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一君:《关于以“乡愁记忆”赋能“乡村振兴”的建议》和《关于建构高校美育课程体系的建议》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王一君,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山东省国瓷陶艺书画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关于以“乡愁记忆”赋能“乡村振兴”的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出了新要求。以“乡愁记忆”赋能“乡村振兴”,将乡愁情绪转化为看得见山、忘得见水、记得住过往的具体形式,有助于唤醒城市与乡村大众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乡愁记忆”是一种情感状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它广泛存在于背井离乡的游子、漂泊在外的过客、求职求学的学子、创业创新的人事心中,具有沉重的历史感和丰富的层次性。从“每逢佳节倍思亲”,到“千里遥远回家过年”,再到“满载荣誉回到家乡”,诸多文学、文艺作品对乡愁展开描述,以抒发人们对故乡、对亲人的眷念。
在中国现代乡愁理论中,则具有鲜明的政治意蕴,包含了对乡村发展的深刻关切,以及对现代化进程的反思。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在不同场合谈到乡愁问题,并做出了系列部署。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新农村建设要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可以说,新时代的乡愁理论已经开始从文学领域向政治领域转向,成为党和国家带领全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指引。
乡愁记忆,是对时代发展和人民情感需求的呼应,也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意。首先,乡愁记忆,能够激发情感共鸣,增强文化自信。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里深藏着对故乡的眷恋。无论是少小离家的忧思别绪,成年后衣锦还乡的祝福和期盼,还是暮年之际落叶归根的精神信仰,乡愁记忆根植于国民内心,代表了一种共通的情感体验和价值主张。这是乡村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乡村得以延续的重要特质。很多人终其一生,坚持不懈地进行故土寻宗,为的就是让身体和心灵能够抵达最温暖的归依。记住乡愁,人心自安。留住乡愁,可以增强乡村文化自信,使之成为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精神纽带。其次,乡愁记忆,能够提升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动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让农村人口大批量向城市迁移,乡村空心化和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统计显示,目前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村常住人口都是老人和留守儿童。在此情境下,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动能严重不足,亟需召唤新的主体介入。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乡愁具有巨大的感召力。乡愁记忆,可以激发主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个体情绪转化为投身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动力,从而吸引他们积极投身到返回家乡、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的具体实践,与留守村民一起,共同汇聚成新时期乡村振兴的最强音。
建议:
一、以乡愁记忆为载体,重构乡村文化空间。家乡的一山一水、一砖一瓦,庄严肃穆的旧祠堂,光影斑驳的土墙壁,以及村口的堰塘、广播站和打谷场,都是乡愁记忆的空间载体。它们承载了村民的集体记忆,也是人们寻找自我、回归自我的情感坐标。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保护那些留存至今、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古民居、古建筑、古牌坊,让传统文化有根可依,得以延续;另一方面,积极挖掘原乡、原味、原生、原貌的乡愁元素,构建乡村博物馆、民俗馆等现代空间形态,讲好村庄故事,展示乡村文化。它们不仅可以成为具有高辨识度的乡村文化新地标,也可以吸引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参观游玩,实现文化保护和文旅产业发展双赢。
二、以乡愁记忆为主线,活化乡村文化体验。中国是农耕文明国家,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审时度势、和谐共生等朴素思想,积累了从育种、耕种、灌溉、丰收、储藏等一系列系统科学的农业生产经验,由此构成了乡村生活与城市生活的显著差异。乡村振兴需要弘扬农耕文化,探索开发具有参与性的农事活动,吸引大家撸起袖子,撩起裤腿,走到田中,亲身体验种植、采摘、收割、丰收等农事生活,感受乡村文化魅力。同时,积极发展和农耕文化有关的节庆活动、手工艺体验、实景演出、文创产品开发等业态,活化乡村文化形态,营造层次丰富的文化体验。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西河镇每年都在农历秋分这一天举办“农民丰收节”,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有机融合,促进城乡要素资源流动,抒写了乡村振兴的“西河画卷”。
一是教学理念落后。一方面,教师育人理念落后,美育课程以理论说教为主,课堂沉闷无趣,学生参与度低,教师以课本为主开展美育教学活动,形式化、理论化严重;另一方面,学校教育观念狭隘,学校以艺术类课程代替美育课程,忽视了美育在情感、想象、创造等领域的独特作用。学校和教师育人理念落后,导致在弱化美育的同时,也造成美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二是师资队伍不完善。部分高校未充分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未配备专业的美育教师队伍,而是从艺术专业或中文专业甚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选择教师,这与新时代所倡导的全学科、强专业的美育教学团队不匹配。部分教师由于美学功底不深厚,美育理念不先进,对美育课程构建没有完整的思路,无法顺利完成美育课程的教学工作,无法真正推进美育教学活动。
三是课程设置不合理。美育工作缺乏完整的美育课程体系,也造成高校美育的实践效果不佳。高校美育课程应当作为独立的教育体系,从基础理论课和文化艺术课两个层面进行美育课程打造,而不仅仅用一两门美育课程敷衍了事。然而,尽管高校逐渐增设了美育课程,课程设置相对单调,无法真正吸引学生。
为此,建议:
一是选择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美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美育教学不能强行灌输学生知识,而要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美育课程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完美融合。一方面,确定美育课程内容及育人模式,高校美育课程设置门类要多且广,育人模式要先进且正确,以便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到美育课堂中来。另一方面,鼓励高校开展多样化、先进化的美育课程教学模式,实践性教学与理论式教学相结合、传统性与网络化相结合,并增加美育课程学分,让学生从内心对美育重视起来。
二是建构专业的师资团队。美育师资队伍建设对美育教学极其重要,提高美育师资队伍建设也是首要任务。配备高校美育专职教师,并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具体而言,一方面,分层级设立省级及校级高校美育课程指导小组,宣传并引导高校及教师形成正确的美育理念;另一方面,引导教师改变传统的美育课程教学观念,鼓励教师采用综合性教学方式开展美育课程,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美育课程的积极性。
三是开展双层次、多面性课程设置模式。按照新时代的要求,一方面,高校应开展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的双层次课程设置模式;另一方面,高校要发展特色化、多样化与日常化的多面性课程模式,进而推进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创新。再者,确立理论课与实践课相加的双层次课程设置模式,将基础系列课和技艺系列课融合起来,真正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发展多样化、特色化与日常化的多面性课程模式。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王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