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博中国古代瓷器展“焕新”,近半展品首次亮相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展览资讯
展览 | 国博中国古代瓷器展“焕新”,近半展品首次亮相
时间:2023-09-09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171      分享:
质韫珠光堪作鉴,纹镂花鸟具传神。中国瓷器,美得惊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辨识度的标志之一,瓷器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不断推陈出新,如今依然焕发着无穷的生命力。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瓷器展近日“焕新”亮相,遴选馆藏中300余件具有代表性的瓷器精品,通过“源远流长”“瓷艺匠心”“瓷韵风华”“瓷行天下”四个部分,把中国古代瓷器的形成与发展、制瓷技术的进步、装饰风格的演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互动以及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变迁与审美意象等融为一体,带领观众品读瓷艺里的中国。

元青花双凤穿缠枝莲纹玉壶春瓶

内青花外酱色釉碗

青花釉里红梅竹图小盘

青釉仰覆莲花尊

观展·亮点


一批新展品首次“露脸” 近半数瓷器曾深藏库房
此次亮相的不少新展品是首次“露脸”。“展品从140多件增加到300多件,近半数是从库房拿出来的。”展览内容设计张裴桐介绍。


2023年,国博启动了“古代中国”改陈工作,中国古代瓷器展在内容结构、表现形式等方面都进行了更新和完善——“比如亮出考古新成果,使用一些最新的展示技术等。”国博陈列工作部主任赵永说。


首次展出的青釉仰覆莲花尊,器形硕大,约60厘米高,器身釉色青绿温润,在灯光的照射下,泛着点点星光。凑近观察其制作工艺,层层莲花瓣在眼前绽放。器身自上而下以贴塑的方式装饰了多层大小不等的莲花瓣,有上翘的双重仰莲瓣,有垂着头的叶片,还有花瓣尖从腹中间向外微卷展开,每片纹饰都清秀细腻,从细节来看,足以见得该莲花尊身形虽大,精细活儿却并不比其他瓷器少。


这件瓷器为何以莲花瓣为主要纹饰?其背后又有什么历史内涵?问题的答案或许可以从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脉络中找到线索。这件青釉仰覆莲花尊是南北朝时期青釉典型器,诞生于魏晋南北朝这段民族大融合时期。当时,佛教已传入中原,很快流传开来,佛像艺术也随之发展和流行。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中最有代表性的莲花纹样大量地用于瓷器的装饰中,并常常伴随着佛教人物形象一起出现。


“碗礁一号”沉船出水瓷器

沉睡海底300余年的宝藏


跟随展线向前走,时间来到隋唐宋元时期,中国古代陶瓷迎来贸易蓬勃发展的时代。


如今的福建省平潭屿头岛海域,就曾是一条商船往来频繁的航道。大约20年前,当地渔民在这片海域五洲群礁的碗礁附近拖网捕鱼时,经常会捞到一些青花瓷器,这一现象引起了文物部门的重视。随即,一支专业水下考古队成立,并很快在碗礁一带发现了一处沉船遗址——一条康熙中期的中型海船,残长13.5米,残宽3米,残高1米。


它就是如今人们熟知的“碗礁一号”。经过水下考古队120余天的抢救性发掘,17000余件产自清康熙年间江西景德镇的瓷器被打捞出水。这批瓷器以青花瓷器为主,兼有少量的青花釉里红、青花色釉、仿哥釉瓷和五彩器等。


这些沉睡海底已有300余年的宝藏中,有10件在中国古代瓷器展中亮相。其中,一件内青花外酱色釉碗独具特色。与多数景德镇青花瓷不同,瓷碗仅在内壁装饰青花纹样,外壁则通饰酱色釉彩,容易令观众误以为——“外壁的青花纹样会不会是在海水的冲刷侵蚀下,被磨没了?”实则不然。
外酱釉内青花其实是瓷器装饰技法和釉彩搭配的一种方式,出现于明洪武、天启、崇祯年间以及清顺治、康熙、乾隆时期,外酱釉是仿宋代定窑瓷器的褐釉品种。这种古朴的酱釉与新潮的青花装饰结合在同一瓷器上,在当时可谓新品,既迎合了中国传统清雅的审美,又符合海外对宋瓷的崇尚,因此作为外销瓷器长久不衰,国人用来饮茶,洋人用作咖啡具。


展览展出的“碗礁一号”沉船出水瓷器中,还有景德镇窑青花渔家乐图浅碗、青花釉里红梅竹图小盘、仿哥釉洗……这些瓷器洗去沉积的历史泥沙,向观众默默诉说着那段拥抱大海、扬帆远航的故事。


汝窑天青釉盘

独一无二“残缺之美”


在晶莹剔透的玻璃上描绘花鸟鱼虫、梅兰竹菊,背景如丝线般细腻薄碎的纹理,在阳光的折射下绽放光影……在现代餐桌、门板等家具上,冰裂纹装饰随处可见。实际上,这种纹饰并不新,在古代宋朝就已开始流行。“细纹如拟冰之裂,在玉壶中可并肩”,乾隆皇帝就曾为一只宋朝冰裂纹碗题词,字里行间尽显对这种工艺的赞赏。


展览中的一件汝窑天青釉盘就带观众亲眼领略了冰裂纹的残缺之美。该瓷盘产自北宋的汝窑,此地以烧造青釉瓷器著称,是继定窑之后又一为宫廷烧造贡瓷的窑厂。


这件宋代瓷盘通体天青色,釉色清淡含蓄,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疏。凑近仔细瞧,还能发现釉面有细小的开片纹,发挥想象便可以从中看出如鱼鳞或蝉翼般的美感,像冰面上深浅不一的裂痕,因此得名“冰裂纹”。


据介绍,冰裂纹其实是瓷器本身内部应力的一个表现,当内部应力不平衡时,釉层出现断裂、位移,因而形成宏观的冰裂纹效应。因此,每个纹路都是独一无二的。


黑釉鸡首壶

战乱时期守护吉祥安宁


绕着展厅走一圈,不难发现展览中很少有釉色通体黝黑的瓷器。然而一件黑釉鸡首壶却因其圆润可爱的外形深受观众的青睐。这件鸡首壶,一侧置曲柄,另一侧置流,肩部流口塑成了两个鸡首的造型。整体看来,瓷壶昂首挺胸,口若衔珠,尾翼高翘,肚子浑圆,好像一只神气昂扬的公鸡。


成熟的黑釉瓷始见于东汉中晚期。与常见的青瓷相比,黑瓷釉料中含铁量较高,铁含量越高,烧成后的釉色就越黑。汉晋时期,浙江德清地区烧造的黑釉瓷质量较高,与早期的黑褐釉瓷不同,其釉色稳定,釉面匀净,便逐渐成为了一种特别的瓷器品种。


从古至今,不少可爱的小动物成为烧造瓷器的原型,有的将整个器形做成动物形状,如卧羊形、蛙形等,有的则捏塑动物头部,如鸡头、羊头、虎头等为装饰,以祈求吉祥和辟邪。鸡首壶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器形,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正值社会大动荡的时期,由于连年战乱,“鸡”与“吉”谐音,当时的人们就借助鸡首壶,表达对吉祥安宁生活的祈望。


观展·解码


瓷器为何经历千百年仍能保存完好?


选矿、过滤、练泥、拉坯、修坯、彩绘、烧窑、施釉……瓷器制作的每一步都有讲究。展览上,不仅有大量精致美观的瓷器,部分制作过程中的“半成品”也罕见展出,向观众详细讲述中国古代瓷器的诞生记。


瓷质之贵,在于瓷泥。瓷器胎体质量的优劣,与制瓷所用的原料密切相关。


瓷器为何经历千百年仍能保存完好?谜底就在展览中——聚光灯下,几块外表泛黄的瓷石被错落摆放,旁边还有一个透明器皿,里面盛有少量类似沙土一样的白色粉末状材料。这是高岭土,一种优质的制瓷原料。纯净的高岭土为致密而疏松的土块,用手一捏便化为粉末,经历煅烧后颜色洁白,耐火度高。瓷石就是由若干高岭土、长石、石英、绢云母等构成,同样是制作瓷器的重要原料之一。


大约在元代,景德镇发明了瓷石与高岭土相配合的制胎法,提高了瓷器的耐高温性能,降低了变形率,使烧造大件瓷器成为可能。通过粉碎、淘洗、沉淀等一系列精细处理,原料中较粗的颗粒和杂质被尽可能去除,再经过踩踏、揉捏等程序,具有良好可塑性的制胎泥料便制成了。


拉坯成型后的坯体呈土色,还要经过上色,才能形成如今展柜中五颜六色的精美瓷器。展览中,一块方砖大小的白色土块——釉果,就是为瓷器上色的原料。它的化学成分和制胎所用的瓷石相近,与一定量的釉灰相配,即可制成釉料。聪明的古代工匠发现铁、铜、锰、钴等金属氧化物会“变色”,因此将其加入到瓷器釉料中,在相应的烧成气氛下,釉面就会呈现出青、褐、红、蓝等色泽。而这层有色的釉料不仅能使瓷器表面变得更加光泽、美观,还能提高瓷器的耐用性,起到防止污染、便于清洗、减小腐蚀的作用。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国中陶瓷艺术馆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