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 | 莆田:关于加快香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时间:2025-03-15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
0 分享:
2025年两会期间,福建省人大代表团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关于加快香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的建议,全文如下:香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代宫廷到民间祭祀,从儒释道文化到中医药养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艺术价值。香最原始、最重要的作用是保健、疗病祛疾,其味不仅芬芳,可怡养性情、净化心灵,还有清心、安神、开窍等诸多养生功能。当前,随着社会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提升,香文化发展潜力巨大,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市场潜力和需求,涵盖香料生产、香道艺术、香品消费、香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根据《中国香产业发展报告》,2012年香产品市场需求量为115亿元,2022年中国香产业的市场总值约为300亿元,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700亿元人民币,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福建省和浙江省三地。中国香市场的主流消费者为中高收入群体,特别是年龄在25-40岁的都市白领和年轻女性,她们更重视生活品质、健康养生与精神追求。
1.香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缺乏。香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升级迫切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在传统香学、古法制香、香品研发、香道设计、芳香疗愈、香文化传播推广、产业管理等领域。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国内从事香文化产业的专业人才总数不到3万,而每年新增的香文化专业人才不到1000人,人才缺口巨大。近年来,全国有超过20所高校开设了香文化相关的专业方向,但是没有形成系统的学科课程,影响香产业人才培育。
2.传统调香师、传统制香师、鉴香师、香疗师、香道师等相应职业工种尚未设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版),与现代工业香相关的工种有日用化学品生产人员、香料制造工、调香师、香精配制工、芳香保健师等。当前,在传统香学、古法制香、香品研发、香品鉴定、香道设计、芳香疗愈等方面存在大量从业人员,但现有的职业工种却没有传统调香师、传统制香师、鉴香师、香疗师、香道师等工种,影响香产业人才凝聚、壮大与发展。
鉴于香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及当前香文化产业迅速崛起的形势带来的对香学人才的迫切需求,急需进一步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培养高素质的香文化专业人才,全面推进香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建议:
1.建议将香学专业列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建议国家教育部进一步细化本科专业目录,设立香学本科专业,培养一批既具备传统文化底蕴,又具有现代市场和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为香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有助于丰富高校的学科体系,促进跨学科的融合创新与多学科的协同发展。
2.建议设置传统调香师、传统制香师、鉴香师、香疗师、香道师等职业工种。建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设立传统调香师、传统制香师、鉴香师、香疗师、香艺师等职业工种,让这些从事运用传统香料调配出独具香气与韵味的产品、依照特定工艺和配方制作各类香品、对香料香精香品等进行品质鉴定、香气评估和成分分析、运用香薰疗法、香药浴、香敷等方法对人们提供身心调理、疾病预防、康复保健等服务、通过香道表演、香文化展示等形式传播香文化知识的从业人员进一步提升自身技能,增强自身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在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的同时,进一步推动香文化产业研发创新,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福建省莆田市工艺美术学会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