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辉:设计之美,生活即道——中国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化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专家名师
观点 | 曾辉:设计之美,生活即道——中国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化
时间:2024-07-17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26      分享:

传统工艺,离不开保护传承,更离不开创新转化。转化为现代生活所需,传统工艺才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可以说,创意设计是传统工艺的核心转化力量。创意设计可以把传统手工“和而不同”的价值综合创新,满足现代生活需求,促进传统手工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提升手工产品品质,丰富手工产品形态,延伸手工产业链条,拓展手工业态的发展空间。

一、传统工艺与设计融合的民生与文化价值

手工业与农业是支撑人类几千年文明发展的两大支柱产业。传统手工业大多依靠自然生长出来的天然材料,如木材、竹材、陶瓷等,本身形成了小批量、多样化的柔性生产方式。与自然的亲近感让当代开始重新思考手工业对于人类的价值,对于生活美学的价值。手工是人类进化的标志,传统工艺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是心手相通的完美融合,体现了“天人合一、敬天爱人”的手工精神。而作为人类文明史的创新载体,设计从来都是为生活服务的,更多是生活必需品,而不仅是摆设品。“天人合一、自然之道、物尽其用、物尽其美”是东方生活美学的哲学思考。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和谐关系,恰是现代设计所要关注解决的三大关系问题。东方设计讲究“器用为美,日用即道”,环境与器品相互成为风景,相互融合,人景合一,达到和谐。

随着文化进步和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生活产品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其使用价值,越来越注重设计所带来的美学价值、生活方式和情感价值等,而这些恰恰是东方设计思想所关注的。当创意设计成为产业与产品的核心价值时,不再单纯以物的价值为导向,而是“物以载道、物以载美”的价值取向。为生活方式提供了独特的美学追求和创意表达,强调体现人与自然的协调是传统工艺设计的理念。

传统工艺中有丰富的民间创造智慧,如何把它融入现代衣、食、住、行、用等生活中,为大家所用?让这些传统手工与民间智慧活在当代,活在未来,并能够普惠于大家,能够让大家买得起、用的起。所以,由传统手工业转型为现代手工业则具有现实意义的民生价值,劝业复兴现代手工业就是当代中国传统工艺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选择。从乡食到百姓日用的工艺之美,是保护传承活化非遗与复兴手工业的方向。在传统工艺中注入现代设计,推动其现代转化,目的就是要回归到生活的本源,让手工成为生活所用的东西。

手工与设计融合的思想,在工业时代早期就己有之,英国艺术家、设计师威廉·莫里斯就提出“艺术家与工匠结合才能设计制造出有美学质量、为民众享用的工艺品”的思考。现代手工设计与现代手工业拥有天然的融合关系,以“经久传世、爱物惜物、物尽其用、物尽其美”的现代手工设计观,创造真诚致朴的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美学态度,也是现代设计的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

二、日用即道,为生活而设计的追求

百年来追求现代化的初心是为了中国人生活的尊严与美好。在1958年《装饰》杂志的创刊号封面上为龙舟上飘扬着标识衣、食、住、行图标的四面旗帜,就体现出艺术设计为生活服务的理念,强调如何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创造符合美好生活需求的现代设计。

为生活而设计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是“日用即道”的命题,即是明代哲人、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提出的“百姓日用即道”思想,认为天下之道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强调百姓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自然的、简洁的生活方式就是“道”。“道”就是日常生活的智慧,器以载道,器物中蕴含着人的智慧,而生活智慧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传统工艺是取自自然,用于生活的生产创造方式。日用即道,意在民生,中国古人对自然物产的深刻理解就是知物善用,“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  追求的是适合、适用、适度的生活方式,是有节制的日常生活原则。管子批判华而不实、奢而无用的所谓工巧:“今工以巧矣,而民不足于备用者,其悦在玩好”。汉代王符在《潜夫论·务本》中提出“以致用为本,以巧饰为末”成为倡导的工艺原则。

生活方式简而言之就是“怎样生活”,以衣食住行用为主体,表现出来是生活美学和时尚风格等。木器、竹器、石器、陶器、瓷器、漆器等传统工艺都是传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用物品。普通人的一生可能会接触到3万件不同的物品,中国传统工艺的设计思想认为器物是为人所造,被人所用。器物要“适材而用”,顺应不同的材料进行设计,从而做到物尽其用、物尽其美。

三、让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的路径

2018年北京国际设计周首次设立了非遗设计板块,重点推出“中国传统工艺振兴主题设计展”,以“非遗之美,生活即道”为思考,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引导下,展示中国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的价值,让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围绕“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的核心理念,遵循“百姓日用即道”的思考,期待形成代表中国文化价值观和东方生活美学的创意产品与工艺设计体系。

展览为突出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的创新能力和美学精神,突出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的现实价值。展览着力于表达传统工艺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生活应用和创新设计,试图搭建传统工艺设计产品的预购交易平台,促进传统工艺设计消费。 

四、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化

从设计的角度思考传统文化如何与当代建立起关系,进而走进我们的现代生活。

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是以当代生产生活为中心的文化实践,让传统工艺、传统设计通过再生走进现代家庭生活,融入现代旅游,才能真正实现保护价值,实现双赢。

“日用即道”传统美学观:明代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提出“百姓日用即道”的观点,与当代所倡导的美好生活是一脉相承的。当代人追求一种有美学的、高品质的、可持续而更加环保的、因而更具有“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活方式。对于传统文化的非遗体系来讲,传统工艺都是为生活所用的,都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对传统文化、传统工艺、传统非遗的复兴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要植入当代的生活方式和美学追求。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创刊号的封面上四面旗帜飘扬着张光宇先生设计的“衣食住行”标志,强调艺术设计为生活服务的思想。所以,无论对于传统文化,还是传统手工等的传承与创新发展,都是希望让它导向美好生活的目标。

在传统工艺体系里面,解决人和物的关系是最基础的。但到包豪斯以来的现代设计学,人们越来越思考物和物构成的是环环相扣的环境和系统。我们每一个家不是只由单一的物或某一个类别的物构成,而是由多种多样的物构成我们的生活空间,形成我们的生活方式。于是,它必然又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级,即解决人和环境的关系、人和系统之间的关系。到了当代,设计体系开始重点关注人和人的关系问题。

传统是相对的,创新是绝对的,要让传统文化能够真正地传承下去,而传承良好的文化精神和可持续创新是其真正传承下去的核心力量。 

.

曾辉,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策划总监、中国传统工艺振兴主题设计展总策展人。、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非遗传承人产业基地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