孙女有的要送“糖人供”,样式有“小五顶”“大五顶”“七顶”“九顶”,样式不等。其他时间一般在三七、五七、一百天送“糖人供”祭祀亡灵以表心愿。
制作相糖的工序并不复杂,但要熟练的技巧。首先把捆好的相糖模子浸泡在水中,使模子表面湿润,防止相糖灌模时熬好的糖浆沾在模子上不易脱落。在清洗干净的壶内,加入2至3斤白砂糖,再加入半碗水,糖和水的比例多少根据要做的相糖数量而定。壶内加水的白糖搅拌均匀后放在炉灶上,点火熬糖,并用木片不停地搅拌。熬糖要用猛火,用艺人的话说是“火要毒”。在准备灌模前把模子从水中捞出,甩掉多余的水分,置于干净的空盆内。看到壶内白糖溶化后表面呈现大的金黄色的泡沫时开始灌模,一人两手握模,让模口直立朝上,另一人一手执壶的同时,另一只手要用木片不停地搅拌以防熬好的糖汁凝固,并快速倒入相糖模内,然后将糖模急速旋转一圈,再将模口朝下,倒出多余的糖汁。旋转时要迅速并均匀用力,以保证相糖成型后厚薄均匀,造型饱满、充实,这一过程具有很强的技巧和长期的经验,是相糖成型较关键的一步。倒出糖汁后用小木刮刮掉模口残余的糖汁,把模子放在盆内,冷却两三分钟,使模子内的糖汁充分凝固。然后,解下模子外面的绳子,将模子一块一块轻轻拿掉,一个凝固成型的糖人就呈现出来。成型的相糖摆放在一块平板上,相互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便于通风,很快就会晾干。相糖的制作一般选择晴天,因为阴天下雨相糖不易成型,影响成色。有的艺人在相糖制作时在糖中加入少量白矾,做漂白用,外观看起来晶莹鲜亮。

老人与相糖模


菏泽市曹县孙老家镇孙老家中村是制作相糖较多的村子。据村民介绍,民国时期几乎家家都会做,但收入较低,现在能做的已不太多。孙老家镇中村已四十多岁的丁振平,就是少数能做相糖的艺人之一。他家里有一个临街的小门面,除了制作相糖出售,还卖一些年画、纸扎贴饰的版画、色纸,以及其他日用百货。在有些地区,相糖还有一定的销路。他家从祖父起就开始制作相糖,父亲在20世纪70年代去世时留下的一套相糖模,现在仍然使用。同村也有其他人家制作相糖在临街的小店出售。
相糖成型的品质虽然与艺人的手艺有较大关系,但模子雕刻的形象及造型十分重要。菏泽市曹县54岁的陈炳魁是相糖模雕刻艺人,家里有几代人从事木雕工艺,到他已是第六代。其父技艺出众,民国时期曾成立“文光雕刻社”,带了十几个徒弟。陈炳魁从小耳濡目染, 十一二岁便会简单的雕刻,19岁时正式从事木雕制作,承接一些生意。退休后在家专门从事木雕制作,在20世纪80年代成立了曹县雕刻社,现在带有一个徒弟。他雕刻的相糖模题材包括十二生肖、八 仙、鸡、鱼、马、羊、寿桃、石榴、佛手、牌坊、塔、烛台等。
山东菏泽市曹县的相糖模一般多用梨木制作,为了与红木的花梨区分,当地称“家梨木”。梨木纹理细腻,软硬适中,有些韧性,既便于细致雕刻和相糖成型,又持久耐用。也有的用杨木制作,但木质较软。

相糖“九顶”的摆放格式

制作相糖模不仅有不少的工序,且需要很好的悟性和细致的用心。第一步是先下料,首先将木头按不同模子的形状锯成长宽厚薄适中的方形或圆柱形木板,如牌坊模子为方形,狮子、塔、丞相、寿桃的模子为圆形。木料下好后就要准备画花样轮廓,也叫上墨线。谱样轮廓是用硬纸板剪成,画样子时用纸板样作粉本,放在锯好的木板上沿外轮廓描绘下来。由于模具是立体的,在一块木板上画好正面后,还要在按等份锯好的同一套模子的其他木板上描画相糖立体型的背面,在木板底部画相糖的侧面。需要注意的是,在复制谱样的过程中,谱样的底线必须与木板的底线相重合,而谱样的顶部与木板的顶部之间必须留出一定的空间,这样相糖模雕刻成型后,正面背面等几部分拼合起来才形成一个底部开口、中空、顶部堵实的圆洞形的空模。另外,相糖的造型一般底部较大,顶部略小,因而模子的底部开口也较大,这样既便于在相糖制作时由底部注入熬好的糖汁,糖汁也不会从顶部流出,底大顶小也使相糖供奉摆放时稳定。

相糖模雕刻艺人陈炳魁在雕刻

外轮廓样子画好后要将木板放人清水中浸泡大约一天的时间,然后取出制坯。制坯就是根据画好的外轮廓墨线,用木槌敲击圆刀,凹刻出相糖立体型的一半或一部分。制坯用的操作台叫“出坯凳”,出坯凳以前就是木工用的长凳,现在有的艺人自制的出坯凳是钢筋焊接而成的三条腿的圆凳,重量较大较稳定。将木块顶在出坯凳上固定的长方形木块上,用打木槌敲击圆刀沿着画好的外轮廓线依次雕刻。打木槌一般采用较硬的木质材料制成,如枣木等,把手为圆形,前宽后窄如梯形。雕刻时在外轮廓墨线内侧需紧靠边缘处下刀,以便为以后修改和刻画细节留有余地,刻的深度则要依据相糖立体的凹凸,并参照画好的底部和侧面墨线,但也不宜太深。这正如木工艺人的准则,即“长木匠,短铁匠。”另一方面,浅刻对相糖的制作者来说,相对小的厚度有利于从模中取出,也节省原料,但造型也就不甚饱满。因为相糖只作祭祀供奉用,对背面形象要求不高,但重视正面形象的细致刻画。

作为祭祀供奉用的相糖在乎正面形象的细致刻画

制坯完成后,下一步就是根据画好的样子进行粗雕。在已经制成的坯上,主要用圆刀、弧形刀、平刀、反口圆刀等工具大体刻出所要雕刻对象的外形。其中,圆刀主要用于刻去多余的部分,平刀用来深刻。雕刻刀具根据大小、弧度、功能不同分多种类型,同一类型的刀具又分为多种型号。在雕刻过程中,根据造型的需要和雕刻的方便,灵活使用,刀具使用并不固定。因为还要进行修光,粗雕只需刻出大体外形,不必进行细致加工,但须准确把握物象形态的起伏、深浅、位置、大小等,以便下一步刻画。
粗雕完成后根据相糖造型及木材纹理走向将粗雕后的表面修整光滑,即修光。这一过程主要使用反口圆刀,反口圆刀与圆刀的区别是,反口圆刀的刀刃在外,而圆刀的刀刃在里。反口圆刀主要用于相糖模凹进底面的修整;斜刀用于侧面的修整。修光必须做到模子的表面光滑,因为最后模子雕刻成型后就不再进行表面处理。

八仙之一相糖模子

修光后再用铅笔在处理光滑的表面画出相糖形象的细节,这时较前面的大样要细致、完整。这些细致的花纹不像先前描绘外部轮廓时有谱样,完全靠艺人自己的想象,然后直接用笔描绘,要做到意在笔先。细节部分画好后再用斜刀、凿刀进行细致雕刻,如人物的眼、眉、手、衣纹,以及牌坊的瓦片、文字、装饰,狮子的面部等。雕刻时多一气呵成,用刀不能拖泥带水、犹豫不决或来回反复,讲究干净利落,长线条流利顺畅,短线条干脆有节奏。在雕刻过程中要不时用刷子将刻出的木屑及时清扫,以便于用刀。这一步从造型的角度讲是最出彩的环节,各种层次、细节都在此呈现出来,相糖成型后也更耐看。一套活儿下来,一个完整的相糖模就成型了。
像陈炳魁师傅这种手艺活儿现已不多见了,除了手艺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再具有诱惑力,剩下的也许是艺人对手艺的情结。不知道仅有的几个相糖艺人对他们的手艺还能坚持多久,也不知道老百姓对这些风俗还能延续多久,因为历史的脚步走得太快。
作者简介:唐家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设计中国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