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岸瑛的办公室里,眼目所及之处出现频率最高的有两样东西:书、民间工艺品。
层叠排列的图录书著,作为史论学者立言之本,这并不稀奇;狭小空间内或摆或立或悬挂的民间工艺品,才是陈岸瑛的性情之处。
他读哲学,研究美学,聚于视觉文化,擅于现当代;他也喜欢民间艺术,去乡土,寻传统,做非遗。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官网上,发布了陈岸瑛的学术研究领域:从艺术哲学、艺术创作理论、艺术批评方法论和艺术史方法论四个角度出发,对历史上形成并影响至今的艺术观念进行批判重构,致力于建构一个更具逻辑融贯性、更具现实感、更具解释力的艺术理论体系。近年来尤为关注传统文化复兴、非遗保护、社会美育、文旅产业新模式、本土艺术理论建设等问题。
入行漫漫二十年,陈岸瑛有多重身份,他是一位学者,但首先是一位老师。
01
陈岸瑛的大学生涯始于燕园,哲学是他坚定的专业选择,知名哲学家陈嘉映是影响他最深的老师之一。古建新构,湖光塔影,与好友、老师在北大交谈辩论的场景还历历在目,那些自由之风中随性深刻的讨论,启蒙了陈岸瑛的学术志趣,也潜移默化地建构起他的教书治学模式。
陈岸瑛感激陈嘉映先生的知识传授方式,他说:“陈嘉映老师教哲学,自己讲一个开头,剩余的时间全留予学生自主发言、讨论。学生们在反复的争辩中逐渐掌握了最基本的哲学方法。”陈嘉映先生将哲学看作讲道理的科学,哲学源于辩论。这样的教学模式在陈岸瑛的授课风格上也有一脉相承的显现,有时班上的同学围坐成一圈,有想法可随时发言,无关乎顺序,不局限话题,竟变成了一个非正式的“圆桌论坛”,因为“史论系的课程需要最基本的逻辑思考能力”。
陈岸瑛做过一个假设:如果他在北大时学过的哲学知识全部都被忘记了,却还有一个印记留下来,会是什么?他给出的答案是:在辩论中掌握的思考方法。这样的方法不论在哪个领域,都是可以拓展并进而适用的。
忆起大学往事,陈岸瑛印象最深的仍是和陈嘉映先生及诸同学一起说人生谈哲学的那些夜晚,有时陈先生请学生到家中做客,有时是一帮男同学聚在一块,也无人引导,只为求知,为思想,杯酒下肚,畅快开聊。
“谈得非常深入,经常是彻夜长谈,因为这完全出于个人的兴趣,不是说专门为了做学术,不是说非得聊出一个结果,纯粹出于个人思想的兴趣大家一起讨论,我觉得那个对我帮助最大。”
至于为何转向艺术理论领域的研究,则与陈岸瑛一直以来对文艺的兴趣有关,他直言“我年轻的时候喜欢写诗,本身就是个文艺青年”,也调侃“其实作为一个诗人,我很失败的就是没有写出好的诗”。理想主义的光芒在陈岸瑛身上挥洒得淋漓。
贯通文史哲,历经十余年学术沉潜,陈岸瑛毕业后来到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系任教,时为2001年。
02
陈岸瑛的课堂,总是热闹的。
热闹的原因有二,一是笑声大,二是讨论多。
上过课的学生都知道陈岸瑛喜欢笑,学生也常被他说的话逗笑,音画再现,竟颇有节奏。
讨论多,是陈岸瑛的课堂特色。他备课严谨,但上课时又总会产生很多新想法,陈岸瑛迫不及待地希望与学生们分享这些“热乎”的新鲜知识,用即刻联想到的现实生活场景、热词热句来解译深奥的学术理论,同语境的共鸣让同学们可以清晰理解,且能有感而发,大家纷纷提问反馈,这又推动了陈岸瑛进一步思考。
有时遇上爱提“杠”问题的同学,陈岸瑛也应对从容,他说,受过哲学训练的人,对于他人提出的任何问题都不会觉得惊讶。因为哲学就是自我与自我之间的一场搏斗,是“左右手搏斗”,是自己批判自己,一般同学提的问题都在课前设想范围之内,如果问题比较偏门,陈岸瑛就会当场带有启发性、引导性地做些回答。
“我有一次最开心的是有一个学生,他听我上完一节大课,告诉我说感觉像看了一部诺兰的大片,听到这种反馈我很开心,这有我追求的效果。每一堂课,我都想组成一个现场,思想的现场,而最后总是落在一个重点上。”
陈岸瑛热爱课堂,热爱每一节讲述,他用5倍的准备时间,讲出了满分的精彩。
03
艺术史论系永远是陈岸瑛的牵绕。
身为系主任,又身处教学一线,陈岸瑛为学生的学术发展与职业生涯开拓铺就了道路。他提倡增设育人环节,分为三项。首先是读书会,艺术史论作为人文学科,需要一种深度阅读的体验,既有独立阅读的空间与能力,又有互相交流探讨的思维表达力,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营造艺术史论系读书研讨的学风;第二个是毕业讲演会,在毕业季举办,面向学界同行和社会公众推介优秀毕业生及其学术成果;第三个是系友会,包括把系友组建成群,本硕博与毕业生都在其中。由任课教师牵头,邀请系友回校开展讲座以加深在校生对各个行业的了解,去体悟到学习的方向感,同时也希望通过系友会增强同学们对专业未来前景的信心。
“我觉得艺术史论专业是文科里面非常好的专业。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它有纯理论纯学术的一块,也能与产业直接对应,比如美术馆、策展、拍卖或者文化旅游。清华的艺术史论系每年招收本科生15人,是全国最优质的生源。”
陈岸瑛希望,艺术史论系的本科生不要辜负获得的机会与享受到的资源,能在四年中掌握学科基本知识,搭建起基础框架,不必过分急于打通边角,进行学科交叉。但每个人的成长路径不一样,也可能有的人先打通后专业,有的人先专业后打通,这都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最终你是不是依然在艺术史论的学科范围之内,如果你是在这个行业里面倒腾,其实你人生中任何一个经历对你都有帮助,都有意义。”
对于硕士研究生,他鼓励实践型艺术管理方向的学生发挥能力,创新创业。对于学术型的硕士,陈岸瑛则期望学生们在求学阶段确定好专业方向与研究领域,为将来攻读博士学位,进入学术圈打好基础。
“我希望学生有他的理想抱负和学术志趣,不管是做纯学术还是做艺术管理,有一个志向,而不是局限于完成一项任务,这样的学生会跟你站在同一个层面上进行交流。”
因为在陈岸瑛心中,价值观的塑造更重要。
04
“情怀”,是陈岸瑛提及最多的词汇。
熟悉陈岸瑛的史论人都知道他常说的一句话,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访谈中,他依旧强调:“我觉得做学术最重要的是你的情怀和关切,从关切中产生问题。关切和问题应该来自于祖国大地,你是为你的同胞来解决问题,不能八竿子打不着”。
陈岸瑛认为,一个做纯学术的人,有田野考察的经验,有社会工作的经验,有参加学术研讨会的经验,都会极大地帮助他形成问题感,如果不亲身接触,思来想去的问题都没有意义,而只是从概念到概念,从书本到书本的无价值搬运。
这也是陈岸瑛眼中一篇优秀学术论文的标准。最一般的论文是堆砌材料,随意罗列一些章节,再往章节中填字,其实目录之间没有逻辑联系。达到学术论文级的是作者发掘了一个前人未曾提出的问题或者角度,通过论证有所解决,但是进一步的,更好的论文应该有一个更宏大的场域位于背后作支撑。
陈岸瑛认为,优秀的论文,应出笔于一个有情怀的作者,他不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会说做这样一件事就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我们经常讲家国情怀,是因为有这样的情怀后,就会提出一些来自于我们生活的国家、地区特有的问题。“带着一个非常宏大的问题、一个理论性的问题去接触每一个小的、具体的研究,你写了一篇论文,可能论文的研究对象很小,但我们读论文时能够感觉到有更大的关怀、更大的知识领域在背后做支撑,这是最好的,所有的学术大师都能达到这个境界。”
陈岸瑛说,不要被现实局限住眼界,他说“不管你现在想的到底对不对,重要的是要有超出现实的更大的想象力和更高的冲动存在”,在广阔天地里,去劳动、去生活、去交流、去创造。
05
如今,随着陈岸瑛身份的多样,他承担的任务也越来越多,日常生活变成一种很忙碌的状态。
事务性的工作是事无巨细的、琐碎的,小到改一篇新闻稿,或者是填表,同时开展的工作至少有五六项。
但他依旧会在每个深夜,想起他的学生们。
“我会在微信上跟大家保持联系,一般都是在晚上、在我结束工作睡觉之前,就会想到学生,冷不丁就发一条微信问他,你的论文写到什么程度了。”
“学生没做的事情就是我没做的事情”。
陈岸瑛2020届的硕士生温博回忆:
“读研期间,经常会在深夜两三点收到老师发来的微信,或是提醒论文进度,或是交代第二天课题事项,亦或是分享一些新鲜思考。每每此时,除了精神格外抖擞之外,更多的是心疼与感佩,老师这份身体力行的刻苦与勤奋一直都在潜移默化影响着他的每一个学生。然而,也正是这份鞭策鼓励与良苦用心,才不断推动着我们往前走,在每一项课题研究、实践活动和论文报告中得到学习和成长,收获自信与勇气,直到发现自己的价值与光芒。
十分怀念和老师一起走在山间田野考察非遗的那些时光,怀念他在新鲜的事与人面前流露出的好奇求知与极大热情。在跟随老师参与多项非遗研究课题的过程中,感悟最为深刻的是他对于艺术观察的宏阔视角与审美格调,扎实严谨的学术作风与求真务实的思辨精神,以及在教学工作中的倾情奉献与辛勤付出。他喜欢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喜欢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创新迎接新的挑战。是他让我懂得,学术研究的努力不是建立在虚空的概念中,而是要符合时代、社会与人们的共同需要,要站在更广阔的时空维度去思考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自身所学与专业价值。
学业生涯能够遇到陈老师是一份莫大的幸运,他的谆谆教导会持续鼓舞着我,并伴随一生。如今离开了学校和老师的翅膀庇护,希望自己在未来能够秉持老师的一贯教导与希冀,坚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保持那份热爱与初心,敢于探索新的未知。”
2020年,陈岸瑛获评清华大学第十七届“良师益友”。
2021年2月21日,清华春季学期开学的前一天,陈岸瑛在微博发布了一条文字动态,仅是短短七个字:又是一年春渐暖。
此情此景,不知他是否也想起二十多年前,同样的冬春之日,一个背起行囊,离家求学的少年,一如以往,坚定地葆有理想与情怀。
又是一年春渐暖,依然水木湛清华。
陈岸瑛(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
1973年生于湖北武汉,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今任教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现任系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理论、美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当代艺术。
著有《艺术概论》,《艺术美学》,《工艺当随时代——传统工艺振兴案例研究》,翻译《寻常物的嬗变——一种关于艺术的哲学》(阿瑟•丹托著)和《影响我们时代的100位新锐艺术家》(弗朗西斯卡·加文著)等。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等多项科研课题,新世纪以来发表70余篇学术论文。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2年入选清华大学“基础研究青年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二作者),2018年荣获文化和旅游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20年获评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
原文转自:清华大学