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平行时空 深化艺科融合 第六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2024年1月14日上午,第六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举行。本届展览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清华大学、中国科技馆共同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承办。展览以“平行时空——体验·包容·探索”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球知名艺术家、科学家、工程师和设计师的近百件作品,以交互、光影、沉浸、绘画、装置等形式,展现艺术与科学交融的无限可能。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王进展,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王玉明,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马赛,荷兰艺术家桑德尔-赫尔曼-扬-范米尔(Sander Herman Jan van Mil),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费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赵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文科资深教授王明旨,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文科资深教授刘巨德,来自中国科技馆、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北京美术家协会等合作单位、兄弟院校、社会各界人士及清华大学师生代表2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覃川主持。
彭刚在致辞中回顾了“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发起的背景。2001年,在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和著名艺术家、清华大学教授吴冠中先生的积极倡导下,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成立并举办首届展览,“艺科融合”由此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重要的办学宗旨和新的学术旗帜,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2021年,在迎来110周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华大学,首站来到美术学院并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一重要论述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艺科融合的内涵,为推动艺术和设计学科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彭刚指出,希望通过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创新,让我们能够从更多的角度理解科学、欣赏艺术、认识世界,更好地回应时代关切与社会需求,推动人类文明向着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不断进步。
马赛在致辞中表示,“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成为重要的学术品牌,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力,也极大地推动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跨学科、跨文化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实现高质量发展。他指出,本届展览以“平行时空——体验·包容·探索”为主题,正是对艺术与科学交融并共同创造全新世界的一种形象描绘。本次展览不仅是一个展示艺术与科学先进成果的平台,更是一个促进跨学科交流、合作与思考的平台,帮助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能够共同探讨艺术与科学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方向,激发更多的创新思维和跨界合作,激发我们对未来的无限想象和期待。
王玉明院士在致辞中探讨了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他认为,科学技术是逻辑思维,文学艺术是形象思维,两者尽管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都是追求真善美。他援引钱学森院士的话强调,“科研离不开文学艺术常有的‘灵感思维’和‘顿悟思维’”。他以物理学大师杨振宁的“物理之美”,数学大师丘成桐的“数学之美”,文理工大师顾毓琇的“文理工之美”,建筑大师吴良镛的“工程之美”,诗词国学大师叶嘉莹的“诗词之美”为例,阐释了清华大学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优良传统,寄语新一代的艺术家和科学工作者精进互通、共创未来。
桑德尔-赫尔曼-扬-范米尔作为国际艺术家代表,以诗性的语言阐述了对艺术与科学的理解。他指出,我们身体中的每一个分子和原子都来自地球母亲,自诞生以来,人类一直在寻找生命的意义和生命产生的力量。他认为这种力量是抽象的、超验的,随着生命和技术的进步,生命体开始用技术来解释自己:生命从哪里开始,又在哪里结束?科技是否也孕育着生命?这些追问都引发我们对艺术与科学及生命关系的沉思。
费俊作为中国艺术家代表分享了参展作品《生命花园》的创作理念。这件作品回应了 “生命的密码”这一单元主题,探索以东方的五行观念结合数字生产艺术来揭示生命的密码,由个体生命数据所生成的独特的五行生命体共同构成了一座不断生长和变化的生命花园。作品表达了东方文化中独有的生命观与宇宙观,试图以艺术化的方式表现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并以此向每一个平凡而独特的生命致敬。
赵超作为执行策展人主要介绍了本届展览的组织情况和主题策划思路。他表示,科学界提出“平行时空”的假说,也在人文艺术领域激起热议。本次展览汇集的作品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材料科学等新科技的应用,借助新媒体艺术、交互设计、实验装置、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时尚设计、绘画雕塑等多元的艺术表达形式,探索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发展趋势,界定跨学科协同创新的共性知识范式。他还介绍了本次展览筹备组织工作面对的挑战,并对策展团队和国内外参展艺术家表示诚挚的感谢。
王进展在致辞中指出,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将是21世纪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主流。他介绍了作为本次展览场馆的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坐落在具有七百多年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倾力打造的崭新殿堂。“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在这里举办,表明了我们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真诚态度,昭示着我们发展科学、弘扬艺术的美好愿景。他表示中国科协愿意与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和艺术家共同努力,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促进人类文明协调发展,让科学之光与艺术之花交相辉映。最后,他认为本次活动将成为推动科学与艺术融合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并宣布展览正式开幕。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参观了第六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在一场集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的感官盛宴中,踏上艺术与科学携手开启的平行时空智慧之旅,充分感受到了艺术与科学的交汇之美,共同探索人类文明发展的无限可能。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3月初,届时将举行高水平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优秀作品评选颁奖等活动。展览期间,观众可以通过扫描展览海报上面二维码的方式进行预约观展。
展览现场
“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是由诺贝尔奖得主、知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与艺术巨匠吴冠中教授共同发起,以探索艺术与科学交融为主题的重要学术活动。该活动旨在通过全球艺术与科学前沿探索的成果展示及学术研讨,提高国际艺术与科学的创新水平,促进人类艺术与科学的和谐发展。本届展览以“平行时空——体验·包容·探索”为主题,共设“物质的结构”“生命的密码”“超验的链接”“意识的图示”“能量的镜像”五个主题单元。
在“物质的结构”单元中,展示了艺术家们对于表象结构与微观结构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层研究与哲学思考。以刘巨德先生的作品《披哈达的玉兰》为代表,展现了艺术家对美好、圣洁之追求,以兰花、哈达与马为物质原形,大面积的白色与富有秩序的结构设计,蕴含着艺术家对有形与无形、阴阳化生的深思。
“生命的密码”单元汇集了科学家、艺术家们从多个角度出发,揭示“生命密码”的艺术成果。“数字”可以是生命的器官、情感的符码、能量的频率等多种生命的“密码”,包含着对已知的想象与未知的创造等。在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鲁晓波团队的《中国风格文化创意智能产品设计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中,我们看到“生命”可以是文化的延续与流传,生命的“密码”也可以是技术与成果的集成。
“超验的链接”单元通过艺术媒介让观众亲身感受跨越时空的可能性,引导观众穿越常规维度、拓宽认知边界、激发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从而使观众达到超越时空的共鸣,引发其对于宇宙奥秘的独特思考。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的作品《微热山丘》通过木条交叠的形式,设计出一个“呼吸”的建筑,意图在繁忙的市中心创造一片森林,帮助人们跳脱日常的忙碌,带来一丝疗愈与舒心。
“意识的图示”单元引导观众沉浸在意识的奥秘之中,思考自身的意识体验,从而塑造对未知世界的独特理解。著名艺术家徐冰的《人工智能无限电影(AI-IF)》作品,通过AI实时电影生成系统的开发,给予观众将自我意识与人工智能进行相互碰撞的机会,体验作为电影人的乐趣。
“能量的镜像”单元的参展作品对能量进行多种媒介呈现,既作为艺术的表达,又作为科学的状态。著名艺术家魏立刚的《靈巗山馆-汉字魔方》作品,通过互动设计、声音影像等艺术与科学交互融合方式,让观众感受传统文化的创新之美。
此外,美国著名艺术家苏珊安克(Suzanne Anker)的《艺术和微生物》、日本黑川良一的《ad/ab Atom》等精品力作都在本次活动中精彩亮相。
“平行时空”可以成为一个象征,也可以是一个起点。从此出发,可以感知和探索更为丰富的未来,并以更包容的态度看待人类生存的世界与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艺术与科学在这里不再是相互独立的探索,而是彼此交融、相互促进的创新合力,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既具体又抽象,既现实又超验的多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