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卓越|李文跃:在艺术上精益求精:以景德镇陶瓷艺术作品创作为例——在2022中国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大会暨大师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时间:2023-01-08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373      分享:
2022中国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大会暨“大师论坛”于11月4日在江西省南昌市隆重举行。来自不同领域的行业专家、业界学者、政府官员走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博物馆(南昌),聆听讲座,同台论道。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文跃以“在艺术上精益求精——以景德镇陶瓷艺术作品创作为例为题主旨演讲。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文跃主旨演讲

他讲到,艺术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产品,其艺术作品凝聚着艺术家个体的审美意趣和审美理想,作品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它以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特殊方式,对人的精神引领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进而形成整个社会在文化上的进步。艺术家运用各种材料和方式创造出具美学价值和其社会功能的艺术品,记录下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情感、愿望、理想以及生活方式。其艺术的价值与地位是靠其艺术作品来体现的。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分析我今天的主题

一、艺术创作者要“精益求精“出精品

艺术工作者要以敬畏之心,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创作上,弘扬“精益求精,工匠精神”保持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努力创作出传得开、立得住、留得下得优秀作品。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衡量文学家,艺术家的人生价值也要看作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努力创作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更加明确了艺术创作者工作的方向。

作为一名陶瓷人,我感到当前得陶瓷艺术创作虽日益繁盛,杰作迭出,但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模仿照搬”,“千遍一律”的问题,艺术家作品创作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

优秀的陶瓷艺术作品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优秀的陶瓷艺术作品从来肩负着“文以载道”的使命,艺术工作者要热情拥抱时代,要把新时代生活与对艺术创作发自内心的亲身感受熔铸笔端,再现伟大的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创作出“正能量,接地气的陶瓷艺术佳作”。

回望历史,无论哪个国家、无论哪个时代,那些真正能被人们铭记的艺术家,那些一直流传至今的艺术形式,都是靠经典的作品,精湛的技艺赢得尊重与赞誉得以传承与发展。

那么靠什么手段创作优秀作品?

我认为精品不是一概而就的,比如高温釉彩绘画创作,要在创作中不断感知每一种颜色烧前烧后之变化,再调和加工,在土与火的一次次烧制,在实践的反复烧制中才有可能形成精品。

创作优秀陶瓷艺术作品,是所有陶瓷人创作者追求的目标,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是艺术精品创作的基本标准。创作者要精益求精出精品并不容易,不仅要有坚实的艺术表现功力,还要受创作者自身思想认识水平和艺术创作水平的限制,也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但创作者只要有精品意识,就会有自我提升和不断进步的要求,就会在创作中精益求精。

优秀作品创作需要作者做到三点:一是创作者要有文化自信,中华文化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艺术创作者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起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激励人民、民族前行、文化自信强有力的精神力量。二是创作者要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只有创新才能给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创新是艺术家一种创造性实践活动,是运用已知的技术和条件突破常规,发现或表达新思想、新事物的活动,其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传统思维定势,在艺术创作中,创新需要有底气、能力、智慧。如果没有其学识、修养,熟练的技巧创新则无从谈起。创新要运用新技术、新技巧,运用新手段新材料在创作中走出新路。三是创作者首先要有强化“精品”意识,陶瓷艺术创作要与时代同步,就是要求创作者们深入生活,走近群众,记录他们的幸福,反映他们的希望,记录充满朝气的时代才能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讴歌时代。新时代新征程,为优秀陶瓷艺术作品创作提供了历史的发展提升机遇。 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优秀的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 他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

二、从几大名家作品看瓷画创作的精益求精

有人说过陶瓷艺术的作品,如果你能欣赏到一处惊艳之处时,那可能都是作者付出了十分的推敲琢磨与精益求精。陶瓷艺术作品创作达到一定的水平是可以的,但是要想“更进一步”、“更上一层楼”有所突破,又何尝容易。杜甫写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陶瓷谚语讲:赏心三两枝,凝聚十年功正是有了和他们一样精益求精的众多诗词大家与陶瓷工匠。我们才能品读到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经典文化与陶瓷精品之作。就像运动员举重比赛,多举起一公斤就是冠军;百米决赛时,快百分之一秒就能夺冠;但就是这一公斤,百分之一秒,背后是多少年的努力训练和坚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任何领域的毫厘之差,常常就是勇者的生命历程里全部能量与智慧的汇集。每个人在自己喜爱的陶瓷艺术领域想战胜同道一分都不太容易,何况是那种做很多种尝试却浅尝则止的做法。从前,从艺的师傅告诫徒弟百样通、不如一样精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大概也是强调人要专注于一个事情,千锤百炼,万般打磨才能成为行家里高手。

民国时景德镇著名的“珠山八友”王大凡从安徽来景“制瓷学艺”,苦练了20年才成就其超凡的瓷画艺术家。他的侄子王锡良问他练就技艺高手的秘诀,他指着装满绘瓷的生料缸说:你要攒劲天天画,等你把这缸里的“珠明料”用画笔画完了,就知道画瓷器的秘诀了。后来王锡良按他叔父的话去做,并走进大自然,从生活中寻找艺术创作的源泉,创作的作品富有时代的特征和激情。果然叔侄两人都为陶瓷大家,成为千古美谈。现在的社会,从艺者若要有所建树,必须在一项艺术领域精专的前提下,再追求更大的视野,吸收各类知识,积少成多,有容乃大。当下有不少年轻人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画,一会是釉下彩,一会是釉上瓷画,又是雕刻,又是书法,恐怕是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画什么好,其结果什么都会,什么都难精。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极少数天才级别的陶瓷人、年轻人能同时在多方面很优秀,这个就不说了。景德镇陶瓷大学孙清华教授,自小随祖父杨海生学艺,擅长现代陶瓷与传统陶瓷堆雕工艺亦称“凸雕,凸花”用工具蘸取釉坯体同质泥浆堆出纹样烧制而成。作品以山水为主题材,展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与热爱。从教四十多年来孙清华持之以恒地对传统经典的堆雕工艺深入继承与探求,尊重堆雕的本体规律,精工细作精益求精,作品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陶瓷艺术高度。

俗话讲贪多嚼不烂百艺百穷,九十九艺空样样通,门门松做学问也好,做工作也好,搞陶瓷艺术创作也好,最根本的就是要专注、笃志,始终一心把一件事做到精专!

三、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潜心打造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艺术精品力作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新能力和创造水平,这些年,我国的陶瓷艺术作品中出现很多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优秀作品,但真正振聋发聩的大作佳作还不是太多。究其原因,就是潜心创作不够,精心琢磨不够。实践告诉我们,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如果心浮气躁作品创作赶速度,抢时间完成任务就很难创作出优秀的好作品。我们要始终牢记创作是艺术家的中心任务,无论到何时,艺术家最终靠作品立身,靠作品说话。创作者必须静下心来下大的功夫,花更大气力,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精益求精搞创作,以传世之心,打造传世之作,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传得开、立得住、留得下,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1976年参加工作,至今从事陶瓷艺术创作40多年了,如果说取得点点成绩,那么除了个人得努力之外,我觉得很大程度还得益于天时、地利与人和的外部环境,我从小爱美术,小学时常常在课堂偷偷画,景德镇是瓷的世界,都让我深深着谜,给我很多创作灵感。早年我创作的《五子罗汉》《高士观画》《孔子讲学》《孔子七十二圣贤图》《曲阜三孔图》等等,正因为其静心求精的创作态度其间作品为大众所关注。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工作时候,又得遇很多良师指点熏染,并且不久又恰逢中国陶瓷艺术表现的探索发展期。后来深刻感受到要创作无愧于时代的陶瓷艺术,必须静得下心来还需要创作者能淡泊名利,抛弃浮躁。

实践证明,许许多多静心求精潜心创作反映时代、记录时代的优秀作品是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被一代又一代记住的。新时代随着国家的逐步强大,文化繁荣、艺术多元发展、艺术家处于伟大的时代,没有理由不珍惜创作得良机,所以珍惜自己钟爱得陶瓷艺术。近些年来静心求精创作的西域风情、丝绸之路系列瓷画同样有着精心求精的时代的印迹.

艺术家打造陶瓷精品力作必须静下心来求精,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思想精是长期思考素养的结果,艺术精湛是不断锤炼的硕果,制作精是反复推敲的成果。

古人说“充实之谓美”这个充实的过程就是厚积薄发的过程,就是精益求精的过程。艺术家打造陶瓷艺术精品力作,必须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创意强化陶瓷艺术作品的感染力,陶瓷艺术家创作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土与火得涅槃。

陶瓷艺术作品创作不仅要有厚实的艺术表现能力,它的进一步发展也需要创作者了解陶瓷成型、陶瓷烧造,技术与新材料的进步上和变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陶瓷天然液化气梭式窑烧造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的丰富了陶瓷艺术创作的方式、手段,拓展了艺术创意空间,极大的增强了陶瓷艺术表现的张力,视觉冲击力。艺术家精益求精,潜心打造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对中华优秀传统陶瓷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国家非遗传承人,在艺术上要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潜心艺术创作,努力打造无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坚持静下心来搞创作,真正将有时代特色,思想深,艺术精,制作精良陶瓷艺术创作好,发展好,传承好,让中华陶瓷艺术之花开灿烂,让凝聚着中华人民智慧陶瓷艺术青出于蓝胜于蓝,千年陶瓷、代代相传。

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秘书处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