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尚新质·未来先行——“2024中国雕塑产业发展大会”暨2024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隆重举行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东阳市政协副主席、发改局局长蒋国威致辞
任建新副理事长在致辞中讲到:今天,我们齐聚在美丽的浙江古城东阳,共同见证“2024(中国·东阳)第二届中国雕塑产业发展大会”的盛大开幕,以及“2024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暨浙江历史经典产业特色小镇泛雕塑艺术交流展”。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对本次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致力于弘扬中国雕塑艺术创作、中国雕塑产业发展、中国雕塑人才培育的各院校、机构、专家、学者以及来宾,表示崇高的敬意!同时,对本次活动的主办方,表示由衷的钦佩!
今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今年7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三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工艺美术行业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将雕塑排在工艺美术行业的第一位。《意见》提出了以“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运作方式,为推动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推出了一系列举措,这些都为推动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紧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走好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实现创新性提供了政策支持,同时,也为我们举办“中国雕塑产业发展大会”确定了时代使命。本次活动就是响应国家政策、推动行业发展的有力举措,具有深刻而广泛的现实意义与社会影响。
《雕塑》杂志作为活动的主办方之一,近30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雕塑艺术领域的推广与发展,创造了一系列艺术品牌活动,举办高端艺术展览,宣传报道行业发展,促进学术理论研究,总结表彰艺术案例,鼓励雕塑艺术创作,组织培训研学考察,对接国际国外交流,为中国雕塑行业发展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特别是中国雕塑论坛和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更是突出的活动品牌,为推动中国高校雕塑与公共艺术、设计造型艺术的教育教学与理论研讨、经验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中国工艺美术与雕塑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中国的雕塑产业有着美好的未来。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人才培养,推动雕塑教育与产业需求的紧密结合;二是推动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实现材料、工艺、设备的创新发展;三是促进产业融合,推动雕塑产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四是加强国际交流,提升中国雕塑的国际影响力。
最后,感谢为本次活动辛勤付出承办方和工作人员!预祝本届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陆光正致辞
《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致辞
颁奖环节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陆光正、钱绍武艺术研究院院长钱瑞泽、《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分别向王洪博(陆光正工艺奖获得者)、王健权(钱绍武学术奖获得者)、曾庆宗(范伟民设计奖获得者)颁发了奖杯与证书,其他嘉宾为获得银奖与铜奖的15位同学颁奖,以表彰学生在创作中的付出的心血,鼓励他们在未来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
钱绍武学术奖颁奖
陆光正工艺奖颁奖
范伟民设计奖颁奖
银奖颁奖
铜奖颁奖
铜奖颁奖
北方工业大学公共艺术研究所、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南京大学美术与书法学院代表与木雕小镇建立了合作关系,进行了教学培养及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的授牌,为高校雕塑教育与文化艺术园区进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做出了积极尝试。
北方工业大学公共艺术研究所创作实习基地揭牌
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创作实习基地揭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创作实习基地揭牌
南京大学美术与书法学院创作实习基地揭牌
“2024(中国•东阳)第二届中国雕塑产业发展大会”系列活动开幕
主题分享环节:北方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乔迁在《公共艺术如何助力区域发展》中,以大量事实案例阐释公共艺术如何促进所在区域的社会效益发展,带动文化进步与经济效益提升,成为带动空间生产的有力引擎、区域发展成熟的标志。景德镇陶瓷大学雕塑系主任罗瑾分享了《有“烟火气”的陶瓷雕塑艺术》,介绍了景德镇陶瓷大学如何邀请民间艺人、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及各大美院知名专家和学者授课,形成多元化教学形式、制作方式以及工艺流程面貌。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专职教授陈国华作了《艺术让生活更美好》的演讲,结合自己的创作感想,分享了艺术如何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让生活更美好;同时认为审美水准提高了,人的精神境界也会提高。
北方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乔迁主题演讲
景德镇陶瓷大学雕塑系主任罗瑾主题演讲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专职教授陈国华主题演讲
圆桌交流环节: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木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玉海作为主持人,围绕“艺术+生活”的主题,就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当代艺术设计与大众生活等方面进行了阐释。四川音乐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牟文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李烜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陈辉,《浙江工艺美术》杂志执行社长兼总编辑郭城,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陆挺丰,5位与会嘉宾围绕“艺术+生活”主题,就艺术是生活的表达、艺术是生活的调剂、艺术是生活的启示、艺术是生活的传承等方面分析,认为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让人们在尊重和理解中使生活更精彩。
圆桌交流环节左起:张玉海 牟文虎 李烜峰 陈辉 郭城 陆挺丰
艺术+旅游主题
锦舍文旅CE0陈卓作了主题为《星宿高田:从民宿集群到旅游目的地的运营实践》的分享,以高田坑村为例,介绍了打造华东最佳观星地、裸眼观银河的千年古村落实施与运营情况。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永健以《日本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实践、反思与启示——以濑户内、越后妻有和黄金町三个艺术祭为例》,通过艺术项目创造新的文化景观为社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源,引起社区民众兴趣,为社区的再造提供新的思路、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改变当地人的生活。东阳菜根产业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尹红进介绍了《新时代旅游消费观念改变与东阳木雕小镇的机会实践》,分析了当前旅游消费市场观念的转变,提出“文创+文旅=造物奇市”“教育+文旅=研学旅游”理念,介绍了木雕小镇以旅彰文、以文促旅、打造三角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休闲轻度旅游目的地的相关情况,倡导说走就走的旅行。
锦舍文旅CEO陈卓主题演讲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永健主题演讲
东阳菜根产业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尹红进主题演讲
艺术+人才主题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钱云可在《学院木雕教育与人才培养思考——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例》中,提出木雕教学与创作面临的几个问题,如传承与发扬、技术与艺术、AI技术与三维打印等,分析了回归手艺身份、探讨东方物性、感悟创作方法、强化材料品质的木雕人才培养应遵循原则。河北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张华在《跨界融合与创新: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雕塑艺术教育与韩国当代雕塑教育的启示》中,分析了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雕塑教学的变化,以及韩国当代雕塑教学与创作情况。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工艺美术学院院长王晓平在《基于民族文化传承的职业本科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着重介绍了“传承非遗技艺,聚焦民族美学,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教学体系以及“大师引领、巧匠引领、赛展引领、文化引领、榜样引领”的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钱云可主题演讲
河北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张华主题演讲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工艺美术学院院长王晓平主题演讲
圆桌交流环节:由《雕塑》杂志主编朱尚熹担任学术主持,设置了三组圆桌论坛交流:第一组、朱尚熹《雕塑》杂志主编(主持人),湖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谭炜,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池灏,鲁迅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学院院长洪涛,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陈晓春,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雕塑系主任李惠东;第二组、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陈克(主持人),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尹代波,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解少勃,河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甄亚雷,闽江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郑彦民,南开大学滨海学院雕塑专业主任庞渤;第三组、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院常务副院长郅敏(主持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姜涛,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魏杨博文,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赵展,南京艺术学院实验设备管理处处长尹悟铭,大连理工大学雕塑专业教研室主任刘海岸。
圆桌交流环节左起:朱尚熹 谭炜 池灏 洪涛 陈晓春 李惠东
圆桌交流环节左起:陈克 尹代波 解少勃 甄亚雷 郑彦民 庞渤
圆桌交流环节左起:郅敏 姜涛 魏杨博文 赵展 尹悟铭 刘海岸
与会嘉宾遵循“艺术+新质生产力”的会议主题,就“艺术+人才”进行探讨,主要内容包括:1、雕塑艺术教育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探讨雕塑艺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以及这些能力如何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创新力;创新教育实践中如何结合艺术元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2、雕塑艺术人才的市场需求与培养策略,分析当前文化产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以及艺术教育应如何调整培养策略以满足市场需求;讨论企业如何招聘、使用艺术人才,以及雕塑艺术教育应如何与企业需求对接。3、雕塑艺术教育与跨学科融合,探讨雕塑艺术教育如何与其他学科(如科技、商业、人文等)融合,培养跨学科的综合性艺术人才;分享跨学科教育案例,展示雕塑艺术与其他学科结合的创新成果。4、雕塑艺术教育的心理学基础,研究雕塑艺术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学生的情感、认知和社会性发展;讨论艺术教育中的心理学原则,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原则提高教育效果。5、雕塑艺术教育的未来趋势与挑战,展望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分析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讨论艺术教育如何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以及如何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跨界能力的雕塑艺术人才。
“浙江历史经典产业特色小镇泛雕望艺术交流展”,展出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以及青年手工人才的木雕、竹编、竹根雕、青瓷、龙泉宝剑、铜艺、砖雕、核雕、石雕、瓯塑等方面的60余件作品,代表着中华五千年文化传统遗留下来的生产方式,弥显珍贵。作品体现出每一件手工艺制作的不统一、不规则,承载着创作者特有的情感和个性特点。每一件手工艺品都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个性存在,既是可欣赏的艺术品,更是承载了中华民族历史与精神的纪念物。
获奖作品
《她的手》系列 刘粤娇(广州美术学院)
《她和她的猫》朱逸 (中国美术学院)
《游牧在别处》陈姿嘉(天津美术学院)
《镜中世界》冯鹏翔(郑州大学美术学院)
《同音共律》门琬凝(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空间折叠系列》王璐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尺、寸、度》朱嘉璐(大连艺术学院)
《月下瑶台》杨昊(广西艺术学院)
《穿梭在其中》廖伟伦(广州美术学院)
《生的轮回》林哲正(中国美术学院)
《身既死兮神以灵》系列 刘禧洋(广州美术学院)
《自乐班》杨睿(西安美术学院)
《根脉》于长泰 山东艺术学院)
《长生树》系列 卢修齐(中国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张书鹏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