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春林:新中国工艺美术七十五年成就概说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北京牙雕厂集体制作,《象牙花卉圆雕万古长青》,1960年,北京工美艺术馆藏
高祥设计,赵丽平等集体制作,《翡翠花篮群芳揽胜》,高64.3厘米,宽42.3厘米,厚30厘米,中国工艺美术馆藏
在制度建设方面,工艺美术首先顺利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结束了晚清民国工艺美术“小、散、乱”的生产运营方式,建立起了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关系,提升了工艺美术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调动起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因生产关系的改变,加上我国工业化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工艺美术整体发展水平也水涨船高,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生产力水平之高,新品之多,出口值之大,均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工艺美术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了工艺和文化上的优势,不仅形成了不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也为国家换取了大量外汇。其次,工艺美术顺应了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在90年代初完成了全行业的经济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进行了调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工艺美术行业的人才流动和资源配置渐趋合理,工艺美术生产和创作抓住了90年代以来国内需求增长的新机遇,在20世纪末顺利度过了经济体制转型期。最后,工艺美术在21世纪初顺应了国际国内对传统文化开展保护的新形势,利用国内政策优势,一方面大力发展产业经济,另一方面自觉开展技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且紧跟快速的城镇化步伐,通过产业聚集形成规模经济效应。总之,在半个多世纪里,工艺美术的制度建设始终与社会主义各发展阶段的目标和水平相一致,它作为国民经济和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始终在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增进中外文化交流水平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方面,工艺美术行业迎来了历史从未出现过的技术民主化时代,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专业化、集体化生产劳动塑造了一代工艺美术新人。当思想保守的艺人成为新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中的一员时,其职业雄心已不同于往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他们不再保守技术秘密,乐于接受没有人身依附的新型师徒关系,交流技艺或开展集体创作成为常态。随着高等工艺美术院校、科研院所、中等工艺美术学校、职业教育、工人夜校、短训班等多形式的、立体化的社会教育资源的形成,不仅有利于凝聚各方社会力量参与到工艺美术产品设计和工艺革新事业中来,也给年轻一代拓展了学习渠道,降低了学艺成才的风险和成本。全国各地工艺美术行业出现了人才济济的大好局面,不仅老艺人们发挥了传帮带的积极作用,年轻一代的工人们也抓住了巨大的成才机遇,他们在学习传统技艺的同时,还普遍有机会接受学院美术教育的熏陶,形成现代审美意识和国际化视野。从总体上看,新中国工艺美术的人才质量要远远高于晚清民国时期。
新中国发展工业化的国家战略推动了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建立起了较完善的工艺美术科学研究机制,这在历史上是破天荒的。自50年代末起,全国各省、市陆续成立了专业性强的工艺美术研究所,规模企业内部也设立了相关研究室。在这些机构中,手艺人与科技人员、美术设计师合力开展技术攻关,各类发明得到鼓励。随着现代分析实验和检验检测技术在工艺美术生产中得到应用,历史上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传统工艺和配方得到科学认识,使得优化工艺流程,提高产能成为可能。新中国所取得的工艺进步极大地增强了各类工艺美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随着陶瓷胎釉配方被硅酸盐技术数据化了,不断更新换代的新式窑炉的出现朝着更环保、更低能耗、可控制性更强的目标在进行,这些革新举措让清末以来落后于列强的中国瓷业重新回到了被国际社会认可的高水平上。各种新式机械、新材料及表面处理技术在纺织、印染、漆器、家具、金属工艺、雕刻等领域应用自如,产品新花色、新品种因此层出不穷,创造力得到大爆发。自1949年以来,工艺美术的发展始终伴随了我国的工业化历程,不过对工艺美术的工业化提升并没有完全取消手工艺,而是采取了半手工半机械化的做法,在核心工艺环节尽量保留了手工艺,使得新中国的工艺美术生产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产能质量标准,从而保证了它的发展始终没有被日新月异的时代甩在身后。
工艺美术在服务对象上明确了为人民服务的新观念,其社会服务水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受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活上提倡俭朴化、平民化,一些特种工艺美术如红木家具、剧装、宝玉石雕、牙雕、仿古刺绣、仿古漆器等产品主要销往海外。在完成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之后,国家及时调整了工艺美术发展方向,遵照“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艺方针,按照“适用、经济、美观”的设计与生产原则,主动去适应国内外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重在美化生活。在数十年中,千千万万的工艺美术设计和创作人员不仅挖掘和继承了56个民族的传统意匠、手工技艺和历史经典样式,还融汇了变幻不定的国际时尚文化,创造了既具中华文化特色,又具有鲜明时代感的物美价廉的文化产品,赢得了历史上最广阔的市场。我国新中国工艺美术以其历史悠久、技艺精湛、风格独特、精美典雅而蜚声中外。
新中国工艺美术的艺术创作繁荣昌盛,它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发挥了舆论宣传和审美教育功能,传播了主流价值观,弘扬了中华审美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自50年代初期就逐步形成了工艺美术全行业开展创作的新风气,尤其是优秀的设计和技艺人员认真学习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艺创作理念,挣脱了传统文人将相、才子佳人以及神佛古兽等古典艺术形象的束缚,敢于反映从新民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中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到生活中去体验和写生,用材美和工巧塑造了有血有肉的革命历史人物和社会主义新人形象,这种创作方向上的改变是划时代的。因为数千年来,工艺美术创作从未有过自觉审视历史、关照现实的能力,也从未出现过如此既刚健质朴、清新明快,又积极乐观、昂扬奋进的审美潮流。这既非封建帝王和权贵趣味的反映,也非纯粹外国消费者的审美折射,而是社会主义国家全体人民的审美理想的反映。工艺美术的创作作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门类所产生的代表性作品与历史上任何时期留下来的经典作品相比,在技术和艺术上都毫不逊色,在主题思想上更是具有其极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特征。
工艺美术创作中表现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识形态和审美格调,这始终是数十年的文化主流,同时,工艺美术作为实用美术和外向型经济,它既需要持之以恒地把中国传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视作对外交流的重要资源,又需要及时地吸收融合国际时尚文化和现代艺术,因此,它在艺术上除了坚持政治性之外,还能兼容民族性和现代性。新中国工艺美术正是在调和政治与审美、实用与艺术、产业与事业、本土与外来、传统与现代的诸多矛盾中不断地向前发展,从而也在不同时期留下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迹。
新中国工艺美术七十五年不仅延续了中国手工艺文化几千年来的灿烂辉煌,而且创造了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应有的文化高度。今天,我们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跃升期。工艺美术任重而道远,未来发展要紧跟社会形势,用精品力作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邱春林,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院设计学系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出版专著《设计与文化》、《会通中西——晚明实学家王徵的设计与思想》、《话里话外话吉祥》、《圣徒与狂侠:凡高、徐渭比较研究》、《中国手工艺的文化变迁》、《美术教育词典》、《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冯久和卷》、《汪寅仙卷》、《•吕尧臣卷》等。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微思想 邱春林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和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